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仲夏的第一縷陽光喚醒碧波蕩漾的廈門水域,火紅的鳳凰花向湛藍的天空展露出婀娜的身姿,帶著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氣隨著和風流淌在鷺江兩岸。
北緯24°23′至24°54′,東經117°53′至118°26′。從地球儀上找到這個位置,陸地面積157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90平方公里的廈門,其實并不顯眼。然而,就是這個彈丸之地,每年卻牽引著全世界商人、游客的目光。
其中的緣由,牢牢地鎖定在生態環境上。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今天,用生態文明理念統籌謀劃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正在成為新常態。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理論體系的萌芽與成長,與廈門緊緊地牽連在一起。這座美麗的濱海城市,是習近平總書記工作過的地方,他的思索和實踐,也一直以來指引著廈門的生態之路。
“廈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原來基礎也比較好,希望你們成為‘生態省’建設的排頭兵。”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廈門調研時的諄諄期待,至今依舊激蕩在每個廈門人的心扉。廈門創建國家生態市的恢弘歷程,從此開啟。
一連串堅實的腳步,串聯起廈門生態文明建設的閃光軌跡。2002年11月,啟動《廈門生態城市概念性規劃》編制;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開創建國家生態市動員大會,對創建國家生態市進行全面部署;2014年12月,島外四個涉農區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區考核驗收;2015年2月,廈門順利通過由環保部組織的國家生態市建設工作技術評估。
久久回蕩的生態文明建設進行曲,永遠是這座天藍水綠、四季蔥蘢的城市里的“最強音”。
如今,市委、市政府把廈門建設成為美麗中國的典范城市和展現中國夢的樣板城市的宏偉藍圖,無比真切地鋪展在廈門人的面前。《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全面實施,無疑是廈門生態文明建設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份高蹈宏闊的戰略規劃,把廈門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有機地融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它預示著生態文明在廈門已經成為全民意志。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進了廈門創建生態市新的豪邁征程。這座因美而著稱的城市,正以生態區、生態鎮、生態村建設為載體,實現創建工作由城區為主向城鄉聯動、四級聯創、齊頭并進的新軌道轉換。
歷史的機緣為美麗的廈門注入了嶄新的內涵。邁向國家生態市,廈門日夜兼程。
決策引領
生態建設步入新常態
被稱作廈門城市“綠肺”的筼筜湖,波光瀲滟。但很多游客不會想到,20年前,這里卻是一個蚊蠅孳生的污水湖。今天,筼筜湖如鏡般的水面,倒映出廈門環境的深刻變遷。
1994年,廈門獲得特區立法權后頒布的第一部實體性法規,就是《廈門市環境保護條例》。
為生態立法,廈門的步伐從未停歇。今年1月1日,《廈門市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的正式實施,讓廈門再次聚焦了全國的視線。這是全國第二部、福建第一部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地方法規,伴著新法規蕩漾出的油墨清香,廈門的生態建設,也大踏步邁入剛性管理、長效治理的新常態。
“一個城市的發展,必須有一個具有高度共識的戰略規劃,才能明確前進的方向、凝聚奮斗的力量。”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要求廣大干部凝聚共識,以扎實的行動進一步落實好總書記對廈門的重要指示精神,繼續把美麗廈門建設推向前進。
《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為新常態下廈門的生態文明建設鋪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規劃提出的“兩個百年”愿景、“五個城市”目標定位,制定的大海灣、大山海、大花園的發展戰略,讓廈門加快建設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的目標和路徑空前明晰。
“把美好環境與和諧社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可以做到讓發展惠及群眾,讓生態促進經濟,讓服務覆蓋城鄉,讓參與鑄就和諧。”來自全國的規劃專家,在一次研討會上齊聲好評,“這部規劃,將帶領全市人民科學謀劃這座城市未來長遠發展方向,成為城市戰略規劃編制的創新之舉。”
新趨勢,新高度,新作為。
有了航標的指引,廈門的生態文明建設破浪前行。不久前,《美麗廈門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規劃(2014-2030年)》和《美麗廈門環境總體規劃(2014-2030年)》付諸實施,廈門的生態市創建之路又添新引擎。
綠色發展
“三個轉型”步伐穩健
引領城市轉型,推動產業轉型,實現社會轉型。在王蒙徽看來,“三個轉型”是有機的整體,必須統籌推進,靠產業吸引人,靠城市聚集人,靠環境留住人。
環境,在廈門的城市戰略格局中,又一次被推上顯要位置。廈門的生態文明建設,融入整座城市的發展,就擁有了空前廣袤的前景。
“廈門要加快從海島城市向海灣城市轉型。”習近平總書記在任福建省省長時對廈門城市轉型的囑托,依舊在人們的耳邊回響。這兩年,廈門拉開城市框架,拓展區域發展空間,更大幅度地邁開“跨島”的步伐。“跨”出去,增強的是城市的集聚輻射功能,提高的是環境的承載力和競爭力。
981平方公里的生態控制區,占到全市陸域面積的57.6%——這兩個數字,折射出的,正是市委、市政府的生態理念。一條“生態紅線”,把廈門的青山綠水攬在懷中。2014年,我市率先全國開展“多規合一”工作,形成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成為各部門共同遵守的“一張藍圖”。
