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時政 > 正文

廈扎實推進十大行動計劃實施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紀實

2015-05-19 08:34:10江曙曜 廖慧娟 藍碧霞 王元暉?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廈門,一座胸中藏海的擁有先鋒氣質的開放城市。

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時度勢地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戰略決策后,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先試“試驗田”的廈門,立足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理念,以改革創新的手段,以共同締造的方法,深刻把握廈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地位和重要作用,拿出創新創業的勇氣和魄力,自覺運用改革思維謀劃和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在時代的呼喚下,踩著深化改革的足音應運而生,推動著廈門時代的巨輪駛向浩瀚藍海。

以“美麗中國”領航,以“兩個百年”發展愿景為坐標,廈門制定“十大行動計劃”為這次宏偉的出征保駕護航——

產業升級行動、機制創新行動、收入倍增行動、健康生活行動、平安和諧行動、智慧名城行動、生態優美行動、文化提升行動、同胞融合行動、黨建保障行動。“十大行動計劃”正在把美麗廈門改革的宏偉設計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強市之計、惠民之策。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洋波瀾任馳騁。這是一座城市主動把自己的發展放在黨和國家的重要戰略和全國全省大局的自覺行動;是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區后,既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戰略定力,又增強喜不忘憂的底線意識;是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廈門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心謀劃產業之美、城市之美、人文之美、民生之美的具體體現。

在全市上下貫徹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支持福建、廈門加快發展重大決策的關鍵時刻,在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和“海絲”戰略支點城市建設的重要關頭,在全省開展“三比一看”、各地掀起比學趕超熱潮之際,追蹤十大行動計劃的進展,探尋“美麗廈門”的提升途徑,發掘其間的精彩故事,有助于在總結中提升,在行進中堅定,以更加奮發的精神、主動的作為推動美麗廈門實現歷史性的新跨越。

十大行動顯身手

行動是實現宏偉構想的關鍵。透過十大行動計劃,一條主軸清晰可見。廈門正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廈門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實現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駛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美麗廈門發展之路。

天風激蕩著海濤,一灣湛藍環抱的廈門,在這個春夏之交,傳出了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4月21日,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正式掛牌起航。作為福建自貿區面積最大的組成部分,廈門片區被賦予多項改革探索任務,成為福建自貿區最具特色的區域。面對新一輪的發展機遇,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廈門先行先試,勇于創新。“一照一號”商事制度改革被稱為商事制度改革最硬的“骨頭”,廈門率先實現了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闖出“廈門經驗”,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內被大力推廣,未來還將在全國通用。

4月10日,住建部特地將“市縣‘多規合一’試點工作現場會”放在廈門召開。因為當一些城市的這項工作還處在“育苗”階段時,廈門已經結出了甜美果實。廈門“多規合一”工作,不僅形成了全市統一的空間規劃“一張藍圖”,更在此基礎上,率先全國構建起統一的業務協同平臺,建立起簡潔有效的審批流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得到極大提升。“廈門經驗”得到了住建部及多個試點市縣點贊。

而在此前的4月7日,民政部組織專家來廈,對民政部和廈門聯合開展的“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課題進行評審。這一課題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實踐為基礎和藍本,將提出我國全面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政策思路。評審組一致通過了課題的評審,并表示將不斷豐富、拓展“廈門模式”的外延及內涵,推動廈門經驗走出去……

藍圖美

在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新時代,廈門再次以“排頭兵”、“先行者”的擔當進入全國視野,引人注目。

