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商業區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 還鼓浪嶼建筑美麗容顏
2015-08-24 07:51:22黃曉波?來源: 責任編輯: 陳薪宇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背景】
鼓浪嶼 核心商業區 以龍頭路為主干輻射周邊晃巖路、福建路、中華路、泉州路部分路段而成的區域,是鼓浪嶼的核心商業區。 1844年左右,鼓浪嶼在山坳地區形成了兩個傳統聚落,分別是內厝澳和巖仔腳。巖仔腳緊鄰如今的龍頭路,位于龍頭路西北側。后來,村民聚落空間不斷往東南方向拓展,然而道路狹窄曲折,所以現核心商業區西北區域多呈現以民居、古厝等高建筑密度、小體量為主的原生的地域性景觀。 到19世紀末,鼓浪嶼被視為國際貿易中的戰略據點,德記、和記、寶記、合記和協隆五大行紛紛在此購買大片土地,并設立碼頭開辟國際貿易航線,臨近碼頭的龍頭路漸漸發展為商業街。此后,風景優美的環境與舒適宜人的氣候吸引了大量洋人在這里生活,進一步產生醫院、教會、學校、俱樂部等,因此,核心商業區東南側的建筑以別墅庭院、裝潢高雅的形態為主。 說到鼓浪嶼核心商業區,除了有各式各樣的店面,更擁有風格迥異的風貌建筑,這些建筑糅合了古今中外最具特色的建筑風格,既有號稱世界建筑史上三大柱式——樸實無華的陶立克柱式、富麗堂皇的科林斯柱式、精致纖巧的愛奧尼克柱式,又有哥特式尖屋頂、伊斯蘭圓頂。巴洛克式的奢華、洛可可式的貝雕、海藻和渦卷,以及雙翼太陽和葵花的窗飾,彩色琉璃片,羅馬式的壁柱,北歐式的壁爐,羅馬競技場式的連拱廊,以及澳大利亞式的陽臺和欄桿,結合中式傳統的閩南古厝,構成這片核心商業區豐富的建筑形態。 【評論】 寫在“墻”上的課題 ■夏先平 看待鼓浪嶼的整治提升,始終要有一種辯證思維,那就是:成效顯著,路還正長。 路,是要一段段走的。 “美麗廈門”大格局下,鼓浪嶼的重新出發,目標遠大,更要謀定而后動。可以說,現有的成效,是市委市政府在理順體制、機制等“頂層設計”上的一次次突破,同時也是實戰中一個個課題的解決,一場場“戰役”的推進。在“海上”,從“船”上,我們調整了碼頭和航線,整治了小木船亂象;在“路”上,我們治理了占道燒烤攤的油煙和污漬,開展了垃圾不落地行動,整治了電瓶車的混亂和無序,找回了干凈與整潔…… 這一次,我們聚焦在“墻”上。 當前,鼓浪嶼整治提升正要破解的一個新課題,就是沿街建筑物的立面整治。這,不僅僅是單純的景觀修繕,更觸及到鼓浪嶼整治提升的深層問題。 有人說,鼓浪嶼上的每一棟建筑,都是一個生動的歷史故事,每一條小街小巷都承載著濃濃的鄉愁。那么,現在沿街建筑外立面上隨處可見的雜亂無章的廣告牌、有礙觀瞻的空調室外機、亂搭亂蓋的非法建筑物,等等,就像一道道無情的藩籬,正一點點割裂著傳承百年的人文風情,阻斷了游子的思緒,刺激著游客的心境。特別是以龍頭路、晃巖路為代表的鼓浪嶼核心商業區的街景和業態,以及中華路、福州路、泉州路等,與鼓浪嶼的發展定位差距巨大,與建設美麗廈門的目標差距巨大。 君不見,恢宏的羅馬連拱廊前,紅白遮陽篷“遮天蔽日”,古樸的騎樓上,橙黃店招“橫空出世”;歐式立柱旁,電線與空調室外機刺眼;閩南紅磚上,晾衣架共防盜網一色。商業街的街景之亂,亂在“沿街一層皮”,過度的裝飾裝修遮掩了原本充滿故事和質感的建筑細節;商業街的街景之亂,亂在過度的商業開發,讓原本精美的建筑面目全非。 鼓浪嶼的整治提升,到了該向建筑外立面亂象宣戰的時候了! 這既是整治提升工作有序推進的必然結果,也是鼓浪嶼朝著高尚的文化之島、優雅的宜居之島、精致的旅游之島的目標邁進過程中必須跨過的坎,更是美麗廈門建設“拼圖”中不可或缺的版塊。 讓我們將視野向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延伸。 回望過去,2013年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開展之初,琴島突出的問題就是“鬧”與“臟”:游客擁擠,“野導”出沒,燒烤攤上的油煙污漬與隨處亂丟的垃圾嚴重破壞了琴島的旅游環境,但隨著海上交通動線調整,游客居民分流,打擊“野導”、增設垃圾桶、倡導文明旅游等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如今的琴島,正在悄然回歸“靜”與“凈”。