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區上百公里長的綠道,全部用上了透水磚。鄭偉明攝 東南網4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琳斌 通訊員 張韌) 在廈門海滄區行政中心的食堂樓頂,一片綠意盎然,郁郁蔥蔥的屋頂花園躍然眼前。 近日,海滄區城建集團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鳳利向記者介紹,這里種的是耐旱、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強的碳四植物,如佛甲草。植物種在生態型種植容器中。土壤底下是儲水盒,雨水流經土壤后成為“肥水”,儲存在這里;不下雨時,智能微噴系統就利用它給植物噴灌。儲水盒的水滿后溢出,再流到排水層。這樣不但有效利用了雨水,還能降低室溫,節能減排。 本月初,廈門市成功入選首批16家、我省唯一的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打造屋頂花園,就是“海綿城市”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利用雨水為城市解渴 廈門市規劃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海綿城市”的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顧名思義,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不下雨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加以利用。 近年來,逢雨必澇成為不少大中城市的痼疾,以致出現“到城市看海”的調侃。其主要原因在于,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中的道路、建筑物等不可滲透地表面積不斷增加,多數城市成了水泥城市,能大量吸水、蓄水的“海綿體”嚴重不足。城市主要依靠管渠、泵站來排水,對付小中雨尚可,每逢大雨就難以招架。 與此同時,我國多數城市又喊“渴”,進而引發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源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 一邊是內澇嚴重,一邊是用水緊缺,本可成為地下水水源的大量降雨,反而成為城市排水的巨大包袱。根據2013年我省水資源公報,廈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359立方米,約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11%。但另一方面,該市每年有20多億立方米的降水量,是全市水資源總量的近兩倍,而真正為城市所用的不足兩成,大量雨水白白流走。 破解這個矛盾的好辦法,就是化害為利,充分利用好雨水,建設“海綿城市”。 多建能吸水的“海綿體” 廈門市政府副秘書長林澎17日表示,建設“海綿城市”,首先是轉變理念。過去我們總想把雨水盡快排出城去,現在要把雨水留下來加以有效利用,這是對城市水資源利用理念的重大轉變,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技術標準等的系統性轉變,是推動城市轉型的重要抓手。 過去城市排水防澇系統的建設,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以修大管子為主,城市經不起強降雨的襲擊。今后,將變為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強調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條件排水,強調增加城市自身的調蓄能力,強調對雨水的循環利用,保障城市水循環系統平衡。 |
相關閱讀:
- [ 04-30]排澇神器“龍吸水”現福州 1小時可排干游泳池水
- [ 04-30]福州排澇添"龍吸水"利器 1小時抽干1個標準泳池
- [ 04-22]廈門今年梅雨季總雨量略多 臺風季總雨量偏少
- [ 04-21]廈門進入汛期 引進龍吸水及無人機聯手“防汛”
- [ 02-15]市公路局局長王巨創:把公路當成自家窗戶來擦洗
- [ 02-13]廈門溪流河岸養護將實行積分考核制 給"河長"打分
- [ 06-17]廈門北站內外積水嚴重 乘客地下一層忙抓魚
- [ 05-08]廈門買了倆排澇利器 標準游泳池水量一小時抽干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