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旖旎的園博苑。 往來廈金的候鳥栗喉蜂虎?! ?/font> 筼筜湖與西海域。 廈門海域的中華白海豚。 鴻山公園的松鼠。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王元暉 圖/本報記者 姚凡) 2月的廈門,盡管氣溫依舊帶著寒意,但是人們卻幾乎找不到冬天留下的痕跡。無論是筼筜湖還是五緣灣,清澈的水面,倒映著白鷺們嬉戲的身影。鷺島內外,郁郁蔥蔥,帶著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氣,流淌在大街小巷。 透視廈門這些年的成長軌跡,“生態”的烙印清晰可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國家生態市”如今也正由一個模糊的愿景變為越來越清晰的目標。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的習近平在廈門工作期間主持編制的《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就明確提出,“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優美、清潔、文明的海港風景城市”。 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視察廈門時,勉勵廈門要在生態建設上彰顯特色、走在前列,“成為生態省建設的排頭兵”。從此,廈門開啟了生態市的創建歷程。 一連串腳步,愈發鏗鏘有力。2002年廈門完成《廈門生態城市概念性規劃》的編制;2004年市政府組織編制《廈門生態市建設規劃》,2008年通過國家環保部組織的論證。 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開創建國家生態市動員大會,對創建國家生態市進行全面部署。2013年4月,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根據國家新要求修編的《廈門生態市建設規劃實施綱要》。 如今放眼廈門大地,一個個生態村、生態鎮正在加快布局,成為國家生態市的有機組成部分。目前,全市共有146個行政村獲得省級生態村命名,14個涉農的鎮(街)全部獲得國家級生態鎮命名,海滄、集美、同安、翔安四個涉農區全部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區考核驗收。 大海灣,大山海,大花園。隨著市委、市政府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宏偉篇章的徐徐鋪開,廈門又一次書寫著新常態下生態文明建設的豐富內涵。 生態控制 981平方公里陸域生態控制線,占全市國土面積的57.6%——這兩個數字,詮釋的正是廈門的生態理念。2014年,生態控制線納入全市“多規合一”業務管理平臺,實現了生態控制線的空間定點、定位、定樁,使生態保護區域牢牢固定在“一張圖”上,為保障城市生態安全明確了底線,撐起了一把“綠傘”。 空氣質量 為呵護市民共有的藍天,廈門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實施《廈門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成為國內繼北京、上海等少數城市之后,對清潔空氣訂立“行動計劃”的城市。2014年空氣質量優良率95.3%,提前達到《廈門市空氣質量限期達標規劃》近期目標。 環境教育 廈門將生態環境教育納入素質教育,正式出版了《廈門市中小學環境教育知識讀本》,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環保活動,全市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90%以上。 |
相關閱讀:
- [ 02-01]養一方山水也是政績 委員建議建立生態文化建設專項資金
- [ 02-01]福建省人大收到43件議案 生態文明建設等仍是關注重點
- [ 01-29]野人部落生態石鍋為你詮釋綠色飲食真諦
- [ 01-26]助益打造二手車生態圈 平安好車啟動“平安好車拍”
- [ 01-25]“生態小超人”閩江口覓鳥蹤 發現極度瀕危鳥種
- [ 01-24]福建省重點流域生態補償相關辦法獲得通過
- [ 01-24]“臭水溝”變身生態公園 埭遼水庫完成整治改造提升
- [ 01-22]福建省“美麗鄉村計劃”參訪團赴臺參訪“醉美村落”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