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張順和/文 梁張磊/圖)經營業態更多了、投資貿易更便利了、市民們得到的實惠也更多了……隨著進入自貿區新時代,廈門也將迎來更多的想象空間和可能性。
昨日,廈門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李升在接受導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今后自貿區內還將繼續鼓勵貿易業態的創新,不斷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改革,同時,形成區內區外聯動,舉全市之力推動自貿區的招商引資工作。
業態創新 將試點新型免稅購物模式
陳李升透露,在業態創新方面,自貿區已在跨境電子商務、廈臺海運快件、飛機融資租賃、文化保稅等重點領域和單項業務實現了突破與創新。
其中,跨境電商產業園已正式掛牌運營,廈門跨境電商出口第一單順利完成試運行,跨境電商出口版正式上線;廈臺海運快件繼第一單成功試運行之后,已形成海運郵件常態化運行;已有6架融資租賃飛機順利落戶廈航;文化保稅交易平臺順利開展展覽展示、拍賣交易等業務。“通過貿易業態的創新,一些進口商品減少中間環節,價格就會變便宜很多。”陳李升表示,今后市民們可以到自貿區里面購買一些直銷產品,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在自貿區內已經開始有這樣的交易中心。
陳李升介紹,今后自貿區內還將繼續鼓勵貿易業態的創新,比如,重點推進加工貿易模式創新,推進出口加工區產業轉型升級,整合廈臺海運快件,試點新型免稅購物模式,發展兩岸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等工作。
提高效率 外資審批時限減少10天
辦事便利、快捷,效率高,這是不少企業經營者對自貿區的期待,也是自貿區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投資便利化方面,自貿區內實行鼓勵類外資項目“先照后證”登記制度,以及“同步受理+并聯審批”和“審批清單+簡化審批”外商投資審批新模式,以同步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方式,改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
“審批時限從原來至少15個工作日縮減至5個工作日。”陳李升介紹,外資項目審批時可一次性發放6個證照,申報材料從原來10項左右減至4項,且實現標準化和格式化。
在貿易便利化方面,廈門積極學習和借鑒上海自貿區先進經驗和做法。目前,復制上海自貿區通關制度創新已完成6項,其余項目有2項正在推進測試、2項需進一步落實需求、3項自貿區掛牌后推進、1項暫無企業需求;通關作業無紙化已實現廈門關區全覆蓋;“單一窗口”全面啟動工作已準備就緒,提前實現自貿區的“一點接入”上線試運行。
招商引資 形成區內區外互動聯動
“自貿區會產生虹吸效應,招商引資方面的好處已顯示出來,廈門第一季度合同利用外資、實際到資都有明顯增長。”陳李升介紹,廈門市商務局專門制定了自貿區招商引資工作方案。目前招商方案已獲通過,正式明確了自貿園區招商定位、重點區域、工作機制、重大活動和重點項目,并提出了進度安排。
與此同時,近期廈門已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招商推介活動,包括南美洲閩南同鄉聯誼總會廈門行、歐洲僑商自貿區行等活動,并利用廈門工業博覽會開展了一系列自貿區推介活動。此外,還參加重慶云博會,向重慶市福建商會以及多家重點企業進行自貿區推介。目前,共形成自貿試驗區內資重點在談項目26項,總投資約81.2億元;外資重點在談項目31個,投資總額4.2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4億美元。“自貿區畢竟范圍有限,對整個廈門來說,區內區外需要互動、聯動。”陳李升透露,目前商務局擬定了廈門片區聯動招商管理辦法,已完成意見征求工作,很快就會出臺,目的就是舉全市之力推動自貿區的招商引資工作。
對臺開放 比ECFA更寬松
陳李升表示,在監管模式創新方面,廈門今后將重點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貨物分類監管制度創新、推廣實施臺灣輸大陸商品快速驗放機制、設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及平行進口等具體創新項目。
同時,積極推動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建設,加快電子口岸建設,推進通關全流程作業無紙化,整合特殊監管區報關系統和輔助系統,完善“單一窗口”建設,推動進口許可證、原產地證與外貿許可事項與通關一體化信息平臺對接等,逐步打造“關、檢、港、貿”一體化口岸公共信息服務體系。
在擴大服務業開放方面,試驗服務業對臺開放,試點實行比ECFA、服貿協議更寬松的政策,放寬服務業準入,允許臺商提高持股比例。
交融匯聚 全面對接“一帶一路”
自貿區、一帶一路,這兩大熱點將如何在廈門自貿區交融匯聚?
“下一步,我們將把自貿區建設和貫徹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深度融合。”陳李升說,廈門已被列為“海絲”戰略支點城市,因此,要利用自貿區著力先行先試,在創新產業轉型發展路徑、創新貿易監管服務制度、擴大金融領域開放、拓展海空航運服務功能等方面,推動與“海絲”沿線國家交流合作向更廣范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
同時,進一步完善促進機制,調研出臺相應的新項目生成鼓勵措施和重點項目支持政策,促進重點項目加快進展,并積極爭取商業銀行、進出口銀行、絲路基金、中國-東盟合作基金等支持,助力重點項目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