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憂】
部分孩子家鄉觀念變淡薄,在城市又屬于游離狀態,成為兩邊都不靠的“邊緣人”
【呼吁】
引入鄉村文化教育的同時,要激發這些“新廈門人”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廈門晚報訊(記者 郭文娟)“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代詩人賀知章離鄉五十多載,辭官告老還鄉后有無限感慨。而現代人,在城市化、城鎮化進程中,有可能離家一年,家鄉面貌就已發生巨變。
上周開學,廈門不少中小學以各種形式組織孩子們分享假期見聞。很多孩子在分享的過程中,都用到了一個詞——“老家”。這些孩子基本上來自外地,目前,他們在廈門義務教育階段所占的比例,已經超過一半。
孩子們跟隨父母離開家鄉來到廈門,每年春節回一次老家,甚至幾年才回一次。短暫的假日里步履匆匆,這一次回家,他們會有什么樣的體會和感悟?
【A、案例】
老家變得很陌生,年未過完就想提前回廈
7歲的小江從小在廈門長大,老家也不遠,就在漳州。跟去年一樣,今年春節他還是沒回老家過年。除了做作業,看電視、玩電腦成了他的假日主要活動。顯然,對他而言,老家雖然近在咫尺,卻很陌生。
更讓人不解的是,他連家鄉話都不會說了。他的家人,還有很多親戚都在廈門,平時大家習慣用閩南話交流。不過,他至今不會說閩南話。家人曾試圖專門教他,無奈他不買賬,只肯用普通話作答,家人只好作罷。
比他大10歲的表哥小黃,倒是年年回老家過年。小黃說,小時候覺得老家很好玩,田間地頭可以玩耍,可以放鞭炮,可以看到雞鴨牛羊……但是,長大了跟小時候感覺又不一樣,以前玩的那些好像都沒新鮮感了,現在再玩也覺得太幼稚了?;氐嚼霞蚁胝倚r候的玩伴,但是太久沒聯系,也沒共同話題,天天宅家里玩電腦也會倦。爸爸媽媽到處走親訪友,他不想跟著去,所以年還沒過完,他就想提前回廈門了。
轉學來廈一年多,一到寒假歸心似箭
13歲的小楊老家在江西,一年多前轉學到廈門。一放寒假,他就天天盼著坐火車回老家,“只有過年才可以回老家”。暑假在廈門,他不是幫媽媽擺地攤,就是幫忙照看弟弟。連玩乒乓球,都得寄希望于老天爺下雨。只有下雨,媽媽才不會出去擺攤,弟弟有人照看,他才有得玩。
來廈門之前,小楊在江西老家和爺爺生活在一起?!拔視蜖敔敺排#缟习雅砍鋈ソ壴跇溥?,然后我就能曬曬太陽睡一覺,中午把牛牽回來。牛‘心情好’的時候,會允許我騎在它背上回來?!毙钫f,老家有很多玩伴,大伯家的兩個哥哥有空也會帶他去河邊玩,夏天的河水很淺,只到膝蓋,不用擔心有危險。而且,大伯家三層樓房里有安裝電腦,哥哥有時也會教他玩電腦,不像在廈門,沒有玩伴還要幾個人擠一間房。
小楊說,這次回家最開心的是見到了很多以前的同學,可以一起玩煙花爆竹。小伙伴也會問他,在廈門好玩嗎?實際上,他還是更喜歡在老家。不過,想到大伯、二伯在老家都有房子,只有爸爸還沒有建房子,他還是想早點出來賺錢。他的夢想是開一家工廠,專門處理廢品,進行廢物循環利用,這一想法源自課堂上老師傳授的環保知識?!皫讐K錢回收的東西,加工一下就能賣十幾元甚至幾十元?!彼f,這是目前他能想到的比較能賺錢的方法。
回老家過年玩得瘋,家鄉老人的眼界也開闊了
熊先生是教育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今年春節,他和家人一起回到湖北老家過年。最興奮的莫過于上小學的女兒,一回家就和幾個表姐妹“賴”在外婆家,吃住都在一起,玩得特別開心。熊先生說,雖然女兒在老家生活的時間很短,但是一到放寒暑假,就吵著要回老家,“老家同齡孩子多,玩起來可瘋了”。
而熊先生自己在春節期間走親訪友,也有一些感觸。熊先生說,現在村里上網的人越來越多,即使是中老年人,也有不少人在網上看新聞、下棋、打游戲。還有不少老年人平時在城市帶孫輩,春節回鄉過年,他們的眼界也開闊了。人們得到信息的渠道多了,價值觀也越來越多元,有人認為掙錢萬能,也有人崇尚知識。
聯想到春節期間,網上廣泛傳播的“博士返鄉手記”激起國人對鄉村發展的憂慮,熊先生認為,中國鄉村崇尚讀書、尊師重教的傳統仍在延續。雖然有很多學生讀完大學后工作并不如意,有的收入甚至不如學歷低的民工,但是很多人還是有一個基本的共識,那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改變人生的重要途徑之一。一些長輩在總結讀書作用時提到,還是讀書的出路好,打工只能一輩子做體力活,即便是當了老板,也還是沒文化,最后有的還會走上嫖賭、吸毒之路,敗光家產。
【B、優勢】
學校布置實踐作業,讓孩子觀察家鄉變化
