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只要提起護士,人們腦海中首先就會浮現出頭戴護士帽、溫婉親切的女性形象,這個行業也曾被默認是女性的“專利”。20多年前,當廈門第一次有男性進入這個行業后,憑借能吃苦、有耐力等特有性格,男性護士也從最初的“稀有動物”漸漸成為醫院里的新生力量、各科室的“香餑餑”。5月24日,為了讓廈門220多位男護士有個自己的“家”,廈門市護理學會男護士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
超九成男護士集中在最累科室
中華護理學會副理事長、福建省護理學會理事長姜小鷹是一位資深護理教育工作者,亦是第43屆國際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談起男護士,她毫不吝惜對這個群體的溢美之詞。
“在西方發達國家男護士的占比在10%以上,而內地則只是1.8%。”姜小鷹表示,目前廈門有一萬名左右的注冊護士,但男護士現在還只有220多名。心思細膩、動手能力強的男護士由于人數有限,成為眾多科室爭搶的目標。
廈門市護理學會理事長張錦輝說,目前在各大醫院,90%以上的男護士集中在急診、ICU(重癥監護室)、手術室或骨科這幾大科室。
究其原因我們不難想象——急診、ICU、骨科、手術室正是醫院里最忙、最累、勞動強度最大的科室,而男護士無論從體力,還是緊急事件的應對處理方面,都相當符合需求,所以這幾個科室對男護士的態度簡直就是“一護難求”。“在急診遇到現場搶救、抱抬病人等力氣活,在體力方面男護士的優勢比較明顯。或者是在ICU,一個病人百來斤,如果每天需要來回翻身,女護士確實吃力。時間久了不少女護士都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
在場的不少男護士都表示,以前大家聽見男護士這個詞會覺得有點娘娘腔,但實際上,他們做的是很man(男人、陽剛)的工作!近幾年,隨著大家對男護士的社會認可度逐漸提高,患者對男護士的態度也有了明顯改變,甚至有很多患者會點名讓男護士為自己進行護理,這也讓他們相當欣喜。
廈門第一位男護士不再“寂寞”
在會議大廳,導報記者見到了仙岳醫院的男護士王群。在1994年10月份來到仙岳醫院做護理工作時,王群也沒想到自己居然是廈門第一個男性護士。20多年來,他眼看著自己從一個人到廈門有了220多位同行“兄弟”,感慨頗深。
“記得我在讀護理專業的時候,班上40多人,男的就三四個,等到畢業之后真的從事護理行業的男同學,算我碩果僅存了。”王群說,剛來仙岳醫院時,他被分配在精神科,這里工作強度大、風險高,護理水平要求也相應更高。“護理每一個患者都是一場戰役,看到患者在自己的護理下日漸好轉是很有成就感的。”但精神病人與普通病人有所不同,他們會莫名其妙地發怒,甚至動手打人。
王群說,幾乎所有的精神科護士都被病人打過,他就曾被一個患者打成腦震蕩,休息了一個月才能上班,身上的抓痕、咬痕更是不計其數。但看到病人從剛進醫院的歇斯底里,到出院時彬彬有禮,作為護士的成就感也是別人無法體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