施瑯績光銅柱坊被亂涂亂畫。
廈門日報訊(文/圖 本報記者 袁舒琪)
中華文化發展繁榮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保護歷史文物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城鎮化發展之下,許多文化保護遺產岌岌可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廈門島內外的部分文物保護單位就面臨身在所謂保護光環下,卻未得到合理的日常維護和修繕,有的甚至幾近荒廢。
第七批省級
文物保護單位
施瑯績光銅柱坊 地點:同安環城東路
保護范圍蓋起房屋,牌坊周邊遭“蠶食”
汽車維修店緊挨保護文物。
同安環城東路上,一座古色古香重檐仿木樓式結構的古龍坊立于路邊,上檐鑲有鏤空“恩榮”圣匾,正面鐫刻“績光銅柱”,近300年的歷史沒有蓋去牌坊精細浮雕的光彩,反之時間愈久,古韻愈發悠揚。
然而,這座廈門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清代石牌坊,周邊保護范圍卻正被“蠶食: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一堵圍墻直接立于牌坊正后方不到5米的位置,而將鏡頭拉遠,臨牌坊不到十米就是一家汽車維修店的大門,大紅色的店招與牌坊的古色古香形成鮮明對比。
周邊建筑物的“緊逼”,令“績光銅柱”坊的保護范圍逼仄不堪,同時也令文物景觀大打折扣。事實上,這樣的做法也違反了相關文化遺產保護規定——記者從福建省文化廳網站上了解到,2009年11月,“績光銅柱”坊正式成為福建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列入古建筑一類,按規定,其保護范圍為坊四周向外延伸30米。
第二批市級
文物保護單位
胡貴墓 地點:思明區洪蓮中路附近
雜草叢生垃圾亂丟,清代墓園被“遺棄”
胡貴墓園里雜草叢生。
如果說“績光銅柱”坊被逐漸被“蠶食”,那么位于島內的胡貴墓,就幾乎可以說是“沒人管”了。
昨日記者來到洪蓮中路,站在這個清代提督墓園前,墓園大門前的空地被旁邊一家汽修店占著用來洗車,洗車設備就擺在墓園大門口。墓園的紅色大鐵門被死死鎖住,外人無法進入,但透過鐵門,看到的墓園全景卻是一片衰敗。正前刻有“馬鬣仙蹤”四字的石坊,旁邊全被雜草包圍,而靠近大門的草地卻又幾近光禿。
不僅如此,整個墓坪四處散布著垃圾,荒草叢生,連墓碑前的石階都完全被青苔和荒草覆蓋,有人還在墓園中掛起晾衣繩晾曬被子。
與荒蕪景象成對比的,是紅色鐵門外車馬喧囂的世界,胡貴墓像是被遺棄的孩子一般,“遺世獨立”之下,是殘破和凋零。
“這里早就沒人管啦!”門口洗車店的一名伙計說,墓園沒有管理人員,除了有人偶爾過來瞧一眼之外,胡貴墓幾乎是無人問津的狀態。
第一批市級
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古城墻 地點:思明區園南小學附近
昔日抗倭古戰場,今成免費停車場
明代古城墻如今變成停車場。
在思明區園南小學附近,有這樣一段明代古城墻,參天古榕,摩崖石刻,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本該帶來絡繹不絕的游人,如今卻被人遺忘——百年古榕下成了停車場,斷壁殘垣當中盡是垃圾。
穿過旮旯民房,明代古城墻就在眼前,但首先映入眼簾的并非古榕,而是幾臺轎車:雖然前有一扇鐵門封閉,但車子不知道為什么依然停放于古城墻之下。而在車子不遠處,佇立的便是“廈門城遺址”石碑,上面寫著“于一九六一年一月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于一九八二年三月重新公布。”落款是1984年12月。此外,離石碑不遠,是一個小亭子。下面是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1994年落的一塊“重修廈門城墻碑記”。
沿著古城墻而上,地面滿是厚厚的落葉,落葉之間還隱著點點生活垃圾,讓原本就經時間腐蝕的明代古城墻更顯頹敗。
“曾經聽說要再修繕,甚至建成公園,可現在都沒影子,就連管理人員也少見。”附近一家小賣部的老板娘告訴記者。
>>困局
相關人士:
管理力量不足
日常維護成問題
直擊這么多文物保護單位正漸漸失去保護,情況絕非個別,那么這就讓人不得不想到,站在宏觀層面來說,廈門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是否遇上難點或瓶頸?
廈門市文廣新局文博處相關負責人指出,廈門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缺陷,歸根結底還是管理體制不完善,致管理力量嚴重不足的問題:國務院發布相關通知當中曾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必須建立文物保護協調機構,《文物法》對此也有相關規定,可是到目前為止,除了同安區之外,廈門其他各區都沒有設立專職的文物管理人員。“基層力量相對薄弱,給文物保護工作帶來很大困難。”該負責人用數字形象表示,廈門目前共有2000多個文物保護單位,但在市級層面的專職保護人員僅有5個,一相較,懸殊顯而易見。
對此,文管部門也設想過解決方法,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曾經想通過民間力量對此情況進行改善,聘請一批業余文物管理員,保障文物保護單位的日常維護,然而,由于經費問題這一設想又“擱淺”。
對此,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表示與文物保護的關注程度密不可分。他認為,歷史文物古跡若是成了“可管可不管”,管理力量以及經費必定無法保障,“這樣的狀況下,歷史文物可有可無,保護便無從談起了。”
>>鏈接
名人故居
曾多次遭賊手
在廈門,文物保護單位除了存在立于保護之外的現狀外,部分還曾經遭遇人為破壞,本報就曾經報道,廈門多個名人故居就遭遇梁上君子。
陳化成故居就是其中一個。作為涉臺古跡、文物保護單位的陳化成故居于2012年4月被撬開,好在故居里已經沒有牌匾這些輕便的老物件,剩下的重點文物如石板床、旗桿石一兩個人輕易拿不動,小偷只偷走了少許租戶的現金,便悻悻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