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2015海峽兩岸龍舟文化節昨落幕,“嘉庚杯”“敬賢杯”得主雙雙衛冕
●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首站集美站昨天下午舉行,賽事精彩紛呈
【本報航拍】
廈門日報訊(記者 應潔 郭瑜芬 黃璜 通訊員 德英 妮妮 王晗 劉平 文捷 本版圖/本報記者 王火炎姚凡(除署名外)
【本報航拍】“龍舟拔河”比賽扣人心弦。
龍舟賽激烈角逐。
女子選手盡展風采。
參賽選手奮力劃槳。
臺灣選手賽后合影留念。
為期兩天的聯發2015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暨“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昨日在集美圓滿落下帷幕,眾多市民和游客參與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
今年,“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已進入第10個年頭,賽事規格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兩岸交流的特色更加突顯。
初夏的微風拂過龍舟池,蕩漾的漣漪消失在一列列靜止的龍舟船底——海峽兩岸龍舟賽最為激烈的“嘉庚杯”、“敬賢杯”角逐即將開始。女子組500米直道競速決賽即“敬賢杯”爭奪賽首先進行,六支靜待命令的龍舟仿佛繃緊的弓箭,隨著裁判一聲令下,位于第6道的集美街道龍舟女隊率先沖出,并一路領先。這支上屆“敬賢杯”得主果然不負眾望,只見來自集美街道的豪邁女將們整齊揮槳,將另外5支隊伍甩開,最終再次將“敬賢杯”收入囊中。
昨天,聯發2015“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進入“白熱化”——水平最高、比賽最為刺激的男子組500米冠軍“嘉庚杯”、女子組500米冠軍“敬賢杯”爭奪戰都在上午進行;下午,來自全國的12支勁旅則拉開今年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首站集美站的激烈爭奪。
集美街道女隊、順德龍舟男隊蟬聯冠軍
昨天上午10點過后,龍舟池畔的人流達到了高峰——在各組別500米直道競速決賽過后,晉級的隊伍開始了女子組“敬賢杯”、男子組“嘉庚杯”的爭奪。
與爭奪“敬賢杯”的局面相似,男子組總決賽“嘉庚杯”也再次被去年的冠軍隊——順德龍舟俱樂部樂從家具龍舟男隊奪取,緊隨其后的臺灣“新面孔”——Mr. CaNoe男隊以一秒之差憾失冠軍獎杯。最終,去年的“嘉庚杯”、“敬賢杯”得主雙雙衛冕成功。
全國“龍舟拔河”首站在集美呈現
昨天下午,今年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首站集美站在龍舟池左亭拉開戰幕,集美街道龍舟隊再一次成為目光的焦點。參加“龍舟拔河”的12支隊伍都是男隊,其中包括兩支來自臺灣的隊伍。
“龍舟拔河”去年首次亮相海峽兩岸龍舟賽,可謂誕生在集美的一項創新賽事,今年開始納入全國性大賽。比賽中,兩艘傳統龍舟背對背,中間由一根繩索連著,兩邊的龍舟必須要在兩分鐘內,通過劃槳帶動船拉動繩索向自己一方靠近,對劃手的爆發力、耐力、協作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鏖戰,集美街道龍舟隊最終獲勝,將晉級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的決賽。他們雖然是直道競速項目的“老將”,但參加“拔河”還是首次。隊員宋柏斌說,為了準備這個新項目,全體隊員在賽前都進行了一個月的突擊訓練。
昨天,在激烈賽事進行的同時,本屆龍舟文化節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也持續上演,讓市民和游客在愜意的氛圍中提前感受到傳統端午的氣息,領略到人文集美的豐富魅力。
【花絮】
臺灣小伙自創 “家耕”素食
“嘉庚記憶”南陽咖喱飯、“兩岸一家親”鹵面……在龍舟文化節現場,一個素食攤點吸引了不少參賽選手和市民游客。
記者采訪了解到,攤主是在集美大學讀書的臺灣學生黃百達,因為敬仰校主陳嘉庚,他特別研發了幾道與嘉庚先生有關的菜,并將之命名為與“嘉庚”諧音的“家耕”素菜。
“家耕”系列共有十道菜,素腰花、鹽酥杏鮑菇、屏風茄子、日月潭香菇茶葉蛋等美味小吃令人垂涎三尺。為了應景,他還把素腰花雕成龍的形狀,惟妙惟肖。
事實上,黃百達與龍舟賽也有不解之緣。從2009年開始,黃百達就開始帶臺灣龍舟隊前來參加海峽兩岸龍舟賽。
【賽隊風采】
集美街道龍舟女隊:包攬女子組冠軍
社會女子組200米直道決賽第一、500米直道決賽第一,直到將女子組總冠軍“敬賢杯”收入囊中,集美街道龍舟女隊包攬了女子組所有能拿的冠軍,讓人不得不贊一句:太牛了!
集美街道龍舟女隊成員是來自集美大學龍舟隊的姑娘們,個個都是經驗豐富的好手。隊員王克寧說,之前的比賽賽事很緊湊,為了保存體力,大家都不敢完全放開手腳,“但是今天是最后的決賽,我們都豁出去了!”