徜徉在龍頭路商業街上,盡管人頭依舊熙熙攘攘,但人們已經能夠從容不迫地欣賞兩旁的建筑之美了。一旦原本“顯性”的問題不再“刺眼”后,一些“隱形”的問題就開始日顯突出了,而建筑物外立面的亂象問題就在此刻浮出了水面。 展望未來,鼓浪嶼整治提升工作的目標已經明確,“文化景區”與“文化社區”的發展定位必然要求對島上的業態進行合理的調整和升級。而以龍頭路、晃巖路等為代表的核心商業街建筑立面亂象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低端業態與琴島發展的矛盾——路的這邊,音樂廳里弦歌不絕,路的那邊,燒烤攤上煙霧騰騰,如此亂象,就算不是“焚琴煮鶴”,至少也“有失斯文”。 眺望全市,我們不應忽視鼓浪嶼在美麗廈門建設中的特殊地位。鼓浪嶼,是廈門燙金的名片,是向世人展示美麗廈門的一扇窗口,而處于島上核心商業區的龍頭路等就是人們透過這扇窗看到的第一抹風景。龍頭路不“美”,鼓浪嶼就“美”不起來,鼓浪嶼不“美”,美麗廈門就“美”不起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用打造“美麗廈門精華版”這樣的目標去衡量,我們可以說,這些街區景觀的美化和文化品位的提升,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問題倒逼改革,發現了差距,就需要通過整治提升來解決。 針對鼓浪嶼的整治提升,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曾明確提出:“鼓浪嶼整治提升要在規劃建設上多做減法。” 一個“減”字,是整治提升工作開展以來取得明顯成效的一個關鍵,它不是對現有一切的推倒重來,它體現的是“減”與“加”的辯證法, “減”的是與鼓浪嶼發展定位不符、與琴島氣質格格不入的無節制的開發,“減”的是對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破壞;而“加”的,就是對鼓浪嶼生態環境、風貌建筑、文化傳承的保護和發展,歸根結底就是披沙揀金,去蕪存菁,就是對鼓浪嶼獨特文化特質和文化元素的再發掘,再梳理。 破解“墻”上的課題,寫好一個“減”字,需要相關部門胸懷全局的視野,壯士斷腕的決心,也需要縝密細致的調研,科學合理的規劃,同樣需要凝聚全民的共識。哪些亂象需要治?怎么治?法治社會的規則,“大家”和“小家”之間,“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間的關系,要跟各利益攸關方講清楚說明白,取得最大范圍的理解與支持。整治提升,必然涉及到業態的調整、利益的分配等深層次問題,然而說到底,整治提升工作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造福島上所有的業者、居民和游客。鼓浪嶼好,大家都好。 洗盡塵土,露出真容。龍頭路、晃巖路等核心商業街道,“墻”的背后,是歐式建筑的精髓,是閩南中式建筑的華彩。 期待將要進行的街區建筑外立面亂象整治行動,在增強鼓浪嶼視覺“亮度”的同時,更是朝向進一步調整商業業態和整體提升,邁出堅實的一步。 |
相關閱讀:
- [ 08-24]鼓浪嶼商家爭奇斗艷建筑很受傷 掩蓋最珍貴的歷史風貌
- [ 08-22]7月底以來整治32場 鼓浪嶼市容集中整治效果明顯
- [ 08-20]每天約1萬人 暑期鼓浪嶼游客量屢達上限
- [ 08-20]鼓浪嶼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取得成果 170幢建筑修繕完成
- [ 08-20]暑期鼓浪嶼游客量屢達上限 每天1萬人"望島興嘆"
- [ 08-20]半月409起冒用身份證被查 列入黑名單將無法到鼓浪嶼
- [ 08-15]70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 鷺島擺脫日軍長達7年鐵蹄蹂躪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