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劉蓉 通訊員 李琪彬 陳軍)早上出車時,楊師傅就開始有胸口悶痛的感覺,他忍著疼痛跑完長途,晚上才到中醫院看急診,急診醫師嚇了一跳,他的心臟左側一根血管已經完全堵死。心血管內科專家提醒市民,開車途中,發現突然胸痛、出冷汗的癥狀時,應及時停車就醫,千萬別忍,避免生命危險。 早上6點到11點 是發病的高峰期 39歲的楊師傅是一名省內長途司機。上周二,他正常早上8點發車,車還沒離開廈門,他就覺得胸口有點悶痛,他看疼痛沒有繼續加重,還可以忍受,就忍到晚上回廈后才到中醫院就診,醫生診斷他心肌梗死,且是心臟左側的一根血管遠端完全堵死,再不就醫,就會出現心臟驟停、心衰等情況。醫生立即為他吸出血栓,疏通血管,植入支架。 廈門市中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陳聯發說,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持續而嚴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急性缺血性壞死。心梗的發病年齡原來常見在50歲-60歲,但很多職業司機基本是三十出頭就發作了。今年1月,他曾接診一名突發心梗的貨車司機,才32歲,早上出門時胸口就疼得受不了,只好往回開趕回廈門中醫院就診,發現左前降支血管近端堵了百分之百,病情比楊師傅的情況更為兇險。 還有一個現象,司機發病多在早上。對此,陳聯發解釋,清晨日出東方,人的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血壓上升,心律加快,血小板活性增強,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狀動脈的壓力和應切力也隨之增加,極易導致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阻塞冠狀動脈,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每天6時至11時是全天最危險的時段,這也被稱為“魔鬼時間”,這也是為什么職業司機都在早上時發病。 4個月接診五六名司機 都是三十多歲的年輕人 數據還顯示,這兩年,中醫院心血管內科經常收治突發心梗的司機,尤其是冬春季節收到的患者更多。今年以來,不到4個月時間就已連續接診五六名突發心梗的年輕司機,且都不到40歲,包括的士、客車、貨車司機。據了解,這些職業司機的生活習慣不好,常熬夜、缺乏運動,常吃夜宵,還有抽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更糟糕的是,他們基本沒有定期體檢,大部分因心梗就診的司機都是在病情沒法自行解決時才就診,那時都命懸一線了。 對此,陳聯發特別提醒,職業司機每天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在行駛過程中時刻都要繃緊神經,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作息時間不規律。而且司機以中青年男性為主,幾乎都吸煙,又缺乏運動,因此成為了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了解心肌梗死發作時的癥狀,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是每一名司機都應當學會的。除平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外,一定要重視定期體檢。開車途中,發現突然胸痛、出冷汗等癥狀時,應及時停車就醫。 |
相關閱讀:
- [ 04-14]小轎車深夜撞壞路中護欄 司機疑似酒駕棄車離去
- [ 04-13]乘客手中手機突然短路自燃 司機冷靜疏散乘客
- [ 04-12]司機不熟悉路況惹禍 貨車開上鐵路眾人冒雨拽出來
- [ 04-12]渣土車公交車并排沖上人行道 所幸乘客沒受傷
- [ 04-12]下雨天小車不慎撞傷過馬路依姆 車主報警并送醫
- [ 04-11]福州:大巴司機行車時休克 提前將車子滑向水泥墻
- [ 04-11]大巴司機途中暈厥撞路邊 撞擊瞬間售票員抱住他
- [ 04-10]福州:小車突然失控鉆進貨車下 司機搶救無效身亡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