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火炬極客空間研究團隊研究3D打印機。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林露虹 圖/本報記者 黃曉珍)軟件園望海路39號樓四樓,“廈大-火炬極客空間”的牌子并不顯眼,推開432房間的大門,另一個世界仿佛是一下子“闖”入眼前——十多張長條桌上,擺放著各種新奇玩意:能繪制素描畫的繪畫機器人,以智能手機為大腦的看護機器人,基于室內定位技術的盲人導航儀,內置NFC模組的智能熒光棒……此外,還有酷炫的3D打印機,同樣是這里的創客制造出來的。 廈大-火炬極客空間,顧名思義,這里更側重硬件主題的創新。空間的成立源于教育部主辦的“中美青年創客大賽”,6月28日,大賽廈門賽區的比賽正式落幕,不過,對于參賽創客們來說,這才是他們“發明故事”的起點。為了給參賽創客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廈門賽區活動的主辦方廈門大學與協辦方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形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廈大-火炬極客空間”。 【比賽搭臺】 創客扎堆迸發更多創意 每個創客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把多個創客集合起來形成團隊,就能迸發出更多創意。今年28歲的沈家興是“繪畫機器人”項目的發起人。一個多月前,他報名參加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并通過這一活動召集到另外三名團隊成員。“出于相近的興趣愛好,我們四個人湊到了一起。”沈家興把這次大賽形容為“紅娘”。來自臺灣的張安昇,也在大賽中組建自己的四人小團隊,其中的三人都是在校大學生。張安昇說,團隊的組建得益于比賽豐富的“資源庫”。 多領域的創客扎堆,自然就碰撞出不少火花。在一個多月里,大家討論創意和技術,并參加大賽配套的各類培訓。經過磨合,分工逐漸明確,項目也有了較為清晰的定位。最后,參賽的23個創客團隊創造了24件作品。其中,沈家興和隊友連續“作戰”,制造出“繪畫機器人”。張安昇和同伴打造了一支能受主席臺控制的智能熒光棒。 【極客空間】 各種人才共同孵化夢想 如果說大賽是沈家興等人創意的“緣起”,那么“廈大-火炬極客空間”就是他們創意的孵化器。全年免費開放的廈大-火炬極客空間,依托廈門大學的省部委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旨在為創客們提供一個技術指導和交流、創業扶持與協作的場所。 如今,沈家興每天都會來這里完善機器人,他和隊友們致力于讓機器人畫得更快、更細致,同時又具有“藝術細胞”。而張安昇在工作之余也會和隊友們聚在一起,探討項目的完善等事宜。 這里的創客多半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他們利用業余時間來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興起之時,通宵做研究也是常事。 “創客就是把日常中的創意變成現實的人吧。”這是沈家興所理解的創客,在他看來,廈大-火炬極客空間就是個創客的夢想實驗室。“有的人有技術,有的人有創意,大家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實現自己的價值。” 【校區聯動】 探索科研成果轉化新途徑 廈大-火炬極客空間,還是學校科研項目與創客創新相結合的一大嘗試。 “在做創客大賽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尋找學校的科研成果與創客創新的結合點,我們希望通過創客的創新,去尋找我們科研成果的新應用領域,通過一些既有創意又有技術深度的作品,探索科研成果轉化的新途徑。”廈大-火炬極客空間負責人鄭靈翔說。 火炬高新區軟件園管理處負責人倪杰用“校區聯動”來形容其意義。倪杰說:“由廈門大學發揮技術培育及人才培養的優勢,火炬高新區則發揮產業培育和落地的優勢,相當于形成高校和高新區合作的鏈條。” 倪杰同時指出,極客空間將發展為我市眾多孵化器的“前端”,“對多數新型孵化器將會有一個很好的項目輸送、人才輸送效應。” |
相關閱讀:
- [ 06-28]廈門眾創節為創客搭舞臺 激活眾創基因
- [ 06-24]福建文化企業“十強”彰顯我省文化產業優勢與前景
- [ 06-20]“粽”情釋放:廈港街道下沃社區舉辦包粽子大賽
- [ 06-17]福建電力創意無處不在 6.18迎來"保電神器"
- [ 06-14]臺灣青年來了 喜獲海峽兩岸青年創新邀請賽冠軍
- [ 06-13]兩岸青年創意創新創業邀請賽 年輕創客秀驚艷創意
- [ 05-29]廈門:轉型升級進行時
- [ 05-22]大放異彩!“大師兄創意生活”亮相深港創新創業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