這些姑娘的努力最終得到了回報。王克寧笑著說:“今天晚上我們要好好慶祝一番,最好去吃小龍蝦!”
眾多市民爭相觀賞龍舟賽。
順德龍舟俱樂部樂從家具龍舟隊:五奪“嘉庚杯”
順德龍舟俱樂部樂從家具龍舟隊是海峽兩岸龍舟賽上的“冠軍專業戶“,他們今年已經是第五次參賽,也是第五次獲得“嘉庚杯”冠軍。盡管如此,順德樂從隊的領隊馬晴亮說,這次冠軍拿得并不輕松。“Mr. CaNoe這支隊伍來自臺灣,實力很強,曾和我們多次交手,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壓力。”
馬晴亮對集美早已十分熟悉,在他看來,在集美舉辦龍舟賽,是因為這個地方文化歷史的味道特別濃郁,很有情懷。“這里的龍舟大賽不僅僅是針鋒相對的競技,還是一種文化交流,大家通過龍舟賽互相交流,這一點十分有趣。”
集大非洲安哥拉隊:留學生愛上賽龍舟
今年的龍舟賽有一支特別的隊伍,那就是集美大學非洲安哥拉龍舟隊。這支隊伍全部由集美大學海外學院的留學生組成,大部分是安哥拉和泰國的留學生。
隊員Ectiandro Malida Silva Rosario有個非常“給力”的中文名,叫馬力。一個月前,從來沒劃過龍舟的他成為了這支隊伍的一員。馬力原本有點怕水,所以對訓練有點招架不住,但是經過幾周的訓練后,馬力興奮地發現:原來賽龍舟這么好玩!
能夠參加比賽讓他們既興奮又緊張,不過,“初試牛刀”的他們在200米直道預賽中出現失誤,未能進入下一輪。不過這并不影響馬力和隊友們的信心,“我們明年再來!”
【同步】
汪國真“隔空”吟誦 《臨江仙·集美》
集美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人文集美經典誦讀暨汪國真作品朗誦會
汪國真作品朗誦會在福南堂舉行。(陳季玉 攝)
“離去更覺集美好,濤聲猶勝蟬聲”、“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能風雨兼程……”作為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的配套活動,前天晚上,一場為著名集美籍詩人汪國真舉行的朗誦會——“我們的節日·端午”人文集美經典誦讀暨汪國真作品朗誦會,在汪國真曾到過的福南堂舉行。朗誦會現場以影像的形式,實現了這位著名詩人“隔空”為大家吟詩,另有讀者誦讀了汪國真生前發表的最后一篇詩作——《回憶》。
汪國真的母親、妹妹及多位親友也應邀來到現場,他們對集美家鄉人說:“這次朗誦會辦得很好,感謝大家。”
汪國真經典詩歌打動人心
這場朗誦會共分“端午情絲”、“詩心雋永”、“筑夢集美”三個樂章,并在朗誦形式和舞臺、音樂等方面巧妙編排,有音舞詩、情景詩朗誦、獨誦,豐富多樣。其中,“詩心雋永”中朗讀的作品全部是汪國真創作的經典詩歌,也是朗誦會的重頭戲。
“我是集美英村人……”去年10月,在集美舉辦的首屆學村文化藝術節開幕式上,專程趕來的汪國真現場朗誦了他專門為集美所做的詩作《臨江仙·集美》。6月6日晚,當這一段珍貴的影像出現在大屏幕時,現場不少人發出了驚呼。隨后,又有讀者現場重新朗讀了這首詩,“隔空”的對誦讓人唏噓不已。
為了緬懷這些家鄉詩人,晚會還采用詩與舞的互動、聯誦、情景朗誦群誦的方式,讓人們回味了《熱愛生命》、《走向遠方》等經典作品。此外,晚會還獨誦了汪國真生前發表的最后一篇詩作《回憶》。這是今年年初,他在參加廈門晚報參與主辦的“人文集美廈門名家開春試筆”活動中寫下的。“我不僅要活出精彩,而且要讓精彩為我而活”……激情的文字讓人感到一股積極向上的生命力量。
汪國真的母親和妹妹盛贊朗誦會
前天晚上,汪國真的母親和妹妹也來到了朗誦會現場。朗誦會一結束,汪國真的妹妹就感嘆地對記者說:“這次活動舉辦得很好,形式豐富,編排得很用心。”
汪國真的母親也在親朋的攙扶下來到了福南堂。在這里,她還見到了多年的老友和集美的親人。她說,很高興能在汪國真的家鄉集美,看到這樣一場精彩的朗誦會,“這次活動辦得很好,真的感謝大家。”
談到兒子汪國真,老人家說:“他一直很孝順,對每個人都很親切,做人坦誠,是個對生活充滿熱愛的孩子。他總是微笑地面對所有人,而把辛苦自己一個人承擔。”
汪國真在家鄉的親族也來到了現場。他的表哥王章和帶著女兒,與自己幾個兄弟一起前來。王章和說,汪國真小時候經常到他家玩,后來汪國真住在北京,經常通過信件、電話關心家鄉和親人的近況。王章和說:“這次誦讀會是對汪國真最好的懷念。他的詩歌頌真善美,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