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 灰頭土臉的舊廠房、舊車間成了創意涌動的空間;毫不起眼的舊房子里藏著濃郁小資情調的文創小店;身邊走過的居民或許就是知名的設計師、音樂家、畫家……這就是現在的沙坡尾,既留存著濃濃的“廈門味”,又有著清新的文藝情調。 在沙坡尾片區,思明區正在嘗試以“有機更新”的理念來推動這一片區的改造提升。今年6月,沙坡尾避風塢將在之前截污的基礎上實施清淤工程,恢復避風塢原有清澈的水質。廈港街道將借此對沙坡尾避風塢及其沿線進行有機更新,在美化提升沙坡尾形象的同時,使原住居民得收益、得實惠。 那么,備受市民關注的沙坡尾片區,將如何傳承城市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基因,成為居民們感受“鄉愁”之所在?昨日上午,思明區廈港街道就沙坡尾片區的改造提升向居民征求意見。這場熱火朝天的意見征求會,吸引了居住在這一片區的居民、商家積極參與,他們針對沙坡尾片區的有機更新紛紛“支招”。 “沙坡尾要美麗,需要依靠共同締造的理念,讓所有居民來參與。”思明區廈港街道黨工委書記姚玉萍說,目前街道已委托設計單位針對沙坡尾避風塢的改造提升提出了一份概念性方案,希望年底初見成效,明年有大改觀。“但這并不是最終定稿,避風塢怎么改造,片區如何管理,業態如何發展,每走一步,我們都要充分發揮居民的自主性,發動居民共同參與。” 硬件改造 修舊如舊,恢復沿線建筑閩南特色 從高空看沙坡尾避風塢,高高低低的建筑立面及屋頂略顯雜亂無章。在6月即將啟動的立面改造中,廈港街道擬對避風塢沿線建筑進行“微改造”。也就是對破損的建筑立面和屋頂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在修舊如舊的原則下,對建筑立面和屋頂進行“整理”,恢復沿線建筑的閩南特色。 這一對沿線建筑的改造思路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肯定。大學路72號一家餐飲店的老板說道,“我是土生土長的廈港人,我的妻子也是疍民,祖輩生活在這里,我們都熱愛這片土地,支持政府加大力度,推進避風塢的改造。” “建筑立面改造真的很好,這是我們大部分居民共同的心聲,我無條件支持改造。”家住大學路86、88號張麗玉說道,避風塢里面建筑的年代都已經很久遠了,房屋的問題也不少,這次政府要牽頭對立面進行改造,肯定會讓我們的房屋價值得到提升,居民也得到了實惠。相信未來的避風塢一定會做得很好。” 據悉,思明區也正在醞釀一份鼓勵居民自發進行危舊房改造的方案,擬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發動居民自發參與危舊房改造。屆時,專業設計機構將提供設計方案,對危房外部景觀進行統一定位,居民再根據方案對其房屋內部進行修繕提升。 軟件提升 盡可能留白,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 “能在沙坡尾看潮起潮落,看白鷺鷥飛翔,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廈門時代空間文化創意產業運營公司總經理劉蕓的一句話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海洋是沙坡尾的靈魂。直到今天,沙坡尾依然是一個活態的海洋社會聚落,接官亭、古戲臺、塢界牌、栓船鏈,這里留存著太多海洋的元素。如何傳承這份真實的城市記憶,喚醒沙坡尾的海洋因子? 海洋考古學者、地道的沙坡尾人許路,剛剛完成了紀錄片《沙坡尾》的首映儀式。這部記載著沙坡尾漁民點滴生活的紀錄片,試圖還原沙坡尾海洋文化的歷史印記。 “還原歷史,不要做‘加法’,要盡量做‘減法’,要盡可能留白。我希望在沙坡尾片區的改造提升中,文化能夠被充分地融入。”許路說道。 大學路100號是沙坡尾小有名氣的龍珠殿。每到閏年,廈港一帶的漁民都要舉行傳統的送王船儀式。王船就是由龍珠殿所制作。 在昨日的意見征求會上,龍珠殿管委會主任委員李葡萄建議,要讓沙坡尾避風塢的名氣更大,就要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比如疍民文化、水上博物館等,“每個港口都有船,但龍珠殿的送王船是獨一無二的,建議可以重新制作一條漁船,放在避風塢內,讓市民和游客可以回憶過去,并使之成為沙坡尾的標志。” |
相關閱讀:
- [ 04-28]沙坡尾要重現歷史記憶 6月份將著手實施改造
- [ 04-27]央視紀錄片《沙坡尾》試映 揭秘廈門最古老港口
- [ 04-13]廈門《沙坡尾》:用眾籌記錄“鄉愁影像計劃”
- [ 12-18]學生聯手走進廈港 用3D圖留住記憶中的沙坡尾
- [ 10-03]廈門小清新旅游路線 到沙坡尾白城感受慢時光
- [ 08-23]沙坡尾避風塢改就完工 將成為最有廈門味的地方
- [ 05-02]廈門沙坡尾突圍(組圖)
- [ 01-01]沙坡尾避風塢今年全面截污 附近居民將不再聞臭氣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