面對著經濟新常態、改革深水區,廈門為何能夠脫繭而出,實現美麗提升?答案最終不約而同地指向一個宏偉構想——“美麗廈門戰略規劃”。

讓我們把時光撥回兩年前,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中國開啟了新征程,億萬人民積極投身于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廈門的發展寄予厚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廈門發展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希望,要求廈門在調結構轉方式、實現科學發展上勇于探索、率先垂范,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先行先試、做出示范,在服務對臺工作大局上發揮優勢、探索經驗,在生態建設上彰顯特色、走在前列,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而進入后工業時代的廈門正面臨著許多發展“瓶頸”:政策優勢的減弱、腹地有限的窘迫、經濟轉型的陣痛、城市提升的壓力……重新審視城市的發展定位、發展路徑和發展目標,編制與時代同步、與改革同行、與民生同聲、與發展同向、與生態同頻的戰略構想迫在眉睫。

“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從提議到出臺,歷時半年多,通過專家深入研討論證,廣泛征求全市市民的意見,通過市委全會作出的決議,經過市政協會議的討論,最后于2014年3月由市人大會議審議通過并作出《決議》。

宏偉的藍圖定格在時代的坐標上,“行動”成了這個坐標最關鍵的原點。為確保戰略規劃有效實施,隨著規劃一起出臺的還有“美麗廈門”十大行動計劃。這份計劃明確了行動目標、策略,成為“美麗廈門”戰略實施的具體抓手。

產業升級行動、機制創新行動、收入倍增行動、健康生活行動、平安和諧行動、智慧名城行動、生態優美行動、文化提升行動、同胞融合行動、黨建保障行動,十大行動環環相扣,串起了“美麗廈門”的發展路徑。

機制活

勇立潮頭大膽闖

機制創新是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要在經濟全球化新形勢下謀求新突破,就必須秉承大膽闖敢于創的特區精神。以機制創新為核心,致力于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先行先試,為全國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提供不少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經驗。

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43.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場制度革命正在向縱深推進。

4月22日,廈門片區掛牌的第二天,李克強總理就前來“助力”。在象嶼保稅區的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綜合服務大廳,當他了解到,企業原本需要跑四個部門辦理的手續,如今在新平臺能一次辦理。他高興地說,自貿區不是政策洼地而是改革高地,要大膽闖勇于創。

大膽闖!勇于創!李克強總理的福建、廈門之行,釋放出的強勁信號,振奮人心。被視為“改革高地”的自貿試驗區,同時被寄予了改革探索“試驗田”的厚望。

改革帶來巨大紅利,開放釋放無限活力。廈門廣大領導干部自加壓力、負重奮進,敢于擔當、勇于突破。

簡而言之,自貿試驗區要做的是一道“加減法”——減一道審批,企業少幾番折騰;多一項服務,企業得更多便利,釋放更大活力。

“一照一號”是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最硬的骨頭”。這塊“最硬的骨頭”,廈門率先全國啃下來了。3月26日,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在全國范圍率先實施“一照一號”登記改革,實現“三證合一、一照一號”,即一個企業終身只有一個代碼。睿坤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鴻榮拿到了全國首張“一照一號”營業執照,從申請到拿證,只用了3個工作日。對此,他相當感慨,“這要放在以前,不跑上七八趟、花大半個月時間哪有可能辦好。”

僅兩個多月,“一照一號”就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內由點及面,全面試行,并有望在全國推廣。

自貿試驗區建設賦予廈門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國際化等先行先試權限。廈門乘此契機,逐步推行關檢“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加快構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廈門片區掛牌的當天,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正式上線運行。“單一窗口”是一種旨在促進貿易便利化的口岸管理措施,使國際貿易和運輸相關各方在單一登記點遞交滿足全部進口、出口和轉口相關監管規定的標準資料和單證。如果是電子報文,只需一次性提交各項數據。這一舉措為廈門國際貿易往來提供極大的便利,進出口貨物的申報效率提升50%以上。

大膽闖勇于創,美麗廈門不斷創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當空間局限越來越成為廈門發展掣肘的時候,2014年,一項旨在為廈門發展找空間、找出路的改革在廈門鋪開。“多規合一”改革,讓人們對廈門的理想空間有了完整認識,將一張藍圖落實到空間上,回應了人們對美好居住環境的追求。

