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 蘇奇 通訊員 李琪彬 羅超)近日,廈門各醫院接診發燒、中暑兒童患者增多。聽說刮痧對孩子發燒管用,市民陳女士找來牛角梳,給上幼兒園中班的兒子刮痧。見到孩子背后都是或紫或紅的瘀點,孩子爸爸心疼極了,向本報求助:“寶寶這么小,究竟能不能刮痧?”
記者采訪廈門專家發現,三四歲的孩子還真的可以刮痧,但一定要慎重。
說法
小兒完全可以刮痧,但最好大于七八歲
市中醫院副院長、知名兒科專家高樹彬說,家長見到孩子刮得“傷痕累累”的,難免會心痛。其實,小兒也是可以刮痧的。刮痧是民間常見的療法之一,對一般的發燒、頭痛、肚子痛都有效。如果刮出不少紫紅色痧點,說明火氣很大,“血熱”,通過刮痧可以瀉掉。對于一些較小疾病,只要不是什么大問題,通過刮痧癥狀如有改善都可以嘗試。
第一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黃獻鐘說,刮痧是一種泄法,主要針對實證,把身體多余的能量、毒素通過刮痧等方式加快排泄出體外。只要確定是中暑、郁熱、暑濕,小兒也是完全可以刮痧的。但給孩子刮痧最好不要低于七八歲,因為“從中醫角度,孩子是純陽之體,不宜散發過多”。刮痧的工具有多種,包括瓷的(匙柄)、牛角的(牛角梳)、砭石等。
此外,刮痧并非人人適合,也有一定禁忌癥:身體瘦弱、皮膚缺乏彈力者;施治局部癰腫、瘡瘍、潰爛或腫瘤患者;心臟病、水腫患者;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病患者都不能進行刮痧治療。低血壓、低血糖、過度虛弱和特別怕痛者也要注意。
手法
并非越痛越黑越有效,刮痧應“手下留情”
黃獻鐘說,由于刮痧簡便易行,且效果較好,近幾年刮痧有濫用之勢,存在過度治療現象。“很多刮痧都是不對癥的,據我觀察,大約有90%的患者刮痧都是證型不對。”一些醫療機構,患者只是頭暈也建議刮痧,有的背后發紅只是局部炎癥充血,并不一定是“毒”。
刮痧是越痛、越黑、越“慘不忍睹”就越好嗎?黃獻鐘說,刮痧的原則是“去舊病而不增加新病”,像上呼吸道感染,建議就不要單純靠刮痧了。刮痧主要以治病為主,如果過度使用“泄法”來保健,可能使人更加疲憊,甚至可能加重疾病。
“皮破了就不好了,感染了更麻煩,反受其害。”他說,刮痧并非越痛越紫黑越好。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現微紅色或紫紅色即可停止了,特別是給孩子刮,肌膚嬌嫩,更應“手下留情”。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當,片面追求出痧的顏色,不僅無效,還可能造成皮肉損傷甚至感染。有些病人刮不出痧,除方法有誤外,也可能是最近常刮或病得太重身體太虛而不易刮出痧。此時,更是切忌用力過猛造成傷害。
高樹彬說,給孩子刮痧不宜太過用力,刮時不妨使用一些介質,如茶油、精油、凡士林等,最好用水牛角刮,以免損傷小兒嬌嫩的皮膚。
案例
6齡童刮痧致背部感染
6歲的小明(化名),前兩天因感冒出現輕微發熱癥狀,早起覺得頭痛、神疲乏力,家長認為他是中暑了,希望能通過刮痧幫孩子減輕癥狀,于是帶著孩子到外面一家保健機構刮痧。十幾分鐘下來,保健機構的“醫生”把孩子后背刮得又黑又腫,孩子一直哇哇大哭。
見家長有些心疼,“醫生”解釋:“您放心,真的沒事,過兩天就好了。越黑越腫說明效果越好,痧都出來了。”家長將信將疑,過了一個多星期,由于天熱易出汗,孩子后背的紅腫竟有愈演愈烈之勢。家長帶著孩子到第一醫院檢查才知,由于刮痧不當,孩子背部出現局部感染。
黃獻鐘說,刮痧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如果孩子疲乏得不得了,越刮臉越蒼白,說明正氣受損,應停止刮痧。由于刮痧多少對皮膚有一定損傷,痧沒退,不宜再次刮痧,特別是孩子,不能經常刮,且刮痧面積不宜過大。過饑、過飽、過渴、過分疲勞等情況下也不要刮痧,可在飯后1小時刮痧;刮痧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溫;刮痧后半個小時不要洗冷水澡;刮痧后要注意水分補充,可飲1-2杯溫水。
在國外為子刮痧被起訴
西班牙一華人9歲的兒子被感冒癥狀侵擾,到醫院就診后恢復很緩慢,看著兒子每天流鼻涕、咳嗽還時不時低燒。媽媽想起嘗試用中國傳統的刮痧方式幫助兒子減輕點癥狀,于是找出自己從國內帶來的牛角梳幫兒子刮痧。十幾分鐘下來,孩子身上從脖子至背部開始出現一串串紫紅色的瘀點,面積相當大。
第二天,孩子去了學校后,課間休息時,老師發現了他脖子上的瘀點并立即報警。媽媽被警察逮捕,并以虐待兒童罪名被起訴到了法院。好在,后來該案件轉交給法醫鑒定,得出的結果是孩子的傷并非因毆打所致,只是來自皮下組織。法院最終撤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