一個“5+3+10”的現代產業支撐體系,勾勒出廈門的綠色轉型思路。這張“路線圖”的背后,是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也是廈門熱情召喚的一流營商環境。
以占全市約1.3%面積的土地持續實現了全市40%以上工業總產值的廈門火炬高新區,一度被外界視作廈門工業轉型發展的“領頭羊”。在高新產業的領跑下,廈門經濟特區“綠色”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經濟發展后勁十足。
同樣令人矚目的是,廈門在全國率先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試點,全面推行生態文明建設“一票否決”和表彰獎勵制度,生態文明建設政績考核權重從4%提高到22%以上,生態建設投入超過GDP的3.5%。
大海灣!大山海!大花園!轉型發展的廈門,用一個個穩固的階梯,攀上生態文明建設的新高地。
呵護空氣
百姓幸福指數持續攀升
這兩年,“廈門藍”這一新詞匯,開始在市民游客的微信、微博里流行了起來。這種藍的背后,實際上就是廈門令人羨慕的清新的空氣——去年,我市空氣質量優良率和優級率分別為95.3%和30.4%,分別較2013年增加1.9和9個百分點。
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再一次閃亮了國人的眼眸。不久前,國家環保部公布2015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狀況,廈門從去年的第8名,躋身第5名。
美麗廈門,必須要有清新的空氣。市委、市政府的這一堅定理念,已經化作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動。廈門六個區,以及我市各相關職能部門,群策群力,齊抓共管,在鷺島內外合力打響一場場捍衛廈門空氣質量的“保衛戰”。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這是一次不能停歇的抗爭。率全省之先制定并實施的《廈門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4-2017)》,也成了上下一心提升空氣質量的行動指南。
標注著廈門空氣質量的曲線,拉動的,實際上是所有廈門人的幸福指數。生態環境,過去是、現在是、未來更應該是廈門最大的競爭優勢。正因為如此,市委、市政府將生態環境保護與特區發展緊密結合,通過實施“山海一體、江海連城”的大海灣城市戰略、“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大山海城市戰略和“青山碧海、紅花白鷺”的大花園城市戰略,著力推進“藍天、碧水、綠色、寧靜、潔凈”五大環保工程。
一切都是那么生機盎然,一切都是那么雄渾壯美。今天,越來越多類似“廈門藍”這樣的環保標識,成了這座城市的一張張嶄新名片。
流域整治
突出環境問題有效解決
細長的碧水猶如一條蜿蜒向前的長龍,在郁郁蔥蔥的青草地里時隱時現,清澈的水面倒映出沿線的紅磚古厝。
過蕓溪,后溪,瑤山溪,深青溪,東西溪,官潯溪,埭頭溪,龍東溪,九溪。廈門的這九條溪流,已經在島外的土地上奔流了千百年,當地人也不約而同地用“母親河”來稱呼她們。這兩年,這些溪流的名字,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市、區有關部門的案頭。
《美麗廈門戰略規劃》,把九條溪流的治理推向了一個新的位置。雖然自古以來以美著稱,但在年復一年向前奔流的過程中,溪水里也蘊藏著危機。劍指 “頑疾”,在市、區兩級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一場流域整治的大會戰,在潺潺溪流沿線全方位拉開。
“溪流流域整治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區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其重大意義,齊心協力抓緊抓好。”島外溪流治理,始終牽動著市長裴金佳的心。今年來,他馬不停蹄地深入現場,展開密集調研。
問題導向,系統治理,多元共治,機制創新——從海滄過蕓溪、集美許溪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廈門摸索出這樣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經驗。隨著經驗在九條溪流的全方位推廣,一幅“山青、水凈、河暢、湖美、岸綠”的美好圖景,很快將展現在人們眼前。
經濟新常態下,廈門的生態文明建設、城鄉環境保護也步入了一個新常態。實施島外溪流綜合治理,打造與“美麗廈門”要求相適應的水資源體系,正是保持城市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的關鍵工作。
民有所盼,必有所應。這就是多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歷程中,廈門的一個基本態度。市委、市政府始終不變地認為,創建生態市,必須與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環境問題結合起來,讓市民喝上干凈的水,呼吸到清潔的空氣,吃到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打造宜居、幸福的城市。
捍衛海洋
生態修復成效卓著
海岸線237公里,大小島嶼31個,海洋生物近2000種……翻開廈門的城市發展史,我們看到的是這座城市因海而生、憑海而興、與海共榮的成長軌跡。
這些年,廈門把海洋的可持續發展擺上極端重要的位置,其中的一項重大舉措,就是始于2008年12月的海洋生態修復的大會戰。廈門西海域和環東海域綜合整治面積達到161平方公里,建設人造沙灘5公里,恢復濕地公園1.5平方公里。
漲潮時分,廈門東海域的水穿越高集海堤已經被打開的長長的“口子”,向西海域涌動。在完成海域清淤的基礎上,廈門先后破除了大嶝海堤、鐘宅海堤,并實現了高集海堤、集杏海堤的開口,廈門海域的生態系統終于解除羈絆,舒展開來。
在筼筜湖,在五緣灣,在杏林灣,在海滄湖,都留下了綜合整治工程的深深印記。這些地方,不僅重現魚蝦嬉戲、白鷺云集的生態景觀,還成為廈門市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這就是廈門的魅力。116個監測站,成為廈門海域的“守護神”。設置在東西海域、同安灣、杏林灣、馬鑾灣等的這些“電子眼”,實時掌握著廈門海洋環境的細微變化。