堅持“一張藍圖管到底”,廈門盤活了5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把生態控制區、城市開發邊界,納入地方立法范疇,保障了“一張藍圖”的運行。制定主體功能區干部考核和財政激勵辦法,為廈門統籌推進轉型發展搭建了平臺,促進了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目前,依托“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各審批部門實現網上并聯協同審批,審批信息實時共享,大幅縮減審批時間。一個項目從立項申請到獲得用地規劃許可證,過去需要53個工作日,現在只需10個工作日。“一表式”的審批,也使大量重復和不必要的申報材料得以精簡。

拓展空間、延展腹地,廈門將目光投向了內陸。山海協作,便是一大創新之舉。

走進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一期啟動區,到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昔日山丘和溝壑縱橫的荒蕪之地,如今正在建設一座宜居宜業新城。這個超過18個鼓浪嶼面積大的合作區,由廈門和龍巖共建。合作區的啟動,意味著廈門發展的腹地從本土延伸到了龍巖。

合作區不僅共建,也在探索“共管共享”的機制。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要求,合作區要大膽創新管理、融資、招商的體制機制,建立兩市與合作區聯動的審批平臺,在共建協作、園區管理、審批服務等方面先行先試,為全省推進山海協作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供示范。

產業優

轉型升級線路明

產業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后工業時代的廈門尤為迫切需要通過產業升級、創新驅動來促進經濟轉型,實現經濟的行穩致遠。對于腹地有限的廈門,產業的“質”更是決勝要素。智慧名城的提出,為廈門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了一大方向,積極創建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發展“互聯網+”產業,形成信息消費產業集群,讓信息化為廈門的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走進廈門火炬高新區,項目建設工地熱浪撲面而來,積蓄著強勁的產業后續力量。2014年,廈門火炬高新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966.62億元,占全市工業產值41%,每平方公里產值超過150億元,成為廈門產業轉型升級的亮麗一筆。

美麗廈門建設,要求既有“城市之美”,又有“產業之美”。經過30多年的建設發展,廈門的產業基礎、產業規模都在發生變化,經濟特區的面貌日新月異,然而,環境與資源制約也日益明顯,發展方式轉變不到位、產業發展空間不足等瓶頸,成了不得不解決的“攔路虎”。產業轉型勢在必行。

產業升級行動被列在十大行動計劃之首,拉開了廈門經濟轉型升級的大幕。

抓布局,建平臺,聚人才。

“5+3+10”現代產業支撐體系清晰地勾勒出廈門產業轉型升級的路線圖。近年來,廈門圍繞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提升傳統產業、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優做精都市現代農業五大產業發展重點,突出抓龍頭項目、打造園區載體、營造創新環境三個主要抓手,重點培育十大千億產業集群,吸引培植了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有利于引領產業集聚,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增長的項目和產業。

去年11月,清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項目落地廈門。這個總投資40億元的項目,預計年度總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更令人期待的是清華紫光總經理趙偉國所說的“1塊錢芯片可以帶動50塊錢的產業鏈”。

俗稱“芯片”的集成電路,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3月,福建省重點項目——聯芯集成電路在廈門破土動建,這個由全球集成電路巨頭臺灣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項目,投資額大、科技含量高、產業吸附能力強,是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將帶動廈門完成集成電路的全產業鏈布局。

以產業轉型、提升城市競爭力為手段,廈門市委、市政府強化工作班子、產業政策、園區平臺、路線圖、項目庫、招商等要素配置,每條產業鏈都梳理確定了一批重點推進的龍頭大項目,加快補足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缺失環節,拉長產業鏈,使產業向高端、高附加值發展。

優勢產業正在向廈門聚集。去年,機械、電子兩大支柱產業產值320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5.3%,平板顯示產業鏈產值率先突破千億,廈門成為世界最大的高質量節能燈生產基地、國內光電產業顯示產業發展最迅猛的地區之一。廈門生物醫藥港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試點”,生物與新醫藥產業鏈產值增長11.3%。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增長12%。

