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 “海陸統籌”強化治理 近海,凈海。為海洋生態環境構建一道藍色生態屏障,是保護海洋生態不再被繼續破壞的關鍵,而治理生活污水、防止海洋污染則是打造生態屏障的必要手段。根據2014年廈門海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馬鑾灣、杏林灣、廈門西海域的水質并不盡如人意,經有關部門調查,陸源污染物入海是污染海洋環境的最大“殺手”。 為還廈門海一片澄藍的底色,廈門開啟了多渠道、多手段對陸源入海污染物的強化治理。在廈港避風塢,居民們用了數十年的雨污水直排口被徹底請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嚴格的雨污分流新系統。我市正在加快島外再生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是在2016年完成集美污水處理廠擴建主體工程和翔安、海滄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的基礎上,還將逐步把各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標準提高到“一級A”。 不僅如此,近年來,廈門逐步構建起了極其嚴格的海洋環境監測體系。每年在我市海域設置各類監測站位116個,監測監視面積覆蓋轄區全海域390平方公里,監測監視內容涵蓋19大項,每年獲取監測數據2萬多個——通過布設“天羅地網”,全盤掌握了廈門海域海洋環境的每一點微小的變化。 按照“陸海統籌”的規劃初衷,我市推出了《廈門近岸海域水環境污染治理方案》,提出了到2020年全市主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87%、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5%以上、島內污水全截流、工業園區和港區污水全收集處理、實行全海域保潔、對島外九條溪流進行綜合整治、海域水質基本達到功能區標準等目標要求,將海域水環境污染治理統一納入廈門市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 【生物保護】 增殖放流成效顯著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廈門在火燒嶼、五緣灣、雞嶼、小嶝島等海域發現204次共633頭次中華白海豚,較2013年明顯增多——中華白海豚觀測數字上升,廈門近年來對海洋生物的保護力度由此可見一斑。 2008年以來,廈門投入上千萬元建設執法監控系統,在中華白海豚和文昌魚保護區專門設立監控點,對保護區實行全方位動態監控。同年,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廈門在廈門東部海域的五緣灣外側中華白海豚主要活動區域,設定了10平方公里的常年禁漁區,通過每年過億尾海洋生物的增殖放流,充分保障中華白海豚的食物魚類資源。對于中華白海豚、文昌魚和白鷺的保護,廈門可謂不遺余力,從法規制度到硬件建設,長期的投入之后已見成效。近年來,廈門海域的中華白海豚保持了種群的穩定,近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文昌魚平均棲息密度也達到91尾每平方米。2013年至2014年,保護區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考核評比第一名。 |
相關閱讀:
- [ 06-05]“海洋杯”吉祥物“藍嵐”登場 數千公仔等你拿
- [ 06-05]"海洋杯":有人退賽當志愿者人
- [ 06-05]“海洋杯”賽事亮點多 兩岸三地電視臺同步直播
- [ 06-04]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吳南翔作“三嚴三實”專題黨課報告
- [ 05-31]莆田媽祖中學獲評“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