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香卉輝 駱余民/文 葉允平/制圖)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昨天掛牌,并公布了16項標志性改革事項進展情況。其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關檢一站式查驗場等已經于昨日揭牌并開始運行,此前開發并投用的綜合服務大廳和平臺也已取得一定成果。
通關便利
1.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昨日,自貿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正式上線運行,首批開通上線的包括自貿區報關報檢系統,能實現企業一次錄入數據,進出口貨物的申報效率提升50%以上。
2.關檢共用“一站式”查驗場。廈門關檢已在東渡海天碼頭和海滄集中查驗中心試運行關檢共用“一站式”查驗平臺,當需要對同一進出口貨物進行查驗時,關檢同時進場、聯合查驗、監管互認。只需一次開箱查驗,每箱節約成本600元,可節約查驗時間24小時。
3.實施海滄保稅港區卡口智能化管理。在“一線放開”的同時,通過進出境清單比對、賬冊管理等對“二線”貨物貿易、人員進出進行便捷高效監管。
4. 創新跨境電商模式。對國際快遞或郵寄入境的個人物品快速檢驗。
5.對臺灣輸大陸食品采取“源頭管理、結果采信、抽查驗放”新模式。
進駐便捷
1、建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企業設立“網上申請、一口受理、一表申報、一照三號”,在3個工作日內辦結,“三證合一”。
2、“多規合一”。即制定廈門自貿片區“一張藍圖”,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信息管理協同平臺;推行“一表式”受理、并聯審批;完善“一套機制”,真正做到“一張藍圖干到底”。
3、放寬投資準入。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對外商投資從合同章程審批改為實行備案管理。
保稅交易
1.發展文化保稅業務。支持翔業、華辰、香港美斯等企業在區內開展文化藝術品創意設計、制作、保稅倉儲、物流、藝術品展示、保稅拍賣、保稅交易、版權交易等業務,以及設立博物館、藝術品銀行,開展交易結算、金融、保險、出口退稅等業務,以及提供鑒定、修復、文化交流、藝術教育與培訓等綜合服務。
2.打造保稅展示交易平臺,在自貿區開展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
金融創新
創新金融業態,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開展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支持發展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非銀行金融業務和對臺離岸業務。
產業集群
1.打造服務外包產業園。2.打造兩岸移動互聯網聯盟。3.建立兩岸冷鏈物流行業標準體系。
創新監管
1.創新海關特殊監管區貨物分類監管制度。建立信息化的電子圍網和視頻監控聯網,實時監控企業進出庫操作情況;實行獨立庫區存儲,保稅延展貨物獨立庫區與保稅貨物物理隔離存放;設立進出區專用通道,提供專門的進出卡口通道。
2.建立健全商事主體信用體系,建設自貿區監管信息平臺,建立負面清單管理、市場退出和行業禁入制度、失信懲戒聯動機制。
新聞鏈接
27家企業喜領新營業執照
導報訊(記者 張順和)自貿區帶來的誘人商機正吸引著眾多企業的極大關注并紛紛入駐。在昨天的揭牌儀式上,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給入駐機構和企業頒證。當天,包括工商銀行廈門自貿試驗區象嶼支行等5家金融機構代表和廈門市美斯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等27家企業代表領到了新的營業執照。
據了解,通過改革創新,自貿試驗區的政策紅利更加凸顯,廈門片區投資貿易更加便利,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
數據顯示,今年1-4月,自貿區廈門片區引進企業516家,同比增長了253%。其中,金融企業30家,包括銀行金融機構5家,融資租賃、基金管理等類金融企業8家,文化產業2家,第三方支付公司2家,跨境電商企業5家。
這些企業注冊資本金達48.5億元,比增304%;合同利用外資1.73億美元,比增 476%。目前還有在談項目162個,意向投資額380億元。
截至目前,廈門片區現有5469家企業,其中外資企業438家;注冊資本金441億元,其中合同外資13.76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