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泓 駱余民 通訊員 楊佳怡 鄭偉民 文/圖)昨天的海滄,天氣微冷。而在海滄市民廣場,卻熱鬧暖心。
150張“福”字,傳遞到勞模、文明市民、外來員工等150名代表手中,送上了暖暖的祝福。來自海峽兩岸的百名書法家,紛紛現場疾書,為市民寫春聯,送春聯。
名家執筆,百樣書法要啥寫啥
這一百名書法家,寫出的是一百樣不同的書法。然而他們傳遞出的,是一樣的祝福。
在昨天的2015年“美麗廈門活力海滄,百福賀歲兩岸同春”暨2015年海峽兩岸(海滄)百名書法家大型寫春聯送春聯活動現場,活動尚未開始,在領取春聯紙的地方,早已排滿前來找書法家們寫春聯的市民們。
隨著這一百名書法家的陸續就位,市民廣場更加熱鬧了。
書法家們為市民寫春聯,一些市民也沒閑著。來自海發社區的吳阿姨就當起了志愿者,一邊引導現場秩序,為其他市民晾干春聯的墨跡,一邊幫書法家壓紙。“現在講共同締造,我們也不能閑著,一定要一起來為活動出力。”吳阿姨認真地說道。
十五臺胞揮灑鄉情,可私人定制
“我想要寫個‘五羊獻瑞人增壽,百鳥鳴春喜盈門’。”一名市民指著每名書法家桌子上都有擺放的春聯語句,向來自臺北的書法家張順興申請“私人定制”。“這個好,吉祥,我馬上寫給你。”張順興笑呵呵地答應了市民,立馬揮筆寫下春聯。在活動現場,和張順興一樣來自臺灣的書法家,一共有15人。
他們和其他大陸書法家一起,熱情又認真地為市民不斷地寫著春聯。不過不少市民在拿到春聯后,卻都不知為自己寫春聯的是臺灣的書法家,因為兩岸書法家寫的春聯,內容都是一樣的。
第一次來到海滄的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吳宗陵告訴導報記者,“在臺灣和廈門,語言習慣、對聯內容習俗等其實都是一樣的,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區別。”
吳宗陵說,兩岸的同胞都比較喜歡招財、修身、養性、祝壽等這樣的春聯,“中國人春聯習俗里最喜歡的就是這些,一千多年的傳統詞句精華,兩岸春聯習俗早已密不可分。”
特寫
這是墨香更是家的味道
海滄的公交車司機張先生,小心翼翼地拿著書法家剛寫的春聯,生怕一不小心,尚未全干的墨跡會弄花春聯。
身旁貪玩的兒子,正津津有味地邊走邊讀著手中的橫批。“小心點,別弄臟。”張先生低聲提醒著孩子,生怕一不小心,孩子手中的橫批,會被弄臟。“這副春聯寫得太漂亮了,讓人舍不得貼。”張先生告訴導報記者,從湖北來到廈門工作之后,每逢春節,都要去買春聯。然而,買來的春聯,都是印刷的,紙張硬硬的,貼春聯感覺像例行公事。
現在,從書法家手中接過了春聯,也接過了祝福,更接過了喜慶。張先生說,雖然自己不懂書法,但是這手寫的春聯,摸起來軟軟的,聞起來還有墨香,“很有家的味道,書法家為我寫的也倍有面子,回去一定要仔仔細細地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