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旺社區居民串門宣傳垃圾分類知識 東南網1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 駱余民)來自臺灣的她,愛跟鄰居們講臺灣垃圾分類的事情;來自海滄興旺社區的他們,也愛聽她提的環保理念。在“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試點社區興旺社區,垃圾分類這件事,通過“網格化·微自治”方式推進,將興旺社區里的臺胞胡女士和居民們真正融合在一起,讓大家都參與到“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行動中。 垃圾分類行動 讓她融入了社區 在海滄區的興旺社區,住著來自臺灣的胡女士。用社區工作人員莊榮智的話來講,“在一年前,胡女士對社區的各種活動都很不感冒”。 直到一年前,胡女士所在樓棟的樓長莊永剛來到胡女士家,進行垃圾分類行動的入戶宣傳。沒想到,一提到這事,一向很低調的胡女士非常開心,立馬一口答應。 莊榮智說,正是垃圾分類行動,讓胡女士找到了在臺灣的感覺,也真正地融入了社區,兩岸同胞就這樣,通過有共鳴的小事,實現了兩岸一家親。 樓長就像星探 挖掘熱心居民 垃圾分類,就是將垃圾分為濕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三種,讓居民平時分開扔垃圾,這一做法在臺灣已經很成熟,也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 興旺社區一直施行的“網格化·微自治”,也正是莊榮智的好辦法。莊榮智說,他們的“網格化·微自治”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興旺社區里選任了13個樓長,每個樓長負責該棟樓的宣傳。 和臺胞胡女士這樣被“星探”一樣的樓長挖掘出來的熱心居民,在興旺社區還有很多。兩岸居民一起,熱情高漲地開展各種活動。 垃圾分類 臺胞點子多 莊榮智告訴導報記者,在施行垃圾分類之前,小區500多戶家庭每天產生的垃圾至少有1500斤,而在實行垃圾分類制度一年多之后的現在,每天產生的垃圾不足1000斤,比起以前少了三成以上。 “這正是臺灣義工、居民的功勞。”莊榮智說,他們經常會請臺灣義工前來社區進行講課,宣傳的不僅是垃圾分類的理念,更是如何才能減少垃圾產生的方法。“像胡女士,也經常來和居民們分享臺灣垃圾分類的故事,每次一提到這個,她就有說不完的故事。” 現在的興旺社區里,隨處可見的是干濕分開的垃圾桶、干凈整潔的地板。莊榮智說,現在他們已經實現了定點扔垃圾,下一步最希望的就是,能在臺胞居民、義工的帶動下,實現定點定時扔垃圾,并形成盡量減少垃圾產生的環保意識。 |
相關閱讀:
- [ 01-20]海虹社區“臺味”十足 兩岸同胞共建共享居民智慧
- [ 01-18]社區單車融入公共自行車系統 島內再投千輛自行車
- [ 01-17]禾山街道第二批社區單車投用 納入公共自行車系統
- [ 01-16]思明岳陽社區婦聯舉辦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
- [ 01-16]蓮興社區上門走訪殘疾人 掌握服務需求信息
- [ 01-16]蓮興社區成立“銀發康樂園” 讓老人不孤單
- [ 01-16]廈門一里社區婦聯組織老人參觀海滄瑪瑙村
- [ 01-16]何厝社區舉辦元旦游園活動 構建老人交流平臺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