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記者 雷妤 實習生 宗琴)這兩日,“51路”成了廈門公交駕駛員口中的高頻詞,總有好奇的人問:“你們51路真的變干凈了?”“當然,干凈了很多。”51路司機盧明毅笑容滿面地回答。 就在51路推行“無飲食車廂、無垃圾桶”、各方對此討論熱火朝天的同時,廈門還有一個群體默默關注著此事。他們由青年人組成,是一群酷愛公交的廈門市民,被稱為“廈門巴迷”。 昨日,“廈門巴迷”的代表通過晨報向全市發出倡議:希望市民不在公交車內吃東西,不丟垃圾,不車窗拋物,做一個文明的廈門人。 廈門巴迷: 我們城市需要車廂文化 戴惟是一位“廈門巴迷”,大學剛畢業的他對廈門公交了解已算得上資深:哪條線路更改、集團又新購了哪種車型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此次,51路推廣“無飲食車廂”,還撤掉了車廂內的垃圾桶,他更是時刻關注著進展。 在戴惟看來,廈門的公交需要技術革新,也需要打造車廂文化。他告訴晨報記者,各地的公交公司都在推動“無飲食車廂”。早在2010年,杭州就已推行“無飲食車廂”,廈門公交無論從車輛配置、票價優惠程度等方面,在全國都處于領先水平,但在“無飲食車廂”方面,還未擁有自己的車廂文化。 “選擇在51路推廣是很有必要的,51路連接郵輪中心碼頭和輪渡公交場站兩個游客密集區域,來廈旅游的游客能第一時間感受到廈門公交的車廂文化,也能留下對廈門這座文明城市的美好印象。”戴惟說。 廈門市民: 建議推廣到更多線路 市民小陳居住在輪渡,工作在東渡。自去年10月份51路車開行后,他每天都乘坐它上下班。在他看來,51路雖然站點少,垃圾卻不見得少。 小陳告訴記者,以往抵達終點站后,他常看到工作人員掃出半簍子的垃圾,“不少乘客都在車上吃東西,有的人吃完后隨手就將包裝袋扔在地上”。 小陳認為,車廂內不能吃東西,這無需強調市民也應遵守。自己吃得津津有味,食物的異味卻使他人舒適性大打折扣,尤其是夏天開空調時,封閉的車廂里氣味不易散發。最重要的是,夏天即將到來,食物的殘渣是蟑螂等昆蟲繁殖的溫床。 這幾天,小陳也親眼目睹了車廂的變化,“今天”比“昨天”更干凈。 “得益于司機師傅的賣力宣傳,看到他們那么賣力,我都被感動了。”小陳建議,“無飲食車廂”應該推廣到更多的線路上。 記者也從廈門公交集團了解到,他們將參考市民的提議,在某些公交線路上逐漸推廣“無飲食車廂”。 |
相關閱讀:
- [ 07-03]K1路“無飲食車廂” 女子吃早餐豆漿滴滿地(圖)
- [ 04-20]“無飲食車廂”吃客不斷 福州公交一天產生3萬多簍垃圾
- [ 04-13]廈門公交倡導文明乘車 將推“無飲食車廂”
- [ 04-24]廈門公交653路、762路4月28日起調整線路
- [ 04-23]公交車上做作業未必就是學習壓力大
- [ 04-23]福州市民抓拍到22路公交車司機邊開車邊抽煙
- [ 04-22]小學生趕作業公交車當書桌 網友感慨學習壓力大
- [ 04-22]低碳公交承載城市良性品質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