面海而立,水天一色處波瀾壯闊。在首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12個市、縣(區),廈門作為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位列其中。而福建省剛剛公布的2014年度海洋環保責任目標完成情況,廈門則以109分的高分領跑全省。
建設海洋生態文明,任重道遠,廈門人使命在前,同心追夢。
全民聯動
環境意識日益提升
熄燈了!每年3月份最后一個周六的廈門,都會因為黑暗而格外美麗。這么多年來,“地球一小時”活動,成了廈門人一次自發參加的生態保護教育課。
廈門人獨特的地方很多——像對待“家里事”一樣對待廈門的環保事業,就是其一。這點,從近來“廈門環保”微信公眾號的“火”,便可見一斑。公眾號設有“微官網”、“互動專區”和“舉報建議”三個功能區,運行以來,大量熱心的廈門人,把他們采集到的環境信息,比如工地揚塵、危廢亂棄、企業排污等,反饋到平臺上,采集量、采集面甚至比之前環保部門自身采集的更大、更廣。
廈門人環境意識的提升,從那一本本精美的《廈門市中小學環境教育知識讀本》可以找到緣由。這些年,我市將生態環境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組織開展中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環保活動,全市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90%以上。
尋根溯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的精神,就是來自持之以恒的環境教育。廈門將環境教育和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全過程,不斷提高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符合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的環境道德規范和行為規范烙在了每一個廈門市民的身上。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已經拉開宏偉大幕,而“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理念,也在悄無聲息地融入廈門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廈門通過不同形式,調動公眾參與生態市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活公眾創建生態宜居城市和環境友好型社區的動力,培養公眾以建設生態市為己任的責任感,做低碳生活的踐行者,做生態文明的傳播者,做宜居家園的守護者,做文明風尚的創造者,倡導公眾共同締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廈門。
源源不絕的動能,積聚起廈門生態文明持續提升的強大勢能。正是有了全體市民參與的這種聯動,廈門在創建生態市的漫漫征程中才能闖關奪隘,所向披靡。
共同締造
城鄉環境美麗蛻變
鼓浪嶼,這座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女王皇冠上的寶石”的海上花園,是來廈游客必去的地方。
然而,也就是這座備受矚目的小島,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也備受詬病。面對“高鐵時代”洶涌的客流,鼓浪嶼不堪重負,島上環境發生質變,一度陷入迷失的狀態。
始于2013年11月的鼓浪嶼整治提升,也是廈門生態環境提升的一場艱難的攻堅戰。“建設美麗廈門,首先要有美麗的鼓浪嶼”,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任組長,市長裴金佳任第一副組長的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為鼓浪嶼的“美麗回歸”,打出了一記組合拳。
天風海濤,道路整潔,綠意盎然。今天,回視日漸回歸“靜”與“凈”的鼓浪嶼,人們也清晰地看到了鼓浪嶼整治提升的核心價值: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一起做、一起看、一起評,讓全市人民共同參與環境整治提升進程,共同享受生態發展成果。簡言之,就是共同締造。
廣大廈門人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又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受益者——審視廈門創建生態市的全過程,共同締造也是應有之義。從政府唱主角變為群眾唱主角,從單向管理轉向多元治理,越來越多的市民群眾投入到共建美麗家園的洪流中。
“開展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要把群眾需求作為工作著力點,把服務百姓的資源給到基層,把社區事務的決策權交給群眾,讓群眾充分參與。”王蒙徽不止一次地這樣強調。也就是在兩天前在廈召開的全國社區治理創新工作會議上,與會代表齊聲為共同締造給我市生態環境帶來的改善點“贊”。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無論是山,是水,還是鄉愁,都與美好的環境緊緊地扣在一起。廈門的美,是山海格局之美,是發展品質之美,是多元人文之美,是地域特色之美,更是社會和諧之美。
廈門廣袤的農村,也在悄然之間變美了。市委、市政府全方位鋪開的美麗鄉村建設,“以獎促治”,加大農村環保投入,而島外各區的規模化畜禽退養也如開弓之箭,勢如破竹。“‘廈門模式’是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的一場革命。”國家環保部給予了高度評價。
點點滴滴的成效,支撐起廈門生態市創建的宏大格局。目前,全市共有146個行政村獲得省級生態村命名,14個涉農的鎮(街)全部獲得國家級生態鎮命名,島外四個涉農區即將獲得國家生態區的命名。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在激昂澎湃的主旋律下,闊步邁向國家生態市的號角又在廈門的海天之間嘹亮地響起。生態文明建設,必將使廈門更加美麗,更加富饒,更加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