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華美效果圖。
?
洋唐保障房。(記者 鄭曉東 航拍器攝)
廈門日報訊(本組文/記者 劉艷)包鋼集團來廈考察建發集團,第一次見面便“相親”成功——建發成為包鋼在中國的最大合作伙伴。包鋼選擇廈門建發是有原因的——作為廈門第一家千億級企業,廈門建發正加快新一輪轉型,從傳統貿易轉向供應鏈運營服務。
國貿控股產業升級,金融、資本、電商、混合、跨界“五龍騰云”;港務控股集團打造港口旅游產業,發展港口金融產業……一幅“轉型發展圖卷”在市屬國企的勾勒下,正徐徐展開。
眼下,廈門正在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城市轉型、社會轉型,國有企業大有可為。上個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到市屬國資國企調研,為國資國企發展指明方向。王蒙徽要求,國有企業要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結合自身優勢,找到各自的立足點,積極為全市的轉型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近日,市國資委先后出臺了《市屬國有企業推動“三大轉型”加快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市屬國有企業積極參與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建設的若干政策》,并積極推動國企科學制定“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這一個個舉動,充分體現國資國企積極履行好市委、市政府賦予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在“美麗廈門共同締造”中當先鋒、打頭陣、挑重擔,在服務廈門轉型發展中實現自身轉型發展的迫切意愿。
“推動廈門‘產業、城市、社會’三大轉型,是國有企業在新常態下全面深化改革和實現自身轉型升級的客觀要求,也是融入‘美麗廈門’建設的主要抓手,對增強國企核心競爭力、做強做優做大國企以及在新一輪經濟轉型創新發展中發揮模范先鋒作用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市國資委主任林杰這樣表示。
為指導市屬國企“轉快一點”、“轉好一點”,近段時間以來,林杰帶隊到建發、國貿、夏商等十幾家國企開展專題調研,就國企如何加快產業轉型、在商業模式創新、管理水平提升有所作為,服務全市社會經濟轉型發展進行深入探討研究,以加快轉型發展步伐來提振國有企業“穩增長、促發展”的精氣神,凝聚力量,堅定發展信念,努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
在市國資委的推動下,國資國企視轉型為發展的內生動力;走出去,向全國的標桿企業、樣板企業“取經”;對標學習,加快企業轉型的規劃。建發集團組織相關人員走訪全國行業先進的九家央企和地方國企;國貿控股等與國內外眾多頂級投資機構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并聘請知名機構為企業轉型把脈;信息集團、火炬集團走訪深創投、中關村等多家高科技企業;市政集團前往上海城投、天津城投進行對標學習,“取經”發展。
A
產業轉型助力廈門經濟發展
不久前落幕的“廈門工博會”,廈工展位的“大家伙們”閃亮登場。首次公開展示的無人駕駛電動控制滑移裝載機,更是令人稱道,就連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德銘等都被它們吸引。過不久,廈工還將呈現出更多的工程機械行業“神器”——國內首臺“智能挖掘機”或年底推向市場。
信息集團、火炬集團等企業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股權投資,重點投資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智能交通、衛星導航等高新技術。
國企進軍“互聯網+”產業,翔業萬翔網上商城、夏商新生活、國貿在線等一批電子商務平臺崛起。
建設美麗廈門,產業轉型是根本支撐。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大環境下,產業轉型、增長方式轉軌,成為當務之急,廈門國資國企引領產業轉型浪潮,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產業、高附加值環節發展,積極布局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支撐體系。
“一方面,國企提升傳統制造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另一方面,國企在高新技術產業、新興戰略產業排兵布陣,一批高科技項目蓬勃發展”,林杰表示,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市場前景廣闊,但其先期投入大,回報期比較長,國資國企要扮演引領者的角色,并以此推動廈門產業轉型。
來自市國資委調研顯示,廈門13家國企積極轉型升級發展,投資布局新興產業,僅2013年以來對新興產業的投資累計超過50億元,投資所涉及項目的總資產超過600億元,項目產生的凈利潤近10億元,具備了一定的新興產業發展基礎。
今年前5個月我市國有經濟發展總體態勢良好,各項主要財務指標均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資產總額5218億元,比增10.1%;營業收入1277.8億元,比增11.9%;利潤總額33.7億元,比增17.6%。
在市場競爭加劇,能力要求提高,新技術改變競爭環境和手段的大背景下,國企的轉型發展,不是一朝一夕,要有長遠眼光和國際化的視野,要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才能實現蛻變。
林杰介紹說,圍繞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對接廈門“5+3+10”產業發展規劃,市國資委啟動《廈門國有經濟“十三五”發展規劃》、《國有企業“十三五”戰略規劃》編制工作,認真總結“十二五”發展問題和經驗,科學制定“十三五”發展戰略規劃。
“力爭90%以上的市屬國有資本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集中”,林杰表示,市屬國資國企將在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提升傳統產業、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做精做優現代都市農業等5大產業以及加快培育平板顯示、機械裝備等10大千億產業鏈(群)上擔當主力軍和排頭兵,力爭到2020年各項主要指標實現翻番。