安兜小學近90%生源來自外地,而且多數是省內城市。寒假期間,很多孩子都會回到老家,老師有意識地在放假前布置一些實踐作業,比如觀察家鄉的變化、了解民風民俗、春節期間走親訪友等。開學后,孩子們回到學校也很樂于分享他們的假期見聞。
安兜小學負責“心語小屋”的黃老師說,有些孩子跟她說起老家種種好玩的趣事時,還挺有自豪感的,因為“這些事連老師都不知道”,是家鄉才有的。
平時,孩子們在學校里也會面臨一些困惑、難題。比如,有的孩子剛從老家來到廈門時,不適應陌生的環境。原本,孩子在老家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各方面也都不錯,但是到了廈門的學校,原來的那種優越感沒有了,孩子因此變得自卑。也有些高年級的孩子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因此很苦惱。黃老師說,老師會鼓勵孩子多與同伴交流,也可以通過學校的心理信箱寫信給老師,“有一個宣泄的出口”,盡量幫助他們順利過渡。
家鄉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可以成為作文“富礦”
“通過學生作文,可以看到學生對于一些失去的東西很有感觸?!币莘蛑袑W陳澤清老師說,特別是在城市化進程中,家鄉環境的變化,人情冷暖等,都讓學生心生感慨。
有一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他們一家從老家回廈門,買到的火車票是早上5點多出發的。本想請姑父開面包車送去火車站,結果姑姑一直以“天太早、油費貴”等各種理由推托,說“打的去更好”。這個學生因此感慨,平時疏于聯系,親情都變得如此淡薄。
另一名學生寫回老家,小學時是一群人一起回去,后來變成幾個人,到去年就只剩他一個人。回家時,他看到爺爺還是一個人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樹下……“他關注到了鄉村留守老人的處境。”陳澤清說,這些都是學生的親身經歷,寫出來就很有真情實感,而且,學生也有自己的視角、見解。
還有一名學生寫老家南靖的土樓。以前,富人才住得起土樓,一道墻隔開的是有錢人和窮人;現在,土樓內是參觀的游客,而土樓外還有乞討的老人,土樓內外同樣隔開的是有錢人和窮人?!八某砷L背景,讓他對社會有這樣的思考,這是城市里長大的孩子所沒有的?!标悵汕逭f,逸夫中學非本市戶籍生源超過九成,學校鼓勵孩子們寫跟家鄉有關的作文,融入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這是他們的優勢”,目前這類作文已經是該校中考作文主攻的方向之一。
【C、隱憂】
讀書不那么拼了
家鄉觀念也變淡薄
采訪中,有老師說,與十年前的學生相比,現在這些從老家來到廈門的孩子,“沒那么拼了”。他們的父母經過多年打拼,經濟條件比以前好了,孩子物質上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比如,想買電腦、iPad等;與此同時,家鄉觀念也比較淡薄了。“他們只有在先滿足物質需求,衣食無憂之后,才會想到‘根的問題’。”
不少父母忙于生計,有些對孩子的學歷要求不高,認為初中畢業不讀書了也沒關系,開店、賣燒烤同樣可以賺錢。父母的眼界、觀念會對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孩子讀書不那么拼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學老師說,現在廈門義務教育階段,非本市戶籍生源已經超過一半。這些孩子分布在不同的學校里,各校所占比例不同。有些公辦中學100%都是本市戶籍生源,有些公辦中學的非本市戶籍生源則占了大多數,而且來自多所民辦小學。“這些初中校老師還得教小學知識,從行為習慣抓起,需要投入非常多精力。”這位老師說,老師們面臨的難題是,各校生源結構不一樣,但初中校的評價機制是一樣的,為了“P值”,大家都得拼中考。于是,就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孩子學得不開心,一些有特長的學生越學越沒信心,甚至產生厭學心理。但實際上,如果引導得好,這些孩子即便考不上普高,也可以往職業學校發展,只要他們肯用心學,都能有一技之長,獲得在社會上立足的資本。從更長遠來講,未來城市發展離不開這些擁有技術的人才。而老師們也期待有更多元的評價機制,讓老師的付出更有成就感。
【D、建議】
少用“外來娃”等提法
讓“新廈門人”更好地融入
安兜小學校長湯麗瑩說,這些孩子普遍面臨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老家對他們來說,是日漸遙遠且生疏的;而他們雖然生活在廈門,又不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缺少一種歸屬感。
