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勁超 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小斌 實習生 關鋮 通訊員 周永寧)交通擁堵、出行不便時常引發市民的不滿。為了緩解越來越擁堵的城市交通,廈門規劃建設公交專用道,在島內建成“四縱四橫”公交專用道網絡,并適時向島外延伸。據悉,建成后高峰時段的公交車速度將提升30%以上。
本月1日,晨報《壹號讀本》推出《快不起來的城市公交車》報道,專門深度報道廈門公交車現狀,引發讀者熱議,眾多市民提及他們乘坐公交車時的不愉快過程,希望廈門的公交車能快起來?!兑继栕x本》中,晨報也針對“公交專用道”能否開設進行了報道。
現在,好消息來了!昨天,晨報記者從“公交專用道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工作座談會”上獲悉,廈門將規劃建設公交專用道。預計建成后,高峰時段的公交車速度將提升30%以上。
?? 形成公交專用道網絡
記者了解到,本次廈門公交專用道的規劃,先從廈門島內開始,將在廈門形成“四縱四橫”公交專用道網絡。分別包括湖濱南路+蓮前路、東渡路+湖濱西路、湖濱北路+呂嶺路、湖里大道、仙岳路、嘉禾路、金尚路和金山路,共8條公交專用道,總里程約80公里。預計高峰時段公交車速提升30%以上,達到12 km/h—14km/h。
等條件成熟后,將視情況把公交專用道向島外延伸,努力讓公交車在高峰時段的車速再提升30%以上,達到16 km/h—18km/h。
期間,也規劃建設島外翔安新城、園博苑、集美長途站及海滄鐘山(在建)4個停車換乘點(P+R樞紐)。改造提升“四縱四橫”專用道交匯處換乘點13個。完善島內專用道周邊現有公交場站8個,分別為第一碼頭公交場站、東渡公交場站、機場公交場站、SM公交場站、會展公交場站、前埔公交場站、五緣灣西公交場站、七星路公交場站。
分兩期施工 路側式為主
根據規劃,第一期廈門公交專用道的建設,預計先從湖濱南路+蓮前路、湖濱西路+東渡路“下手”,先建成“一縱一橫”的公交網絡。預計施工周期3個月。
為何先從這些路段下手?經查詢資料不難發現,廈門市智能交通的首批試點項目,就是“花落”這些路段。目前,這些路段的智能交通系統已基本成型,適合先行建設公交專用道。
第二期方面,預計將建設湖濱北路+呂嶺路、湖里大道、嘉禾路、仙岳路、金尚路和金山路公交專用道,因這幾條主干道避開地鐵施工區域,具備形成專用道網絡的條件,施工周期各6個月。
規劃部門介紹,根據道路斷面形式,公交專用道設站模式分為路中型式和路側型式。廈門公交專用道設站型式以路側式為主,首期“一縱一橫”采用路側式(即在道路最右側車道行駛),僅金山路、金尚路及仙岳路有條件的才研究路中型式(即在道路最左側車道行駛)。
實行高峰時段公交專用
路權分配方面,將實行高峰時段公交專用。據了解,為保證路權分配公平,一旦公交專用道建起來后,多數公交專用道將分時段運營,主要為保障早晚高峰期客流順暢通行。計劃多數公交專用道采用7:00-9:00、17:00-19:30分時運營的模式,即公交專用道實行高峰時期專用,同時允許應急、搶險車輛及20座以上大巴使用,其他時間放開。
為了不干擾市民出行,將利用每天的22時至次日6時進行專用道施工,因為工程量少,只是針對路上交通標志、標線、護欄、站點改造及智能交通系統等,所以改造期間,基本不會對市民出行造成影響。但等公交專用道開通后,社會交通將進入調節適應期,對社會車輛的出行將產生一定影響。
廈門為何要建公交專用道
機動車保有量增長迅速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廈門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123.7萬輛,機動車保有量年均增長約13.13%。其中,小型汽車保有量為80.8萬輛,島內千人擁有173輛,平均約6人擁有一輛小汽車,居國內大城市前列。
公交車分擔率相對較低
據悉,去年廈門全市公交分擔率為30.8%。在2011年發布的《福建省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專項規劃》中,特別提及廈門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要達到40%。目前廈門全市公交分擔率還相對較低。
高峰時期公交滿載率高
根據廈門市居民出行調查和公交客流調查,湖濱西路、湖濱南路—蓮前路、廈禾路—嘉禾路、仙岳路高峰期滿載率很高,經常出現公交車“首尾接龍”場面。
根據統計,常規公交島內每日3.03萬班次,全市客流260萬人次。經驗表明,當斷面客流達到每小時5000人次時,可以考慮啟動公交專用道規劃建設,現在廈門已有多條道路斷面客流超過每小時5000人次。
島內交通擁堵范圍擴大
目前,社會車輛增加和地鐵施工等給交通帶來更大壓力,公交運行速度更加緩慢。如果公交運行速度再降低30%,速度將達到5km/h—7km/h,這和步行速度差不多。
相關研究表明,公交專用道能保持每小時約250輛/車道的公交車通行,速度和運量明顯提高,可以吸引更多市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緩解交通壓力。
島內尚無地面公交專用道
目前,廈門島內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地面公交專用道。在地鐵沒開通運營之前,利用公交專用道來緩解嚴峻的交通壓力;地鐵開通后,可作為輔助和補充。
一輛公交車相當于20多輛小車
據統計,高峰期小汽車的上座率每車只有1.8人左右,而公交車平均50人左右,一輛公交車至少相當于20多輛小汽車,人均通過率很高。因此,越擁堵的地方越應該公交優先,越有設置公交專用道的必要。
【他山之石】
廣州:
公交、社會車輛
運營速度提升
廣州自2001年建成第一條專用道后,至2010年已設置128.5公里專用道。2010年以后,廣州市繼續加大對專用道的建設力度,近年來每年新增專用道60公里以上。截至目前,廣州市專用道總里程374.2公里,位居全國第三,僅次于深圳和成都。專用道網絡基本形成“一環+九骨干+十七放射”網絡結構,主要集中于越秀區、天河區、海珠區、荔灣區、白云區南部等核心區,覆蓋了核心區76%公交客流走廊。
據悉,廣州規劃形成891.4公里專用道網絡(新增517.2公里),其中都會區767公里(含現狀374公里),外圍區124.4公里。
根據對公交專用道網絡的交通運行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專用道公交車輛早高峰為上午8:00-9:00,平均運營速度為19.3km/h;晚高峰為18:00-19:00,平均運營速度為17.13km/h。高峰時段內公交車輛運營速度較開通前提升了11.42%,社會車輛行駛速度比開通前提升了了0.51%。
深圳:
公交車提速
人均節省5分鐘
深圳市自1997年啟動公交專用道建設,截至目前里程達826.4車道公里。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55%以上,公共交通日均客運量突破1000萬人次,深圳已基本形成了“軌道交通為骨架、常規公交為網絡、出租汽車為補充、慢行交通為延伸”的一體化公共交通體系。
深圳公交車速由原來的15.9km/h提升到18.5km/h,既有運力效率較2010年提升了16.4%,公交出行時間人均節省了5分鐘。在車輛配置不變的情況下,相當于增加運力2216輛,高峰期增加運能13.3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