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發起早餐健康調查,問卷結果顯示三成市民無吃早餐習慣
■廈門消化疾病發病率增高并趨年輕化,不吃早餐是重要原因之一
廈門日報訊(記者 袁舒琪 何炳進)患慢性胃炎的就診病患占消化內科所有病癥的70%-80%、廈門本地膽結石的發病率在5%-10%,并且還在逐年增加……昨日,記者從廈門市各大醫院的消化內科,得到了這兩組數據。消化內科專家指出,消化疾病已經成為影響健康的“高發病”,而且發病率正逐漸增多并趨向年輕化。
在消化疾病給人們健康亮起“紅燈”的背后,多名醫生接受采訪時均提到,一個關鍵的誘發“元兇”不可忽視——不吃早餐。中醫院就曾接收過一名35歲就患胃癌的小伙,經查,患病和他長期不吃早餐的壞習慣有關。盡管健康隱患多多,仍有很多人不吃早餐。本報昨日向全市范圍各年齡層人群發放了142份調查問卷,問卷顯示,目前三成左右的廈門人沒有吃早餐的習慣。
哪些人最少吃早餐?
大學生和年輕上班族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市民中,96人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占了近7成。其中,18歲以下的青少年基本都有吃早餐的習慣。“不少學生都在家長的監督下養成吃早餐的習慣,有些則是到學校附近的早餐店買早餐。”觀音山音樂學校的陳延英老師告訴記者。而中老年群體出于養生目的,對早餐也十分重視。
不過,仍有三成廈門人選擇不經常吃早餐,而早餐不規律人群的年齡段一般集中于18-26歲,系以大學生和上班族為主的青年人。其中,有24人選擇偶爾吃,另外22人則表示基本不吃。
為什么不吃早餐?
睡懶覺是頭號理由 部分職業作息不規律
不吃早餐或偶爾吃早餐的人群,養成如此習慣的原因有很多,而“頭號殺手”就要數睡懶覺了——問卷結果顯示,竟有80%的人寧可選擇多睡一會,而不愿早起吃早餐。
“每天8點半上班,如果不吃早飯我7點45分起床就可以,洗漱完直奔單位。但若是吃早餐,起床時間就要提早到7點。”從來沒有吃早餐習慣的孫先生表示,同吃早餐比起來,睡懶覺顯然對他更有吸引力。跟孫先生持相同想法的大有人在,市民劉先生就說,他每天上夜班,到家基本已經凌晨一兩點,早晨連早起都成問題,更不要提早餐了。
不難發覺,孫先生和劉先生不吃早餐的原因,都與自身職業脫不開關系。記者調查顯示,除了上夜班早上沒法起早的人群外,上班時間太早、太趕的市民,往往也“身不由己”顧不上早餐:出租車司機、白領、公交車司機這三類職業人群,食用早餐都很不規律。
海峽出租公司的湯師傅就告訴記者,他每天早上6點多就得開始早班,有時候同夜班司機交班趕得急了,忘記吃早餐是常事,等到想起來的時候乘客又不斷,根本沒有空隙時間,早餐也就只好擱到午餐一塊解決了。
【說法】
醫生:不吃早餐易患 胃病和肝膽疾病
“早餐飲食習慣的不規律,是導致消化系統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長的重要原因。”中山醫院消化內科的胡益群醫生指出,不吃早餐最有可能導致胃炎、胃潰瘍等消化器官疾病。“我們科室80%以上的病人都是慢性胃病,不吃早餐就是‘元兇’之一。”
中醫院相關科室的醫生還向記者透露,曾經接收過一名病患,年僅35歲的小伙子,便查出患上了胃癌,究其原因才發現,這名上班族有長期不吃早餐的壞習慣。
不吃早餐還很容易誘發肝膽疾病,第一醫院消化內科的劉明醫生告訴記者,如今膽結石的發病率在5%-10%之間,且在逐年增加。國家一級營養師許少雄指出,在他的臨床經驗當中,有肝膽問題的病患當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早餐不規律的情況。
營養師:早餐宜攝入適量谷物
國家一級營養師許少雄告訴記者,早餐占成人全天營養攝入量的30%,因此,豐富種類的早餐很重要。為了養內臟,谷類攝入在早餐中少不了,可食用粥、饅頭、雜糧,但雜糧數為2到3種為宜,民間盛傳的五谷雜糧粥實際上會給清晨的胃帶來大負荷,不符合養生習慣。此外,還可適當補充肉類、青菜,并輔以食用堅果。水果性涼,早餐時最好不要食用,到了早上10點左右早餐消化完畢再吃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