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城市義工凝聚志愿文化 讓愛有了向心力
東南網5月13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鄒玒 通訊員 郭玨瑩)這個五一假期,廈門思明城市義工也沒閑著。
5月1日一早,在廈門鼓浪嶼、中山路、曾厝垵等旅游熱門地,就有一群穿著紅馬甲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引導游客文明旅游。活動公告在廈門當地媒體以及思明城市義工官方微博、微信上發出后,就有不少義工前來報名。
三天假期里,義工們的一言一行,不少人都看在眼里,發在微博上、朋友圈里,把愛傳出去。
2012年6月開始,近三年來,思明城市義工協會通過媒體發布活動預告,每周六固定開展不同主題的志愿服務,漸漸地從只有四十余人的隊伍變成了如今擁有四千多人的義工協會,服務方式從最初的周六主題活動變成了30個服務點的常態化的服務,參與人群從思明區居民到來自各地的朋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義工自我組織化構建模式,并且榮獲第三屆“中國社會創新獎”的殊榮。
城市義工這三年來的歷程正是“政府引導、社會協力、群眾參與”共同締造美麗廈門的最生動的實踐。
因愛結緣
紅馬甲成為愛心文化地標
如今的蔡慧戀很自豪自己的身份——一名身穿紅馬甲的思明城市義工。在《義工的美麗歲月》一書中,她講述了自己在兒子的鼓勵下,加入思明城市義工的變化。
“兒子對我說:‘媽媽,那沒有什么,就是做一件好事。’”蔡慧戀回憶到,每當上學放學,站在思明區前埔南區小學的路口和義工家長們一起指揮交通時,她就會想起兒子的這句話,“于是,穿上紅馬甲站在那里,就有一種很強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對思明城市義工來說,紅馬甲就是他們的“身份證”。他們從主動亮出身份,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義工許幸福如今的微博名就叫“城市義工許幸福”。如今,他是一名法庭義工,對很多人來說,在嚴肅的法庭里看到他穿著紅馬甲的身影,就是一種安心。對他來說,能夠幫助到別人,也是一種幸福。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思明城市義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這句話做了聲情并茂的注解。在思明,從熱鬧的輪渡碼頭到美麗的鼓浪嶼,從溫馨的社區到嚴肅的法庭,從繁忙的BRT天橋到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紅馬甲的身影總會映入眼簾。遇到困難了,穿著紅馬甲的思明城市義工就是愛心地標,它也成為一種文化,在思明這片土地上,展示著志愿文化的影響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