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劍雄。記者 陳理杰 攝
【人物名片】
葛劍雄,1945年12月1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是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葛劍雄有“葛大炮”之稱。2012年兩會期間,葛劍雄曾在參與教育界別討論時,直接“插話”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要求教育部對當年全國考研湖南泄題事件作出答復,并向全體考生道歉,在當時引起極大社會反響。2013年6月,葛劍雄請辭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引起軒然大波,網友紛紛猜測是因為此事惹禍上身。
記者 陳巧恩
如此碩大的標題就在報告廳的屏幕上寫著“明天我們如何讀書”,但主講人一開腔就來了這么一句:“其實我也不知道明天該如何讀書。”他是70歲的葛劍雄,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也曾掌管該校圖書館長達7年。昨天上午,應廈門市圖書館之邀,這位堪稱學富五車的著名學者來廈分享讀書這件事兒。
那么,明天究竟該如何讀書?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記者不得不“遺憾”地告訴您,咱們剛剛用“學富五車”夸贊葛劍雄,他估計不會太高興。“古代用這個詞形容學問好、知識淵博的人,但這話放到現在就不行了,五車的書實在太少,還不及現在一張光盤。”葛劍雄說,古代用的是兩輪牛車或馬車,所載的書也非印刷品,而是帛片、竹簡的手抄本,所以,“五車能裝多少?”
開卷有益?
只怕一事無成
不僅是“學富五車”,古人常說的“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等也遭遇葛劍雄的“質疑”,當然,他指的是不合時宜。“一卷書才多少,100多頁吧,我看在座各位看的書早就破萬卷,可下筆‘如有神’了嗎?沒那么容易!”
葛劍雄認為,現在的書實在太多,信息量太大,已不適合大談開卷有益,多多益善,“如果你(讀書)目的不明確,只是一味地看書,甚至整天不吃不喝地看書,那么很可能到最后勞而無功,一事無成”。據說,復旦大學圖書館2013年就新增圖書12萬種,“是‘種’,不是‘冊’;一種圖書包括很多冊”。當時,作為一館之長的他光是看目錄,都無法“過”完這些書,后來只好選看1000元以上的書,當然,只是目錄。
名人薦書? 還望諸位自重
在葛劍雄看來,你首先得弄清楚自己為什么讀書。有讀者問:“從25歲畢業到65歲退休,有40年這樣的讀書時光,您覺得我應該怎么安排,讀些什么書?”葛劍雄的回答是,那得看讀書的目的是什么。
他認為,讀書的目的無非三種:求知、做研究以及人生需求。目的不同,讀書的方法和樂趣也不同。若為求知識,那么學會選擇就是必修課。“你要明確所求知識的領域以及你自己的程度,然后去找最合適的書。”據說,葛劍雄至今也沒讀過《時間簡史》,“因為我早年請教過一位哲學博士,他說看不懂。我想,哲學博士都看不懂了,那我看什么?”
當然,也可以請人推薦書。但這個人應該是你所求知識領域的專家,并且對你有一定了解。葛劍雄自稱,“我也曾不自量力地推薦過書,但近十年來再也不推薦了。”他提出,“希望有名氣的人自重,要本著對社會負責的態度推薦。譬如,同類型的書一共有3本,你不能自己看了一本就推薦這本,至少得三本都看了再說。”總而言之,葛劍雄認為讀書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情,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
快樂閱讀? 貴在隨心所欲
葛劍雄不認為“閱讀”總能和“快樂”關聯在一起,“問問孩子,讀了書后要寫心得,要考試,你問問他快樂得起來嗎?所以,快樂閱讀是片面的說法。”
“真正的社會發達不是反映在養活全部人口,不是反映在人人營養過剩,而是讓每個人都擁有更好的精神生活,而實現這一條,最簡單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讀書。”葛劍雄說,自覺自主自在、隨心所欲地讀書才是最寶貴的一面。
葛劍雄與廈門讀者大方分享,他常有這樣的時候,想到書房整理整理書,但一段時間之后,太太問:“整理好了嗎?”他才驚覺,“根本還沒開始整理”。原來,常常是隨手翻起哪一本書,就看了起來,想看哪就看哪,可以從頭看起,可以往后翻翻,甚至中間“掐”一段讀讀,“這樣自由地看書,不為什么,其樂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