如何讓他們更好地融入這個城市?湯麗瑩說,現在常見的“外來娃”、“外來子弟”等提法,讓這些孩子有一種隔離感,好像他們是來做客的,但實際上以后他們的人生規劃基本就是在廈門、在城市里。用“新廈門人”的提法或許更為貼切,我們應該從現在就有意識地引導,讓這些孩子從小就有這種歸屬感,而不是處于一種游離的、無根的狀態。對于這些孩子的父母來說,老家是他們的根,廈門是第二故鄉;但對這些孩子而言,老家基本上是回不去了,比起他們的父母,他們是更為徹底的“新廈門人”。我們應該營造這樣的社會氛圍、社會導向,激發他們對城市的認同感、自豪感。
“這些孩子有很大的潛力,他們更像一張白紙,比較原生態,有很多東西有待挖掘?!睖惉撜f,寒假期間,安兜小學有24名學生到上海參加第十五屆全國校園春節大聯歡,出乎意料地拿回了舞蹈比賽金獎。孩子們返廈當天,她和學校老師捧著鮮花到動車站接風,引來其他乘客圍觀、拍照,孩子們走出來就像明星走紅毯一樣自豪。
“他們跟廈門本地孩子接受的是一樣的教育,享受的是一樣的條件,要把他們的自信心激發出來,激發他們愛校愛鄉?!睖惉撜f,我們的學校、城市應更有包容性。學校不能只盯著面上的成績,關鍵是要營造一種氛圍,“孩子跟孩子之間的關系,老師跟孩子之間的關系,彼此之間的尊重、熱愛,才是最值得肯定的”。這些孩子將是今后城市建設的最大力量,學校應從品德、身心健康、行為習慣等進行引導、加強教育,而且還有可能通過這些孩子帶動家庭成長。
【延伸閱讀】
市教育學會會長許十方:
“離農”不忘本? “為農”不排外
在全市首次召開的農村小學論壇上,市教育學會會長許十方做過一個報告。雖然他所談的是鄉村教育,但對于我們探討的話題,仍有借鑒意義。
許十方說,廈門在現代化進程中,鄉村學校和城里一樣,也有來自外地的學生。這些學生和他們的農民父母一樣,有兩種出路,一種是進入城市工作、生活,另一種就是留在鄉村發展。于是,鄉村教育就由此衍生出雙重任務:一是“離農”教育,為他們告別“三農”,適應城市文明做準備;另一個則是“為農”教育,為新農村、新農業培養現代化的新一代農民。
鄉村文化教育缺失
會變成“無根的人”
當前,不少專家對當今鄉村教育憂心忡忡,憂慮的是鄉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專家們擔心,由于“鄉村文化”的缺失,我們鄉村教育教出的人,會變成“無根的人”,我們的學生中,外來孩子已經離開了本土,本地孩子中的許多人成人后也將離開本土加入到外出求學、打工的行列。離開了本土,沒有形成本土意識,同時又很難融入到新的環境中去,一邊脫離,一邊又融入不進去,就變成了“無根的人”,就會造成巨大的價值危機、生存危機。
所以,我們的鄉村教育,不是簡單地搞“離農”和“為農”教育,要做到“離農”不忘本,“為農”不排外,就要重視充實教育中“鄉村文化”的內涵。這文化內涵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鄉土文化的傳承,一方面是多元文化的包容。
開發鄉土校本課程
建立鄉土精神血緣
鄉土文化的傳承,是一種“根的教育”?,F在不少學校在開發鄉土校本課程,但應進一步認識到,鄉土教育不僅僅是增加學生對一些鄉土歷史和自然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要建立他們和鄉土(包括鄉土文化及鄉村父老鄉親)的精神血緣關系,是要引導農民和他們的后代正確理解他們所生產、所傳承、所享受、所創建的文明,并把這作為引以為豪的精神財富一代代傳下去。
多元文化的包容,這是時代的要求。外來人員與本地人要和諧相處,新農村要科學發展,背井離鄉時要盡快適應、盡快融入當地社會,就要把更廣闊的外部文化資源引入到鄉村文化生活,同本土文化相融合,以拓展和豐富鄉村文化的內涵,從小培養多元的視野和包容的胸懷。
【相關鏈接】
外地進城的青少年 面臨身份認同問題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工作系曾做過一個“青少年發展狀況”調查,通過對青少年正面發展15個范疇的調查后發現,城市戶籍青少年和從外地進城的青少年,存在不同領域的能力差別,需要通過有不同側重點的社會教育進行培養。
調查顯示,從外地進城的青少年對“公平正義、誠實正直、遵守秩序等社會規范方面的認識情況”落后于城市青少年,遇到困難的抗逆能力不足,對自我身份的認同也存在一定困難。專家建議,學校教育中應給予這些青少年更多的表現機會;社會教育領域應通過開展正常科學的青春期教育,組織他們進行力所能及的社會志愿服務、提供更多展示其特長能力的舞臺,使他們更為自信地面對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