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
全區22個安置房小區,15個已交房,13個完成權屬初始登記,即取得了“大產權”
【千余套】
“大產權”的辦理將加快每套安置房獲得個人產權的進度,預計今年集美將有千余套安置房的住戶可以順利拿到個人產權證
集美區加快安置房產權辦理,并加大對安置房小區配套的投入。圖為環境優美的兌山安置房小區。(林志杰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 郭瑜芬)春節前,后溪永祥新城安置房小區的住戶們收到一份過年“大禮”——在各有關部門的推動下,這個小區終于完成了項目權屬初始登記,也就是取得了所謂的“大產權”。這意味著,業主拿到每戶的獨立產權也將指日可待——在辦理小區“大產權”之后,后溪鎮將派出專門人員,跟進每位住戶的個人產權辦理,如果順利,這個小區的1000多套安置房的房主,今年就能將各自的產權證“落袋為安”。
為了更好地保障每位被征地拆遷戶的利益,在集美區委區政府和市有關部門的推動下,集美區安置房產權證辦理工作迎來了巨大的突破:在轄區已建成的15個安置房項目中,完成項目權屬初始登記小區就達13個,完成率達87%;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轄區新増安置房個人產權證159套,另有2000多套正在辦理個人產權分戶轉移登記手續,預計今年內將有1000套完成個人產權辦理手續。
A、22個安置房項目,15個已交房
在集美近年來大開發、大建設的背景下,區委區政府將安置房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來推進,集美區共有22個安置房項目,總套數超過27000套,規模和數量都在全市各區中居首。
從2008年因福廈高鐵拆遷而建的寶華花園落成以來,轄區迄今已有寶華花園、許莊安置房、幸福家園、永祥新城、華雅花園、兌山安置房、英村安置房等15個安置房項目陸續交房,房屋套數超過14000套。
因安置房產權證辦理工作流程復雜,且存在較多歷史遺留問題,集美區安置房產權辦理工作一度進入停滯狀態。比如2009年就交房的永祥新城安置房,附近部分未拆遷房屋被劃入了原紅線圖地面停車位的范圍內,造成地籍調查遲遲無法通過,影響了小區“大產權”的辦理。
集美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地籍調查是安置房項目權屬初始登記的第一步,而安置房項目權屬初始登記是個人房屋產權證辦理的前提。
與商品房不同,安置房的個人房屋產權辦理是一個更為復雜的過程,需要辦理拆遷補償協議審核、舊權屬證書注銷等環節,每個步驟環環相扣,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會使整個工作停頓。
B、成立領導小組,加快安置房產權辦理
想民生之所想,急民生之所急。為了推動安置房產權辦理工作,盡快讓被征地拆遷戶吃上“定心丸”,去年5月,集美區人大常委會提出《關于加快安置房產權證辦理進度的議案》。
很快,集美區專門成立了安置房產權辦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區長黃曉舟擔任組長,區政府辦、國土、規劃、建設、重點辦、教育、地稅、市征拆辦、財政、市權籍中心及各鎮街領導為成員,并印發《集美區安置房產權辦理工作方案》。
集美區政府還先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明確產權證辦理工作按照“先易后難,并聯辦理”的原則,合并工作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同時通過建立產權辦理進展周通報制度,及時將辦證情況及存在問題報送區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以便及時協調處理。
領導小組的成立使得安置房產權辦理工作出現了轉機。2014年9月,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同意由各區政府負責對拆遷協議進行審核確認后予以辦理安置房產權證。此項審批權限的下放,使集美區突破了安置房產權辦理瓶頸,此前受影響的個人產權證辦理工作得以繼續進行。
C、市區合力開辟產權辦理“綠色通道”
安置房產權辦理工作獲得了市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市權籍登記中心在集美工作站設立安置房辦證綠色通道,大大提高了產權辦理的效率。
為了加快辦理進程,集美區還專門邀請了相關辦證審批單位,對集美區安置房產權辦理開展專題培訓,對辦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詳細說明和指導;地稅部門也積極配合,優化安置房減免稅審批,簡化辦事流程。
在多個部門的配合和推動下,停滯許久的安置房產權辦理的“車輪”又重新滾動起來,各項程序審批進入了高效有序的運轉過程。
D、13個安置房小區完成權屬初始登記
“通道”暢通了,安置房產權辦理工作很快駛入“快車道”。目前已完成項目權屬初始登記工作的安置房小區有13個,英村安置房、同集路集美段舊城改造安置房二期、兌山安置房的權屬初始登記工作也都在進行中。
在個人產權證辦理方面,集美區同樣實現了重大的突破,目前,全區共計完成安置房個人產權證159套,預計今年內,還將有1000套安置房能夠辦完個人產權。
“抓緊、抓緊、再抓緊,各級各部門要主動作為,提升辦理安置房產權證的工作時效。”集美區區長黃曉舟表示,將實行獎懲機制,對推進辦證進度成效顯著的單位及個人予以表彰,對較落后的單位及個人予以通報,力爭在2015年全區產權證辦理工作實現一定數量的突破,切實把這項民生工程辦好、辦實。
【同步】
集美投入6億元 提升安置房配套
綠地草木蔥郁、環境干凈整潔;家門口就有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走進廈門理工學院附近的英村安置房,這里的配套設施讓人羨慕。英村安置房只是集美區安置房配套提升改造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集美區委、區政府加大投入,撥出財政專款6億元,用于安置房小區的配套改造提升。據悉,集美區的安置房項目在規劃建設中均考慮按城市住宅小區的標準配套建設,配備有綠地、小區防盜系統、停車位(庫)等設施,并且留足社區管理用房及社區活動場所。
一些大型小區還配套建設幼兒園、清潔樓等公建設施。在15個已交房的安置房小區中,永祥新城、兌山、許莊、幸福家園、英村安置房5個小區幼兒園已開園,濱海花園安置房、碧溪花園安置房也將配套幼兒園。
小學配套方面,在寶華、文康安置房項目附近,一所18班規模的小學正在籌劃中,選址于福建化工學校西門西側,建筑面積6500 平方米,總投資2300萬元。配套兌山、英村安置房小區的雙塔小學,選址位于理工路北側,規模為36班,建筑面積12000 平方米,總投資6048萬元。在廈門北站片區安置房小區附近,將建設24班規模的明珠小學,總投資4000萬元。
社區醫療配套方面,目前,英村安置房、永祥新城、幸福家園、華雅花園、濱海花園安置房、集安廣場、上塘安置房衛生服務站已正式開業,滿足居民“小病不出社區”的需求。
此外,按最大程度方便安置房小區居民出入的原則,集美對相關公交停靠點、公交線路進行優化設計,目前,兌山、英村、永祥新城的公交候車亭已建成,并增設了公交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