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鐫娟)記者從市檔案局獲悉,今日起,市檔案局全面推出抗戰檔案,旗下官網、微信、微博同步公開抗戰檔案史料,揭露侵華日軍在廈犯下的滔天罪行,提醒公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1937年7月,日軍發動侵華戰爭。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軍在廈門五通強行登陸,對廈門發起全面進攻。5月13日,廈門宣告淪陷。自此,廈門進入鴉片戰爭以后100多年里最黑暗的時期。
推出抗戰檔案,是市檔案局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市檔案局還同步開通“抗戰紀念”微信專欄,設置“檔案征集”、“檔案史料”等板塊,并將陸續增加更多內容,市民用手機即可查閱館藏抗戰珍貴史料。
首期發布的抗戰檔案,是抗戰前廈門的社會經濟概況。您也可以關注市檔案局官方微信:xmdawgwm(“廈門檔案”)獲取相關信息。
【這段歷史 不能忘卻】
●1937年7月;日軍發動侵華戰爭。
●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軍在廈門五通強行登陸,對廈門發起全面進攻。
●1938年5月13日;廈門宣告淪陷。
1932年,廈門各界紀念“九一八”國難周年大會盛況。
????1928年5月3日,日軍在山東制造濟南慘案,又稱“五三慘案”。廈門各界聲援濟南慘案遇難者。
????“九一八事變”后,廈門抗日救國會發動群眾抵制日貨。廈門抗日救國會是全國首個公開掛牌的人民抗日團體。(本組資料圖/市檔案局提供)
【延伸】
憑借“航路交通轉輸利便”和近代華僑的投資,至抗戰爆發前,廈門的商業、貿易、航運和金融業已經相當發達,工業和房地產業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工業
清初廈門已有造船工業以及為造船工業服務的制帆等手工業。至1931年,廈門已有工廠76家,其中紡織業12家、食品工業21家、公用事業3家、化學工業16家、鐵器制造業16家、造船業6家、輕工業2家。
商業
明、清時期,由于航海貿易的繁榮,廈門商業已具相當規模。至1935年,廈門已有各類商號5202家,資本總額4200余萬元,店員人數2.84萬余人,廈門總商會所屬的行業公會也發展至40多個。
貿易
廈門是福建華僑出入境的必經港口,又是進出口貿易的集散地。從廈門輸出的商品,早期以茶和糖為大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后,紙箔和土紙的出口增加,茶葉退居第四。至抗戰前,廈門“僑匯進口正常月查有200余萬美元,這筆僑匯總收入可以抵消入超額的1.5倍以上,即抵入超后還有盈余”。
航運
廈門港吞吐量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達到最高峰。在1935年之前,經由廈門海關進出的船只總噸位占全省各口岸進出船只總噸位的比重始終保持在64%—77%。
金融
廈門素有閩南金融樞紐之稱,金融業的發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至1931年,經營僑匯的民信局已多達196家。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是廈門錢莊業的極盛時期,當時有大小錢莊100多家,加入錢莊公會的有87家。至抗戰前,廈門有國家資本、地方政府資本、華僑資本、商業資本和外國資本等各種不同資金來源的銀行18家。
房地產
廈門房地產業的發展是伴隨著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規模市政建設的進行而發展起來的,60%-70%為華僑投資,1927-1937年,全市有30余家較大的房地產公司,其中華僑創辦的占了21家。上世紀30年代,廈門有私有樓房10000多座,其中5000多座屬華僑所有。(本報記者陳鐫娟 整理)
僑鄉廈門
廈門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早在明清時期即為“通九澤之番邦”的著名良港,是我國對外交通、貿易的重要口岸和國內物資交流的重要轉運站以及華僑出入祖國的門戶。
鴉片戰爭后,廈門被辟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11月,廈門正式開埠。隨著港口的開放,廈門與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通商往來進一步發展,廈門逐漸成為閩南商貿中心,在東南沿海占有重要地位。
廈門是著名的僑鄉,經濟發展與華僑有著密切的聯系。抗戰爆發前,從廈門進出的華僑,每年有幾萬人到十幾萬人。福建全省85%的僑匯通過廈門結轉,歸僑、僑眷在廈門總人口中,約占四分之一。一方面,華僑通過匯入大量僑匯支持廈門經濟發展。僅1905年到1938年期間,匯入廈門的僑匯即高達11.8億元,比同期外貿入超累計還多1.13億元。另一方面,華僑通過辦企業、開發房地產等直接投資,推動廈門經濟發展。正如當時的廈門市政府公報所說:“如非華僑熱心桑梓,踴躍投資,則建設新廈門恐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