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街道牽頭,城管部門、公安部門聯手配合整治環島路非法租賃自行車亂象。
多部門聯合整治環島路沿線沙灘越野車。
濱海街道牽頭多部門對黃厝、塔頭等地的占道攤販、貨車攤發起“攻勢”。
廈門日報訊(文/圖 本報記者 袁舒琪 通訊員 鐘振榮)一個月內牽頭整治18次,共糾正占道、跨店經營、亂堆放2700多起,取締759家次。7月份以來,思明區濱海街道交出的這份市容整治“成績單”,亮點紛呈。
這只是濱海街道在市容整治方面所獲成效的一個縮影——對社區進行“地毯式”的網格化巡查,協同轄區派出所、交警中隊、城管濱海中隊、機動一中隊及公路、環衛等多部門集中攻克市容“老大難”,引導市民共同締造、自治共管。
今年以來,思明區濱海街道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實踐,大膽創新突破,在長效機制上做文章,在常態管理上下工夫,精耕細作整治市容市貌,全力提升轄區城市管理水平,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積極貢獻力量。
【原聲】
濱海街道黨工委書記李祖光:
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共同締造美麗濱海
濱海街道轄內景區多、游客多,社會治理、市容管理難度大,情況復雜,對此,街道充分發揮屬地主導作用,積極探索,通過牽頭持續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推進“城中村”環境改造提升、創新城市管理模式,不斷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著力提升市容環境水平。
不過,整治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為了從源頭上進行治理,濱海街道希望市、區相關部門能結合城市發展的新常態,制定、完善城市管理辦法或條例,從重從嚴處罰違法占道、非法經營等行為;也呼吁社會各界、市民群眾共同參與,形成共同締造氛圍,攜手共建美麗濱海。
攻難點
街道牽頭多部門配合
突破市容治理“老大難”
擁有1.2萬畝的風景林、10公里黃金沙灘海岸線等自然景致,囊括南普陀寺、胡里山炮臺等人文景點,新“城市名片”曾厝垵文創村、環島路,還有著名高等學府廈門大學,濱海街道所管轄的轄區范圍旅游景點眾多,游人如織、生機盎然。
然而,景多、人多的地區特色,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占道攤販瞄準商機洶涌而至,衛生環境面臨嚴峻考驗,特別是轄區內毗鄰景點處形成了幾個占道據點,成為“老大難”,一時難根治。對此,濱海街道高度重視,牽頭協調轄區公安、城管、工商、路政等部門,制定了常態管理與重點攻克相結合的整治思路。僅僅今年,濱海街道已組織開展集中整治73次,出動人員4600多人次,共糾正占道攤點,跨店經營,亂堆放3100多起,取締1460攤次,查扣手推車、三輪車、拼裝車、微型車等370多輛。
面對市容難點,濱海街道也不畏懼,“排計劃、突重點,強執法、攻難點”,多個市容“老大難”被一一攻克。廈大西村周邊曾因任意占道擺攤經營的小販,導致環境臟亂差而引得市民頻頻投訴,經統計,這里曾經聚集127個占道攤點,整治難度很大。但在今年4月,多部門協同發力,進行了一次“大陣仗”整治,不僅將占道攤點清除,還讓路于民,對路面進行綠化,空間進行美化,原本被占道攤販占領的區域,如今成了一片小花園,為“美麗廈門”再添一抹綠色景觀。
此外,廈大學生公寓等地的占道現象、環島路沿線的違法觀光自行車租賃亂象等“老大難”問題,也都在高壓整治態勢之下,得到逐步改善。下一步,濱海街道的整治方向還將著眼于黃厝、塔頭等處,繼續向幾個熱點難點區域挺進。
促創新
五個網格三層網絡
縱橫交織監管“一張網”
7月31日早上,濱海街道、城管及環衛部門相關負責人的手機突然同時響起,街道綜治城管微信平臺上一條信息映入眼簾:黃厝路口的林地內,有人偷偷占道擺攤,且產生了成堆垃圾。之后,街道、社區、城管及環衛人員快速到位,及時處置。在指令發出短短一小時內,占道攤點就被取締、林地恢復干凈,各種垃圾雜物悉數被清運。
反應如此快速、整治如此高效,濱海街道新設立的綜治城管微信平臺、構筑的日常監管“一張網”功不可沒——
橫向,引入網格化管理機制,這張網被分作五個大網格,根據濱海街道下轄的五個社區,一個社區一個網格,并把社區、街道、職能部門人員分配到5個社區網格中,分工協作,開展市容環境日常巡查與監管,實行長效管理。
縱向,為了落實橫向五大網格日常監管,濱海街道確立“三層網絡”:自上而下,第一層為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包片,形成各自分管的網格,主要進行綜合管理、協調、監督等工作;第二層則是部門設立“專人專崗”,定點在各個網格當中進行日常巡查整治,并且在街道的協調之下,各部門形成聯動機制,互通消息、互相監督,一項難題多部門聯手解決,令市容環境整治工作效率最大化;最后一層,也是最基層、最“接地氣”的,即社區人員和網格監督人員進街入戶,聽取民意、了解民情,及時發現、反饋、處理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一張網”的信息始終保持互相流通的狀態,基層網格員在發現問題后,將第一時間反饋給位于上一層的部門、街道,并做好跟蹤落實,而部門街道間也會將信息進行上傳下達——五個網格、三層網絡,濱海街道縱橫兩向,真正鋪成“一張網”,從市容環境的日常監管工作變點為面,變條為塊,實現無縫對接,提供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動態監督和管理機制。
齊參與
社會治理多元參與
探索共謀共建共管共享
社會治理、市容管理,只有在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管理的基礎上,居民自管、人人參與,才能讓市容管理落到實處。秉承這樣的理念,通過多元參與社會治理的新形式,濱海街道不斷探索市容整治、環境改造的新路子。
曾厝垵這個昔日的“城中村”,就在共同締造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完善社區自我管理機制,完成了一次美麗蛻變。曾厝垵的業主、商戶,分別自發成立業主協會、文創會及公共議事會等。業主協會、文創會承擔在居民、商戶間溝通協調、化解糾紛等工作,維護良好的生活、經營環境。業主、商家等還共商共議,制定衛生保潔公約,不少商家甚至自掏腰包,把店門口亂張貼、涂寫、刻畫的痕跡抹去,并對店內破舊墻體、衛生死角、空調外架等進行創意美化。
有了曾厝垵這一成功范本,結合“村改居”的實際,濱海街道將引導在黃厝、塔頭等多個“城中村”內形成自治組織,如義務消防隊、“護村隊”等,接下來還將引導“村改居”社區不斷完善村規民約,通過居民自治、社會治理多元參與,形成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氛圍,延續市容整治、城市管理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