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30年代中山路街景。
上世紀20年代廈門曾厝垵機場。
1922年“廈門號”帆船停在上海。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巧恩)清末的鼓浪嶼、100年前的廈門外灘、80年前的中山路……春雨淅瀝的午后,舊時廈門通過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一點一點蘇醒。展板前,有目光灼灼、細細觀賞者;也有嘖嘖的輕嘆聲:“廈門那些年也很美。”
昨天下午,廈門市歷史影像研究會正式成立,《廈門的影響》(珍藏版)郵資明信片同時首發。這套因研究會成立而發的明信片分上下兩輯共22幅廈門歷史影像,記錄了晚清至上世紀60年代的廈門。100多年的歷史隨影像浮現,給人妙不可言的穿越之感。
譬如,明信片下輯的封面圖片拍攝于上世紀20年代,畫面所展現的是廈門鷺江道大同路一帶。不過,在那個時代,洋人都管這里叫廈門外灘。所以,今后如有熟悉廈門歷史的外國游客向您問起“廈門外灘”,您可別連忙擺手,急急糾正:“外灘在上海,廈門沒外灘。”咱們廈門100年前就有外灘了。
據悉,作為全國首家地方性歷史影像研究團隊,廈門市歷史影像研究會由歷史影像收藏、研究的愛好者及相關單位自愿組成。這個具有法人資格的地方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將通過收藏廈門及周邊地區歷史影像史料,開發、利用廈門市地方志資源。值得一提的是,所謂歷史影像資料包括老照片、老明信片、老地圖、老電影電視紀錄片、畫作、數字影像等。
研究會昨天同步舉行第一次成員大會,選舉產生了首任會長———廈門電視臺主任記者高振碧;副會長有4位,分別是廈門市圖書館活動部副主任馬小勇、廈門日報社主任編輯盧志明、廈門文物店銷售總監龔健以及海西晨報社《影像志》主編藍添藝。秘書長則由來自廈門市地方志辦公室信息處的葉亞玲出任。
花了460美元買回“抓鴨照”
1889年,端午節鷺江上的傳統“掠鴨”項目。
這套明信片的22幅廈門歷史影像中,有一大部分是“海歸”。譬如拍攝于1889年的端午節鷺江“掠鴨”盛況,這是高振碧花460美元從歐洲某個拍賣網買回來的。畫面上,長桿一頭架在船頭,另一頭是一個裝著鴨子的籠子,長桿涂滿豬油,人們要走過長桿,將鴨子釋放,再跳入水中抓鴨。這便是廈門的傳統活動,端午“掠鴨”。
當然,包括端午“掠鴨”在內攝于1860年至1900年的老照片多為蛋白照片。這是指用蛋清混合感光劑涂抹在紙基上制作成相紙而印制的照片,它是在硬版照片后最流行的印刷方式。由于感光度低,這些照片是從底片直接曬印的。
那么,在被高振碧買回之前,它為什么出現在歐洲?根據廈門市地方志辦公室主任白延蜻說,鴉片戰爭后,廈門被辟為通商口岸,大批外國人移居廈門,許多西方攝影師也來到廈門,這里的市井街巷,自然風光都進入他們的鏡頭,留下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
其實,廈門還是最早傳入影像技術的城市之一。1839年,法國畫家路易·達蓋爾的“銀版攝影術”公布于世,世界上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誕生。10年后,也就是1849年,廈門人林針從美國回到廈門,帶回一套銀版攝影器材,林針也因此成為中國最早的銀版攝影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