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錢玲玲)日前,國家民政部發布《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全國共辦理離婚登記363.7萬對,比上年增長3.9%,離婚率連續12年遞增。
而今年上半年,廈門有2900多對夫妻協議離婚,平均每天約16對,而結婚的約有1.3萬對。
2011年,廈門結婚約2.6萬對,協議離婚約4200對;2012年,結婚約2.4萬對,協議離婚約5400對;2013年,結婚約2.5萬對,協議離婚近7000對;去年,結婚約2.6萬對,協議離婚近6900對。其中,40歲以下的離婚群體大概占了一半,以70后、80后居多。
導報記者調查發現,自我意識太強、夫妻溝通不暢、婚外戀、兩地分居、子女教育分歧等都是導致離婚的重要原因。
案例1 堅持生下二胎 仍挽不回丈夫的心
H女士去年懷上二胎,卻不幸發現丈夫出軌了。不過,H女士決定把孩子生下來,希望以此挽回丈夫的心。孩子出生后,丈夫的態度并沒有改變,依舊和小三“你儂我儂”。H女士很苦惱,只好向婆婆和小姑求助。沒想到,婆婆和小姑都不站在她這邊。
有一天,H女士無意中看了丈夫的短信,竟然發現了一條約會的信息。她不動聲色,假裝帶著婆婆去辦事,直接領著婆婆沖進了丈夫和小三開房的賓館,當場捉奸在床。
但H女士并沒有苦盡甘來,自那件事后,丈夫人是回來了,但心沒回來,對她反而更加冷淡了。
萬念俱灰之下,H女士向社工機構求助。但不久之后,她又主動斷了聯系,結局如何不得而知。
案例2 已近古稀之年 她懷疑他有了小三
一次,婚姻登記處進來一對花白頭發的老夫妻。女方悲傷怨恨,男方一副態度堅決的樣子。一問才知道,這對老夫妻已到古稀之年,男的71歲,女的67歲,竟然是來辦理離婚的。
男方說,老伴兒性格太強勢,什么都要管,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沒意思,在一起不幸福。
對于這話,女方嗤之以鼻:“這些都是借口,他是在外面有了小三!”
對于老伴兒的指責,大爺不置可否。最終,這對已經攜手走過大半輩子的老夫老妻,竟以離婚收場。
案例3 長期兩地分居 連女兒也支持離婚
還有一次,一男一女帶著一個小姑娘走進了婚姻登記處,三人看起既不十分親昵,也沒有吵鬧,小姑娘看上去大約是個初中生,三個人有說有笑。
心存疑惑的社工上前咨詢,沒想到,他們是一家三口,是來辦離婚的!原來,由于男方長期在外地工作,夫妻倆一直兩地分居,早就沒了感情。沒想到,孩子竟也支持他們離婚,各自尋找新的生活。
社工試圖對他們進行調解,夫妻倆都客客氣氣地擺手拒絕,甚至就連小孩都笑著說“不用了,謝謝”,令“見多識廣”的社工都大呼“真是大開眼界”。
案例4 小夫妻鬧離婚 原來是缺溝通關懷
孩子出生才20多天,20多歲的小夫妻就鬧到了離婚登記處。“我在家辛苦帶孩子,可是他經常很遲才回來,對家里一點都不關心!”L小姐很憤怒,甚至懷疑G先生是不是有了外遇。
G先生也氣不過:“我辛苦工作一天回家,一進家門就是各種指責,我也受夠了!”
原來,G先生正處于職業上升期,手頭有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做好了有望升職,于是埋頭工作,經常晚回家。但由于心里也沒譜,便未向妻子透露。而剛剛生完孩子的L小姐對此一無所知,只覺得“他是不是不愛我了”,時常發泄自己的不滿。
經過調解,小兩口破涕為笑,重歸于好。
案例5 理工男文藝女為了教育權“撕破臉”
理工男遇見文藝女,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這聽起來是個浪漫的橋段,不想,Z先生和W女士卻在結婚十幾年后,“碰撞”到了離婚登記處。
原來,對于如何教育孩子,理工男和文藝女產生了巨大的分歧。Z先生覺得,數理化和英語比較有用,就給孩子報了幾個這類型的興趣班。W女士卻不認同,她覺得文學、藝術更能陶冶孩子的情操,也給孩子報了好幾個興趣班。
幾年下來,孩子天天奔波于各類興趣班之間,苦不堪言。
不過,這對高級知識分子對于孩子教育權的爭奪,卻絲毫沒讓步,反而愈演愈烈,直到“撕破臉”。
幸好,在雙方簽字離婚之前,社工及時調解,挽回了這段岌岌可危的婚姻。
揭秘
沁心泉社工中心
半年調解數百起成功勸和12對
過去的半年里,經過社工和志愿者的調解,廈門有12對已經走到離婚邊緣的夫妻,重新“握手言和”。
去年12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廈門市沁心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真愛旅程”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項目,由專業社工和志愿者組成“幸福大使”,為市民進行婚姻危機干預等方面的服務。
該機構心理師康敏告訴導報記者,針對到婚姻登記處辦理離婚的夫妻,“幸福大使”會觀察他們的狀態,并進行調解。“如果雙方并不是很堅持要離婚,往往沒說幾句,其中一方就會落淚了。”
過去的半年里,“幸福大使”們共介入幾百對辦理離婚夫妻的調解,有12對夫妻被成功“勸和”。
康敏說,現在不少夫妻,尤其是年輕人,自我意識較強,在婚姻中不懂溝通,容易產生矛盾。最初的激情退卻之后,不同的人生階段,如何增加夫妻的親密度,如何面對孩子出生、工作變動等生活中發生的新變化,是夫妻間應該共同學習的婚姻經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