B
發展平臺助力廈門城市轉型
城市轉型,旨在優化城市布局,完善市政建設,提升城市承載力和宜居度。
“加快推進城市轉型,國有企業負有重要使命,林杰介紹說,如何充分發揮國有經濟在城市轉型中的重要作用,是擺在國資委面前的重要課題,國資國企將通過“兩個引領、兩個平臺”,來優化提升城市布局,助力城市轉型,他進一步解釋說,“兩個引領”指的是規劃引領、區域引領,“兩個平臺”是自貿試驗區平臺和公共保障平臺。
今年,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掛牌“開跑”,市屬國企積極搭建平臺,連接國際國內市場,釋放自貿試驗區改革效應。如,象嶼集團積極策劃和推動海運快件物流新通路及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進口商品保稅展示銷售平臺等一系列新的平臺項目。
市國資委先后出臺《關于推進所出資企業抓住自由貿易試驗區機遇加快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市屬國有企業積極參與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建設的若干政策》,從放寬投資管理和資產評估管理權限、優先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績效考核、開展混合所有制試點等方面,促進國資國企改革與自貿試驗區建設聯動發展。
公共保障平臺方面,市屬國企打造基礎設施精品項目,積極推進廈門地鐵、翔安機場、第二西通道、海滄和翔安垃圾發電廠、大嶝國際購物島、火炬產業園區北片區、高崎萬噸冷庫項目以及農產品、水務、燃氣、公交、污水處理等政府重大項目及城市民生保障項目建設,積極發揮市屬國企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助力城市功能提升和營商環境改善。
C
勇擔重責助力廈門社會轉型
去年年底,廈門弘愛醫院奠基儀式舉行,正式進場施工。該醫院預計將于2017年完成一期工程,并實現調試運營。
弘愛醫院是由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捐贈20億元發起設立廈門仁愛醫療基金會,并以基金會為投資主體建設的大型非營利性三級綜合性醫院。這個醫院將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高層次醫療服務,同時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辦醫,共同促進廈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加大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投入,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是廈門社會轉型的重要內容,廈門國企勇擔重責,助力廈門社會轉型。
僅2013、2014兩年,建發集團在所負責的后埔-枋湖舊村改造、洋唐保障性住房、聯發華美文創園、廈門弘愛醫院、會展四期等多項省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方面的資金投入超過60億元人民幣。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如,住宅集團、特房等集團做好住宅地產、養老地產及物業平臺,加快完善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為主體的保障性住房供給體系。
與此同時,國資國企共同謀劃,支持城鄉一體化,推動城市協調發展。夏商集團創新“公司+基地+農戶”和訂單農業的形式,改善區域內的農業產業結構。信息集團、火炬集團等與農村在園區建設配套設施上的合作,旅游集團等開發鄉村旅游,輕工集團與農村共同開發休閑食品等等。
“通過產城融合、城鄉融合,國資國企優化提升服務保障,為廈門社會轉型添磚加瓦”,林杰這樣說。
國資國企轉型發展
三大轉型路徑
(一)優化提升產業轉型
兩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新興產業
兩舊:提升傳統制造業、傳統優勢產業
(二)優化提升城市布局
兩引領:規劃引領、區域引領
兩平臺:自貿試驗區平臺、公共保障平臺
(三)優化提升服務保障
兩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
明確“十大任務”
●加強產業規劃引領,優化國資結構布局。
●加強重點區域引領,提高城市承載能力。
●提升傳統制造產業,推動兩化融合發展。
●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領廈門創新發展。
●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
●構建基礎產業平臺,提升城市保障作用。
●構建專業服務平臺,助力自貿試驗區發展。
●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支持保障廈門建設。
●支持城鄉一體化,推動城市協調發展。
三項鼓勵政策
●市屬國資國企轉型和創新的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行業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方向,可調整為企業的主業范圍。
●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中優先安排資金,支持企業轉型發展創新發展,在績效考核等方面予以支持或獎勵。
●探索創新容錯機制,在業績考核方面對企業符合條件的研發投入、創新轉型費用等,均視同于利潤加回,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五份文件出臺
●3月26日,市國資委出臺《關于推進所出資企業主動適應新常態確保穩增長的若干措施》。
●4月28日,市國資委出臺《關于推進所出資企業抓住自由貿易試驗區機遇加快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
●4月29日,市國資委出臺《關于規范國有企業資產出租管理的指導意見》。
●6月15日,市國資委出臺《關于市屬國有企業推動“三大轉型”加快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
●6月16日,市國資委出臺《支持市屬國有企業積極參與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建設的若干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