以創新驅動助推轉型升級,平臺建設被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廈門著力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加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科技企業孵化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三大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實行“產業研究院+產業中試示范基地+產業化基地”的運行模式。

今年4月,清華海峽研究院在廈門揭牌。這是一個連接和整合海峽兩岸產業、金融、科技、教育、文化資源的產學研綜合創新平臺。廈門還成立了光電、衛星導航等12個產業創新聯盟,加快雙百人才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平臺建設,加大各層次人才引進,同時,完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積極推進跨界創新、融合創新,打造廈門“創新創業城市”新品牌。

轉型升級,優化產業,找準切入點很關鍵。

為突破空間資源制約,廈門推出了智慧名城行動,以信息化帶動“四化”同步發展,把信息化融入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之中。通過創建信息消費城市,創新“以用促業”發展模式,著力推進寬帶廈門、智慧社區、智慧政府,推動產業結構與投資結構、消費結構同步優化。

一年多來,廈門先后獲批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基地、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城市、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創新了“寬帶廈門”建設體制機制,突破三網融合的瓶頸,在全國率先實現四大運營商的戰略合作。建立了一站式惠民平臺,優先融合了醫療、教育、社保、交通等200多項惠民服務。

有一個場景,如今在社區很常見:一名社工,一臺電腦,不到半小時,兩三百棟樓內住戶的信息便統計完畢,一份與人防演練相關的分析數據也隨之生成。在實行信息化以前,完成同樣的工作,必須由20余名社工挨家挨戶上門收集信息,耗費至少5天的時間。

社工的減負,得益于廈門去年5月起陸續投入運行的“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系統間可共享信息、協同業務和同步更新,形成市、區、街道、社區的四級聯動。在年初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智慧城市大會上,該平臺榮獲“2014全國智慧治理優秀案例”。

隨著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軟件信息服務業、限額以上網絡零售、離岸服務外包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有效帶動了新型工業化。

百姓富

島內島外都樂活

民生福祉是一切行動的出發點與落足點。收入倍增、文化提升、健康生活,這一個個行動都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每年新增18萬就業人口,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立足于島內外一體化,進一步改善公共服務體系;大力提升市民的道德和文明素質,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廈門通過行動讓發展成果真正惠及群眾,居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攀上青礁慈濟宮的千級臺階,極目遠眺,人們除了可以目睹九龍江入海的偉岸身姿之外,還能夠注意到山腳下被紅磚綠瓦點綴的一片片綠茵茵的農田。如今,很多廈門人都知道這個廈漳邊界的小村落的名字——院前。

這是海滄區青礁村的一個自然社,交通并不發達,三年前,它甚至還被列入拆遷村的行列。不過現在,它成了“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試點村和示范村。

院前人陳俊雄,最近總是樂得合不攏嘴——一種嶄新的土地經營模式,讓村民們的腰包都鼓了起來。以往,村民自種一畝地年收益大概3萬元,但現代都市農業模式啟動后,一畝地被分為33塊,每塊20平方米,每塊以每年2400元左右的價格出租,年收益便達到了8萬元。

院前的變化,折射的正是廈門權衡城市與農村發展的思路。在廈門的決策者看來,城與鄉是矛盾的有機統一體,既不能撇開農村的發展談城鎮化,也不能離開城市的發展談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城鄉發展,必須立足城鄉各自的特色和優勢,讓城市更像城市,讓農村更像農村,探索一條城鄉協調互補、共同發展的路徑。

正因為如此,翻閱這兩年廈門實施的為民辦實事項目名冊,人們可以頻繁讀到“島外”這一關鍵字眼。以主體功能區建設統籌優化空間布局,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承載力,以優化服務配套增強城市功能,轉型發展中的廈門,正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構建現代城市與現代農村和諧相融、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的新型城鄉形態。

