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黑”和姓“丑”的,或是少數民族 如果說姓“操”是中國博大精深姓氏中的“少數派”,那么以下這兩個罕見姓氏,就更“霸氣”啦——在今年最新統計的廈門381萬常住人口中,有5人姓“黑”,有5人姓“丑”。因為人數實在太少,讓人不禁猜測同姓氏的他們是不是一家子。 溯源>> “黑”和“丑”這兩個姓屬外來姓氏。黑氏,源于古代突厥等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在今西南地區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廣有分布。 “丑”姓念niǔ,集中分布在陜西、甘肅等地。源出有七個,其中一個源于風姓,出自太昊伏羲氏之妹女媧。說法較為廣泛的還有滿族鈕鈷祿氏的簡化,以及愛新覺羅氏的發展變化。 一位老太太姓“老”,12位男士姓“母” 在廈門人中,還有不少罕見姓氏。 其中,有一人姓“老”,是一名78歲的老太太。“上了年紀的,叫‘老’似乎順理成章,如果一個小孩子,叫老××,確實有點奇怪。”有網友認為。 有人姓“笑”?不許笑!廈門人確實有人姓“笑”,是一名女子。記者了解到,廈門原本沒有“笑”的姓氏,這名女子是從省外嫁入廈門。這個姓氏實在罕見,記者在網上都查不到它的確切來歷。 “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或許不少市民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清宮戲”的格格、阿哥身上,其實廈門也有一名姓“愛新覺羅”的女子,還是個“85后”。 “龔”姓比較常見,那么,有姓“母”的嗎?有!據了解,有21名廈門人姓“母”,其中12名為男性。 溯源>> “母”姓歷史悠久,起源復雜。一說源于田姓,也有說法稱是從復姓“胡母”而來。“母”姓早期為漢族人,因歷史變遷、移民、避難、統計出錯等原因,遷徙到少數民族地區,演變成今天的回族、滿族、蒙古族、羌族、土家族、藏族、苗族等后人。 “老”姓,在今遼寧、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僳僳族等有此姓。關于老姓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是黃帝子孫老童后代;二是春秋時期宋國司馬老佐后代。 女記者姓“主父”,引來讀者“人肉” 談及廈門稀少的姓氏,還得談談海西晨報之前的一名女記者———主父真真。 2012年7月,主父真真來到報社工作,受到特別關注。因為她的姓氏在廈門很少見,還有讀者因此“人肉”她。據了解,主父真真來自山東臨沂,本來也沒覺得這個姓氏有什么特別,以前在老家讀書時,身邊就有很多同學姓主父。她來廈讀研究生后,情況卻來了個180°的大轉彎。據了解,自主父真真來廈后,廈門才有了“主父”姓氏的使用者。 溯源>> “主父”是中國一個罕見的復姓,在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讓位給小兒子惠文王,自號主父,其地位有如后來所說的太上皇。后因二子爭王位,趙武靈王被困餓死于沙丘宮。相傳姓主父者就是他的后人。目前主父姓氏多分布在山東臨沂,陜西也有這個復姓的使用者。 |
相關閱讀:
- [ 06-26]廈門“陳”姓人數依然最多 相比七年前并沒有變化
- [ 04-24]五一到同安尋找姓氏起源 帶您“追根溯源”
- [ 11-19]海滄成立姓氏源流研究會 共建海滄百姓的精神家園
- [ 10-14]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朱氏委員會廈門分會成立
- [ 04-06]離婚后兒子成"外姓人" 親爹親媽為命名權打官司
- [ 09-27]姓“強”有煩惱 廈門常住人口中姓強的市民有70位
- [ 09-18]漳臺兩地姓氏族譜網上對接 臺灣人輕點鼠標尋根
- [ 09-06]莆田工藝品市場姓氏文化成流行 筷子上刻上姓氏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