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縣衙遺址景觀設計平面圖。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黃文水)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理學大師、曾任同安縣主簿的朱熹。今年,詩中的“半畝方塘”有望現身同安縣衙舊址內。昨日,記者從項目代建方獲悉,該項目得到了同安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有著870年歷史的同安縣衙遺址,將迎來有史以來的最大變化,通過環境整治改造提升,成為以朱子文化為特色的公園,向市民開放。
【近況】
設計方案出爐 環境整治動工
同安縣衙遺址,即同安區政府舊址,現仍有部分政府部門在里面辦公。昨天,記者在同安區政府舊址北側區域看到,挖掘機正在作業,地面已經開挖施工。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項目已開工數天,目前正在做項目的排污、排水、排洪等設施。“聽說,區政府舊址圍墻將部分拆除,建設成市民公園。”早在春節前,與區政府舊址一墻之隔的同安實驗幼兒園就傳出消息,區政府舊址將有大動作。昨日,記者從同安區建設工程質監站獲悉,情況屬實。
項目代建方同安路橋項目經理林開清說,同安區政府舊址環境整治工程項目已立項,目前,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已經出爐。據了解,該項目投資約1000萬元,總用地面積19600平方米,建筑面積3272.8平方米,工期約6個月,將建設成為集文化廣場、同安人文歷史展館、兒童活動區、印章文化廣場等于一體的開放式文化公園。
同安縣衙遺址北側已經開始施工。
【方案】
發掘朱熹遺跡 打破封閉現狀
現有的同安區政府舊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辦公區域。根據規劃,舊址北面和南面的圍墻將拆除,東西兩面將設置出入口,讓市民能自由出入公園。圍墻的拆除將帶來眾多利好,比如,一墻之隔的同安實驗幼兒園,活動空間大為改善,校園環境將得到明顯提升。
記者從項目的景觀平面圖看到,同安區政府舊址現入口處將改造為南入口廣場,進入南入口廣場后,有廉政道、銀同史話休閑走廊等;靠近大同派出所的西入口,有印章文化休閑廣場、高士軒展館、半畝方塘水景觀區;項目的中心位置,設置牧愛園廣場和理學墻,該區域綠化最為集中;在北入口廣場,規劃同安人文歷史展館、國學館、兒童活動區等,內容十分豐富。
記者留意到,整個開放式市民公園的設計方案,以朱子文化為特色。比如高士軒展館、半畝方塘水景觀、牧愛園廣場、理學墻、龍貫井、朱熹手植榆樹等,都與朱熹有著一段特殊的淵源。
【建議】
結合遺址改造 形成文化品牌
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說,去年7月底,他曾向市領導寫信,建議“將同安縣衙遺址改造為朱子文化園”。去年9月中旬,該建議獲批示,項目得到了同安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
顏立水說,縣衙遺址至今保留了不少朱熹遺跡。比如,朱熹首仕同安時的辦公場所兼住所——高士軒,現存兩塊石碑。
他說,在朱熹生平活動年表記錄中,紹興二十三年,他將縣署“佑賢堂”改名“牧愛堂”。如今的舊縣衙遺址內,還保存有一口龍貫井和一株榆樹,龍貫井建于南宋,朱熹住在縣衙內的4年6個月間,都從該井取水;而他親手植的榆樹,經移植,如今生長旺盛。
“縣衙遺址距今有870年歷史,是古同安文化之根,是海內外300多萬世界同安人鄉愁的記憶。”顏立水說,縣衙遺址不僅是古同安政治、文化中心,朱熹首仕同安的4年6個月就住在里面,而同安又是朱子學的發祥地,結合縣衙遺址改造,發掘朱子文化資源,可打造廈門的朱子文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