18萬人!這是廈門實施收入倍增行動以來,每年實現的新增就業人口數字。廈門落實各項積極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服務,強化信息引導,鼓勵企業招收就業困難人員、征退人員、高校畢業生等重點就業援助群體。

260元!這是廈門加快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去年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增基本養老金的金額。目前廈門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已達2838元,整體水平居全國第四名。

1500萬元!這是廈門降低門診起付標準,參保人員每年減少的醫療費負擔。廈門城鄉居民醫保每人每年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430元,比國家提出的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人均320元的目標高出110元。

立足于島內外“規劃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配置一體化”的健康生活行動,讓廈門的居民每天都能感受到發生在身邊的變化。教育提升工程,醫療康體工程,住房安居工程,便捷交通工程,城市配套功能完善工程,指向的,無一例外都是老百姓的各種“宜居需求”。

蓮花路口,廈門地鐵1號線的施工工地。繼全線第一個車站在這里封頂之后,今年9月,蓮花路口站-蓮坂站盾構區間有望實現洞通——廈門的地鐵時代,已經大踏步向我們走來。市委、市政府深諳,交通是城市生活的動脈,是一個城市保持活力最主要的基礎設施,也是打造宜居城市的一個著力點。為此,一場加快推進海陸空以及信息通道互聯互通的建設熱潮在廈門掀起,大港口、大物流、大路網建設,進一步增強了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承載力和競爭力。

不再片面追求規模、數量,廈門的城鎮化發展逐步向提升公共服務、生活素質和城市文化等內涵轉變。按照“一島一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格局,廈門著力優化提升本島,加快拓展島外,推進新城建設和舊城改造齊頭并進。

有了倍增的收入,有了健康的生活,人類更高層次的需求,自然會落腳到文化上。廈門的文化提升行動,通過推進城鄉居民精神塑造,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深化精神文明創建,將一個城市的文化內涵、文明素養推上了新臺階。

到今年底,廈門將建設3個2萬平方米以上市級文化廣場,每區設立1個1萬平方米以上的區級文化廣場,每個鎮都將有一個鎮級文化廣場,轄區內常住人口每千人擁有不少于5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場所,鎮、村文化活動中心的建設將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上,廈門等50個城市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在不少評委看來,這份殊榮,對廈門而言,并非偶然。市委、市政府正是堅持了“以人為本”,把深化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推動“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建設美麗廈門的重要內容,以“共同締造”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創建熱情,才最終實現了經濟與社會同發展,城市與市民共成長,創建與成果共分享。

生態優

藍天綠水同守護

生態文明關系到城市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在廈門,不以犧牲環境的代價換取經濟的發展,已成為共識。廈門是福建省首個對清潔空氣訂立“行動計劃”的城市。在城市發展規劃中,“生態紅線”被頻頻提及。締造天藍地綠水凈的宜居生態環境,成為廈門人的共同追求。

有一種藍叫“廈門藍”,一段時間來,廈門人特別喜歡在微信上曬用手機拍下的廈門藍天,引來朋友圈里的各地朋友羨慕不已。其實,大家真正羨慕的是湛藍背后的空氣質量。

在國家環保部每個月公布的國內主要城市空氣質量“紅黑榜”上,人們常常可以在紅榜上找到廈門的名字。2014年,廈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8天,優良率達95.3%,比2013年提高1.9個百分點,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排名第8。

讓一個城市空氣質量波動的因素不少,機動車尾氣和工地揚塵被公認為兩大 “罪魁禍首”。近年來,廈門的機動車保有量迅速膨脹,目前全市大大小小在建的工地也達到2000多個——這種情況下,令全國人民艷羨的“廈門藍”是怎么出現的?

