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呂寒偉/文 陳巧思/圖)全國取締了66個違法違規建設的高爾夫球場,廈門的東坪山高爾夫球場是其中之一。
據國土資源部網站消息,按照國務院部署,各地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積極開展高爾夫球場清理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初見成效。
導報記者昨日下午到東坪山探訪,上李水庫邊上,高爾夫球場空空蕩蕩,確實已經停業,只有幾名綠化工人在養護。
探尋 高爾夫球場改種樹
被通報取締的“東坪山高爾夫球場”,廈門本地人習慣稱之為“上李水庫高爾夫球場”,因為它正好依傍上李水庫而建。
上李水庫在廈門聞名遐邇。上個世紀20年代,它由德國西門子公司設計建造,利用山體自然條件筑成拱壩,至今仍固若金湯,不失恢宏之美。
一條美麗的盤山景觀路,繞著上李水庫蜿蜒而上,昨天中午,導報記者驅車沿山行駛,透過路邊林木縫隙,依稀可以看到高爾夫球場的影子。
在靠近“梅海嶺”公園的一個轉彎處,導報記者爬上路邊的一塊石頭,得以俯瞰“高爾夫球場”輪廓。場內空空蕩蕩,角落停著一輛白色的電瓶車,一塊昔日作為球場使用的綠地,如今種上了幾棵稀疏的新樹。
和過去相比,上李水庫的水少了。場內唯一的動靜,是幾名綠化養護工人爬上一輛藍色貨車的后斗,車子將他們載出球場。
高爾夫球場的大門,隱藏在文曾路上,看不到任何與高爾夫有關的招牌,只有一個門牌號。“高爾夫球場很久以前就沒有運作了,政府不讓開,去年就關了。”在門內值守的工作人員告訴導報記者。
追溯 12年前就有人動它
東坪山高爾夫球場被取締的消息,昨天很快在坊間傳開,收獲不少廈門市民的點贊。“這個秘密終于揭開。”一名市民如是說。
想打上李水庫主意建高爾夫球場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2年前。思明區政府官方網站發布的《思明區“十一五”環境保護規劃》提及,“2003年曾有人在上李水庫Ⅰ級保護區內開發建設高爾夫練習場,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植被被毀壞,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
網上留有2010年一段東坪山高爾夫球場的介紹:東坪山球場(后9洞)屬湖川球場,連綿起伏的球道依湖而臥,湖面如鏡的賞心悅目,洞洞見水的水天合一,讓您體驗風格迥異的球道樂趣。球場還配有咖啡廳、更衣室、臨時出發臺等設施,同時球場計劃于2010年興建一個5000平方米的大型多功能高級會所。
但后來,該高爾夫球場的態度極為“低調”,設立在文曾路上的路標,“高爾夫”幾個字很小,隱藏在最下方。
“國家對于高爾夫球場把控非常嚴,在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城市中心區的核心公園等地,是禁止建設高爾夫球場的。”相關人士指出,2007年,建設部通報廈門萬石植物園違規興建高爾夫球場。
實際上,萬石植物園和上李水庫的兩個高爾夫球場,當時是同屬一家高爾夫球會在運營,各9個洞。
思考 球場取締能否改他用
如今,高爾夫球場所在的上李水庫,“地位”早已不如從前。
2007年之前,上李水庫一直是作為廈門的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存在,禁止從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生活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但是,使用化肥和農藥種植高爾夫球場草坪、球場的配套服務設施、人員走動等,會導致水資源污染。2007年10月,經研究決定,撤銷上李水庫水源保護區。到了2009年,它不再被寫入修訂后的《廈門市環境保護條例》。
高爾夫球場取締之后,原來的舊址能否改做他用?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廈門市委副主委朱獎懷認為,包括萬石植物園的高爾夫球場在內,產權上應理順,收歸政府可控或管轄的部門管理,今后,場所向市民開放,比如作為體育公園、教育科普基地等,“但一定不能引入經營性的項目,以保證它作為公園的公益性”。
“取締以后不等于場所永遠封閉,要有一個妥善的解決,不要一關了之。”朱獎懷說,如果今后上李水庫能確保水源不受污染,可以做好長遠規劃,重新恢復作為戰備水庫,目前島內只有湖邊水庫一個戰備水庫,實在太少了。
集美大學教授、環保專家林地球指出,作為水源保護有嚴格規定,如何利用一定要慎重,凡是會污染水源的要一票否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