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鼓浪嶼鹿礁路16號,原英國領事館,綠樹掩映。
170多年間,歷經滄桑——戰爭爆發,被日軍封閉過;發生火災,被燒毀過;做過快餐店,也當過辦公樓。今后,這里或將變得大不同,建“鼓浪嶼歷史文化博物館”。
導報記者從鼓浪嶼管委會獲悉,為加強鼓浪嶼文化建設,持續推進鼓浪嶼申遺工作,鼓浪嶼管委會機關近日從思明區鼓浪嶼鹿礁路16號(原英國領事館)搬遷至鼓浪嶼復興路28號,鹿礁路16號(原英國領事館)擬建成“鼓浪嶼歷史文化博物館”。
管委會為遺產核心要素騰遷
鼓浪嶼管委會“搬家”了,為遺產核心要素騰遷。
導報記者從鼓浪嶼管委會獲悉,為推進“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和市委、市政府“鼓浪嶼整治提升”的工作,鼓浪嶼管委會在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堅持“文化景區+文化社區”的發展定位,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加強對文化遺產的研究、保護和管理,著眼歷史風貌建筑的永續保護利用,逐步啟動原領事館的保護利用工作。“這次‘搬家’是為申遺工作和歷史文化的集中展示,鼓浪嶼管委會主動作為,帶頭搬出遺產核心要素,從原英國領事館搬遷至新址原鹿礁小學。”鼓浪嶼管委會有關人士表示。
據悉,鼓浪嶼管委會于2003年搬進鹿礁路16號(原英國領事館)辦公。
原英國領事館部分房間將還原
原外國領事館,是鼓浪嶼重要的文化遺產。今后,島上的原外國領事館都將修繕保護并利用起來。
小小的鼓浪嶼,曾有十幾個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目前仍有8處原領事館或官邸保留有建筑遺存,并可供利用。
據了解,對這部分遺產市政府已專門進行研究布置,接下來將依照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修繕保護利用,并不斷細化保護與開發利用方案,盡快進行推進項目建設。
鼓浪嶼管委會有關人士透露,鹿礁路16號(原英國領事館)作為鼓浪嶼開放式重要歷史文化展覽平臺,集中展示自鴉片戰爭以后鼓浪嶼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文化印跡,將成為鼓浪嶼亮麗的風景。
“原英國領事館擬將開發為鼓浪嶼歷史文化博物館,部分房間將還原為展示英國領事的書房、會客廳和辦公室。”有關人士說。
鼓浪嶼鹿礁路16號,原英國領事館老照片
彭一萬(廈門市政協特邀研究員)
解密
原英國領事館的變遷
原英國領事館,廈門首個外國領事館。“這也要從1840年談起,那年,英國人來了。”鼓浪嶼申遺顧問龔潔說,1840年6月,英帝國主義發動了鴉片戰爭,廈門被迫成為通商口岸,鼓浪嶼被英國殖民者占據。“鼓浪嶼被英國殖民者占據了5年,一直到1845年,清政府還清英國勒索的‘賠款’,英國軍隊才撤出。但是,英國殖民者已經取得了鼓浪嶼的居住權。”
1843年11月2日,英國在廈門設立領事事務所,派紀里布任首任廈門領事。1844年11月,阿禮國成為駐廈門第二任領事,他在鼓浪嶼鹿礁頂建了一座辦公樓,就是現在的原英國領事館。
1936年,英國領事館升格為總領事館,曾經代領過意大利、丹麥、挪威、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的領事。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英國領事館被日軍封閉,二戰結束后復辦,1949年又停辦。
龔潔說,上世紀80年代,廈門工業設計院搬入英國領事館,不幸發生火災,紅磚樓被燒毀。1998年,外交部重建這兩幢建筑,之后又被幾家快餐店使用。
2003年鼓浪嶼管委會搬進鹿礁路16號(原英國領事館)辦公;2015年4月,鼓浪嶼管委會機關從此遷出,搬至鼓浪嶼復興路28號。
專家連線
原領事館或官邸要開發成博物館
鼓浪嶼,彈丸之地的小島,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廈門成為五口通商口岸后,許多外國人來到鼓浪嶼上占地盤、建房屋,他們還在島上興建教堂、學校和洋行,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進行侵略滲透。“社區、醫院、警察局、電影院,鼓浪嶼上都有。”彭一萬說,鼓浪嶼是近現代中西多元文化薈萃的微型城區。
而島上的領事館建筑,更是鼓浪嶼的一筆文化財富。它們雖然是殖民侵略的產物,是一段辛酸、恥辱的歷史,但在彭一萬看來,領事館建筑作為代表城市一段歷史的載體,仍有保護價值和意義。“原外國領事館是鼓浪嶼重要的文化遺產,但這部分遺產并沒有進行整體的規劃策劃,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文化遺產價值的展示水平。”彭一萬說,踏上鼓浪嶼,追尋曾經的“萬國領事館”,如今能夠想起的只有“物是人非”這四個字,“英國、美國、日本、丹麥等國家都曾在鼓浪嶼建立領事館,其建筑基本保持原樣。而法國、德國等國家在鼓浪嶼上的領事館建筑則基本銷聲匿跡了。”
彭一萬直言,對于目前保留下來的領事館都應該開發利用起來,修繕建成博物館,對外開放展示鼓浪嶼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