美麗廈門,首先要有好的空氣。王蒙徽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到,廈門空氣質量必須在全國力爭“保十爭五”,壓力再大,也要下大力氣呵護好廈門人一直引以為傲的清新空氣。

要取得這場戰役的最后勝利,必須在最廣大的范圍尋求合力。“廈門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4-2017)幾易其稿,目前已正式開始實施。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廈門成為福建省首個,國內繼北京、上海等少數城市之后,對清潔空氣訂立“行動計劃”的城市。

圍剿工地揚塵,整治企業廢氣,淘汰黃標車,廈門全線拉開的空氣質量守護戰,正是生態優美行動的一個關鍵環節。毋庸置疑,要讓廈門的生態更優美,就必須全面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努力締造宜居生態環境。

981平方公里陸域生態控制線,占全市國土面積的57.6%——這兩個數字,直觀地詮釋出廈門的生態理念。從2014年起,生態控制線納入全市“多規合一”業務管理平臺,作為規劃審批管理的依據,實現了生態控制線的空間定點、定位、定樁,使生態保護區域牢牢固定在“一張圖”上,為保障城市生態安全明確了底線,撐起了一把“綠傘”。不僅如此,廈門還以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環境宜居度為依據,按照生態保護區、協調發展區、重點發展區、優化提升區四類功能,劃定了全市主體功能區,實現“讓該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推動生態優美行動,廈門不遺余力。

從立法上尋找突破。今年元旦,《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正式施行,成為全國第二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地方法規。而《美麗廈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2014-2030年)》草案和《美麗廈門環境總體規劃(2014-2030年)》草案近日也通過市人大的審議,這些法規為生態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行動中積極推進。為了讓藍天長駐,讓江河湖海得到休養生息,全面提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廈門努力實施“藍天、碧水、綠色、寧靜、潔凈”五大環保工程。

奔騰的過蕓溪,宛如一條綠色的紐帶,纏繞著人來人往的東孚商業街。廈門把飲用水源保護和改善水環境、海域環境質量作為重點工作納入議事日程,建立“河長制”,投入巨資,開展了以保護飲用水源、實施流域綜合整治、修復海域生態系統等為重點的水環境專項整治,不斷改善水環境質量。

綠,是廈門的底色。廈門全面鋪開界邊、山邊、路邊、水邊景觀提升工程,在城郊發展森林公園,在城邊建設環城綠化帶,在城區建設具有一定面積的成片林,構筑城郊、城邊、城區協調配置的綠化生態圈。而一條長達848公里的綠色慢行系統的建設也全方位鋪開,公共自行車道已基本覆蓋廈門島內。

一場場家園清潔行動,接連開啟。廈門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建設、管理、運行一體化”的要求,建立了垃圾處理、利用的新模式、新體系,全市基本實現了垃圾處理、利用“投資多元化、運作市場化、運營企業化”的路子。

“同意廈門通過國家生態市建設的技術評估!”幾個月前,國家環保部技術評估組的這一結論,羸得了會場持久的掌聲,這也是對廈門長期堅持生態文明建設的褒獎。

但廈門并沒有滿足于此,而是自加壓力提出新的奮斗目標:到2030年,廈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好于或等于二級天數將達到97%以上,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將達到100%,全市噪聲功能區夜間達標率將持續穩定在55%以上……

人心齊

美麗廈門共締造

共同締造是實現十大行動的創新手段。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形式,是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實基礎,是推進“五位一體”發展的統籌平臺。這個來自于群眾路線、在實際中活學活用的方法論,大大激發了群眾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的熱情。平安和諧行動中,群眾群防群治,筑起了平安廈門的立體防護網。同胞融合行動中,臺商臺胞積極投身共同締造,增進了對新家園的認同感。黨建保障行動中,廣大干部思想的提升、作風的改變、效能的提速帶來了干群關系的融洽,全市上下形成了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2015年新年伊始,廈門市召開的第一場全市規模的大會,就是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總結推進會。參會的對象,一直到村、社區的黨組織書記、主任,可以說是五級干部會。會議對美麗廈門共同締造一年多的成效和經驗,進行了一次全方面的總結,對深化共同締造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核心在共同、基礎在社區”,以培育精神為根本、以獎勵優秀為動力,變“轟轟烈烈的運動”為“實實在在的基礎”,發動群眾自覺參與美麗廈門的建設。通過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一個個美麗的變化悄悄上演。

