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特別】
劉志堅拿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評廈門市優秀志愿者,是造血干細胞捐獻登記者、遺體和器官捐獻登記者……他同時參加三支志愿者服務隊,八年間,他共計提供志愿服務3304個小時。
【他不特別】
劉志堅今年47歲,曾經是個的哥,現在是自由職業者。他說,他只是個普通的“老廈門”,比別人更有時間去做志愿服務而已。
劉志堅正在獻血。
劉志堅
【關鍵詞1】
無償獻血
18年間獻出8100毫升全血
說起劉志堅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的故事,要回溯到1997年,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關于獻血的報道,了解到獻血可以救助他人生命,便到市中心血站捐獻出生平第一袋血,自此,他的無償獻血行為就再也沒有停止過。
在市中心血站有一份統計數據,從97年至今的18年間,劉志堅一共獻了23次全血,累計8100毫升,如果按照一個65公斤的成年人體內有4800毫升血液來計算,相當于他已經捐出一人半以上的血液。2007年起,他還開始捐獻機采血小板,至今已完成13次捐獻,捐出機采血小板13個治療量。他因此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2007年5月,來自市中心血站的一封信敲開了他的“志愿服務大門”,當時血站正在組建志愿者隊伍,向許多無償獻血者發出邀請。此時劉志堅已賣掉開了多年的出租車,從一名出租車司機轉行為自由職業者,“我的空閑時間比較多,除了工作就是和朋友打牌,感覺這樣的生活太無聊,于是就報名參加了。”他回憶起當初的選擇。
劉志堅很認真地對待這份志愿工作,認真參加血站組織的志愿者培訓,學習了解獻血相關知識和志愿者服務精神,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他說,志愿服務做起來既有趣,對自己也是很大收獲,“我們服務的對象都是很有愛心的人,可以結識很多朋友,還能參加一些學習培訓,增長不少知識,這讓我的生活變得充實有趣,也使我的處世心態得到有益調整。”
出于熱愛,劉志堅至今已堅持做了8年的無償獻血服務隊志愿者,除非有事走不開,每個周末他都會抽出一天到血站做志愿服務,回答獻血者的咨詢,指導他們填表,進行血小板和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宣傳。平常血站組織活動需要幫手,只要他有空便來幫忙。
劉志堅指導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填表。(圖/陳鴻玲)
劉志堅指導獻血者填表。(圖/ 陳鴻玲)
【關鍵詞2】
遺體和器官捐獻登記
用半年時間說服妻子同意
2009年,劉志堅從報紙上看到遺體和器官捐獻的報道,萌發了捐獻意愿。他說,以前開出租車時經常會看到事故發生,對生死有些思考,“其實捐獻遺體和器官挺好的,既給家人減少麻煩,又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他去市紅十字會取回了捐獻登記表,可妻子卻拒絕在表格上簽字。當時必須有直系親屬簽字才能完成遺體和器官捐獻登記。
這些表格在劉志堅家里一放就是半年,他不氣餒,抓住各種機會說服妻子。他的努力最終感動妻子簽字同意,2013年妻子也主動登記為遺體和器官捐獻志愿者。
因為遺體和器官捐獻登記,劉志堅與市紅十字會結緣。他接到市紅會工作人員電話,問他是否愿意加入市遺體和器官捐獻志愿者之家這支服務隊,他欣然同意。
去年,市民汪煌圣不幸遭遇交通事故,搶救后進入腦死亡狀態。因為他曾向家人提過,若出了意外想捐出器官幫助他人,所以他的家人撥通了市紅會電話。
劉志堅接到市紅會通知后,馬上和市紅會人員會合前往市第三醫院進行器官捐獻手續辦理。因為涉及事故責任認定等問題,在辦理捐獻手續前需取得交警大隊出具的證明,所以劉志堅陪著汪煌圣的妻子前去辦理,返回途中卻接到汪煌圣的心臟停止跳動的消息。人體器官的摘取、移植有著嚴格時效,摘取前又必須有捐獻者所有直系親屬在有關表格上簽字,但當時已等不及汪煌圣的妻子趕回醫院簽字。市紅會工作人員在電話里再次和她確定同意捐獻,并商量好先進行器官摘取,再補簽字。但為了確保捐獻手續更合法有效,劉志堅和同行的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工作人員想了個法子,由劉志堅向汪煌圣的妻子詢問是否同意捐獻,工作人員用手機錄下這段視頻存證。
最后,汪煌圣成功捐出了肝、腎和眼角膜,為多名患者送去生命希望。等劉志堅回到家中已是夜里12點多。這樣的經歷,他還遇到過好幾次。
劉志堅陪同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在福州捐獻。(圖/呂高龍)
【關鍵詞3】
志愿服務
赴北京福州陪護造干捐獻者
劉志堅同時是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登記者,2007年底他在血站組織的培訓中了解到造干捐獻對于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意義后,毫不猶豫地登記捐獻。2010年,他得知市紅會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服務隊的一名骨干隊員因故無法繼續參加,主動報名頂上這個位置。
平時,他經常要幫市紅會工作人員一起做動員工作,有些造干捐獻登記者在和患者配型成功,進入實際捐獻環節時,因為一些原因而產生猶豫,為了說服他們完成捐獻,救助生命,劉志堅經常和對方溝通,有時電話一打就是半個多小時,有時還上門和對方坐下細說。
他發現,有不少造干捐獻者在加入中華骨髓庫時,對于造干捐獻并沒有清楚的了解,“所以等真正配型成功后,他們又放棄捐獻,讓人惋惜。”所以現在在血站服務時,他總是詳細地向獻血者介紹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 劉志堅還多次全程陪護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前往福州捐獻,這往往需要花費一周左右時間,但只要時間允許,他便會答應市紅十字會的幫忙請求,電腦一背把工作隨身帶著就出發了。
去年5月,他陪護廈門第39例造干捐獻者劉斌前往北京捐獻,完成中華骨髓庫首次向泰國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在北京,劉志堅忙前跑后地照顧劉斌的住宿和飲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要陪他去醫院打一次動員劑,還要安撫緩解他的情緒。
多年來,貼心細致的照顧使劉志堅成為捐獻者口中親熱的“劉大哥”。
【側記】
收獲感動
采訪中,劉志堅總說,自己做的事很普通,反而是他在志愿服務中接觸到的很多人,是真正崇高偉大的人,讓他深受感動。
他說,有次他幫市紅十字會到中山醫院送登記表給一位志愿捐獻遺體的肝癌患者,在他向患者介紹情況時,患者的愛人也來到醫院,“她一開始并不知道遺體和器官捐獻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老伴要捐獻,但是聽完之后當場也填了捐獻登記表。”劉志堅說,他還遇到很多瞞著家人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捐獻者,“他們的行為真的很感人。”
劉志堅身邊也有一些人不能理解他為何能堅持志愿服務8年,有次他在省里參加志愿者培訓,聽到的一席話讓他覺得最適合形容自己,“授課老師說,做志愿者的動機和目的有很多種,有的人是把做志愿服務當作自己的休閑娛樂活動,我覺得這說的就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