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正在研究古炮。
“老縣衙”挖出4門古炮,會不會是施瑯炮?它們為何整齊疊放?為何只有炮膛沒有炮架和炮彈?又是何人制造?4月5日本報報道了《同安“老縣衙”挖出四門清代古炮》報道后,引起了廈門、同安文史專家以及施瑯后人的關注。
廈門日報訊(文/通訊員 楊心亮 記者 盧漳華 圖/通訊員 何東方)昨日下午,廈門文史專家、鼓浪嶼申遺顧問、副研究員龔潔帶領著施瑯后人在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陪同下來到同安古縣衙、同安孔廟想要求證同安古縣衙挖出的四門古炮是否為傳說中的施瑯炮。初步考證并非施瑯炮,是否為英國制造的古炮或同安人制造的紅夷大炮還有待考證。
古炮啥來頭?
不是施瑯炮 很像進口貨
下午四時許,龔潔一行來到同安古縣衙西南角,現場施工的葉先生介紹了古炮出土時的情況。他說,四門古炮出土時上下相疊,兩門小點的在上面,大的炮放在下邊,炮口一致朝西,在挖出古炮的地方,還發現了紅磚地板和寬約30厘米的土夯墻基。
龔潔表示,最初,見到報紙說起同安古縣衙發現大炮時,他馬上聯想到,施瑯作為總兵時,曾經在同安前后待過七年多的時間,或許這些大炮就是施瑯炮。
由于昨日上午同安區博物館工作人員將古炮轉移到同安孔廟內收藏,龔潔一行人來到同安孔廟里,在這里,龔潔、顏立水及施瑯后人施性勤等人對古炮進行了認真的查看,銹跡斑斑的古炮上面沒有顯示出任何文字,在對古炮進行研究后,龔潔告訴記者,首先排除的是施瑯炮,施瑯發明的是七節炮和九節炮,挖掘出來的4門古炮,較施瑯炮短很多。龔潔從最小的一門古炮上發現,其炮尾樣子與過去的英國大炮極為相似,更像是進口貨。
為何埋地里?
有三種可能 將繼續研究
據同安區文史專家顏立水介紹,同安古縣衙一直是文職縣衙,在文職縣衙里出現古炮,不合情理但是也屬于正常。明朝抗擊倭寇,為保護老縣衙,用古炮進行必要的防衛設施,也是有必要。明末清初,鄭成功在同安與清軍進行長達30年的拉鋸戰,也有一種猜測認為古炮可能與陳永華有關,是當年陳永華助鄭成功守衛同安抵抗清軍進攻時所用,但由于炮身沒有任何標記,所以無法辨識。
而說起造炮的歷史,顏立水說,很早前同安人就會造炮,制造和使用紅夷大炮的技術水平已十分高超,過去明軍在抵御清軍入關時所用的紅夷大炮據傳就是同安人所造,在對抗清軍的戰事中運用廣泛。
而古炮為何被埋?顏立水告訴記者,通過分析應該有三種可能?!耙词且馔猓词浅瞧?,或者廢棄不用了?!鳖伭⑺f,在文職縣衙內,三種不同規格的鑄鐵火炮堆放在一起,也許是因比較簡陋,使用率不高,有被廢棄的可能性。或許在戰火中,4門火炮意外因房屋損毀就地掩埋,或是鄭軍匆忙撤離之時,為避免火炮等重型武器落入清軍之手,于是就地掩埋,時過境遷,未能重新起獲。
同安文史部門及文史專家將對古炮做進一步的研究,揭開古炮之謎。
同步
同安老縣衙
將建成文化公園
去年7月底,同安文史專家顏立水曾向市領導寫信,建議“將同安縣衙遺址改造為朱子文化園”。去年9月中旬,該建議獲批示,項目得到了同安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隨后,同安區政府舊址環境整治工程項目立項,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出爐,今年一月底進場施工,今天下午同安區還將聽取相關文史專家、市民代表對“老縣衙”改造成公園的意見和建議。據了解,該項目投資約1000萬元,總用地面積19600平方米,建筑面積3272.8平方米,工期約6個月,將建設成為集文化廣場、同安人文歷史展館、兒童活動區、印章文化廣場等于一體的開放式文化公園。
千年老縣衙改造成公園的改造過程中,不排除有更多的文物會被發掘,或許能給市民帶來更多驚喜,本報將為市民一一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