漫步在曾厝垵的五街十八巷,色彩斑駁的紅磚古厝與西式咖啡屋比鄰而居,各種“小清新”、“文藝范”氣息撲面而來。曾厝垵——昔日的海島漁村通過問計于民、自治管理變身為中國最文藝的小漁村,聲名遠播。今年“五一”三天小長假,曾厝垵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2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500萬元。

城中村轉型升級的曾厝垵模式,受到國內外政府、高校、機構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它的華麗轉變,便是共同締造的一個縮影。近兩年來,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培育了曾厝垵、小學苑社區、前埔北社區、金山社區、興隆社區、興旺社區、院前社、西山社、溪林村、田頭村等一批不同類型社區的典型和樣板,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套創新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

美麗廈門,平安建設是基礎。“平安和諧行動”,將平安和諧建設融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中,依靠和發動群眾平安共建、治安共管、矛盾共調、和諧共筑,使廈門市的每個社區都成為居民群眾的安全港灣。

2014年,廈門組建了一支由保衛干部、協警、治保人員、志愿者、治安積極分子等組成的10萬名“紅袖標”平安志愿者。這些“紅袖標”們如同“流動哨兵”一樣,在各自負責區域開展安保巡邏。去年,思明區有1000多名“紅袖標”協助民警破獲刑事案件955起,查處治安案件2543起。

群防群治為廈門筑起了平安網,“平安廈門人人參與,廈門平安人人共享”成為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畫面。

為全面推進法治廈門建設,在頂層設計上,廈門堅持運用立法手段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使改革真正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在基層層面上,廈門持續推進“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讓廣大市民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增強法治觀念。

有了法治的引領、規范、保障,美麗廈門的建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在共同締造中,有個群體特別引人注目。他們是在廈的臺商臺胞,他們是來自臺灣的社區營造師、義工。他們積極參與共治共管,將臺灣社區改造、治理的一些好經驗介紹落地到廈門,讓他們心目中的“第二故鄉”變得更美。

沿湖觀光自行車道建起來了,臺灣風味小吃引進來了,甚至連路邊的一棵樹,它的認養主人有可能就是一位臺灣同胞……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曾欽照在海滄一個小區當起了社區業主委員會主任,他常跟街坊鄰居說:“我把家安在這里,當然有義務把咱厝邊建得更美麗!”

“同胞融合行動”,共同締造“新家園”,全面推動廈臺在經濟、交流、往來、居留等多個方面的廣義的、多方位、深層次的融合,廈門正加速構建“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講述著一篇篇“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的新故事。

在共同締造中,變化最大的,是黨員干部的精氣神。

市領導多次在會上強調: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要和基層治理機構、基層黨建結合起來,實現基層治理的重構,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建保障行動,著眼于夯實基層基礎,成為美麗廈門十大行動的壓陣行動。

在共同締造中,涌現出“黨代表工作室”、“黨員延時服務崗”、“紅色驛站”等一批服務平臺,“黨員富民強村工程”、“黨員學雷鋒志愿服務”、“在職黨員進社區”,構建了街道社區區域化黨建新格局,創新了服務基層新模式。

通過共同締造,培育了一批社會組織,建立了黨工委、鄉賢理事會、居民議事會、黨員和事佬、同駐共建理事會、社企共建理事會等基層黨組織和群眾自治機制、協商機制,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和群眾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馬上就辦、辦就辦好”,一種務實為民的執政理念,一種立說立行的高效作風,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蔚然興起。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