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大變化
●增加:主動分擔家務、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等
●取消:見義勇為敢于斗爭等
廈門日報訊(記者 佘崢)使用了十余年的《中小學生守則》有了新版本,教育部昨日公布《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增加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學生可以做到的具體行為規范內容,如主動分擔家務、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等,備受爭議的“見義勇為敢于斗爭”沒有進入新版《守則》。
這是對2004年版《中小學生守則》的修訂,教育部曾在2014年8月對外公布征求意見稿,不過,最終的版本又較征求意見稿變化很多。譬如說,征求意見稿曾將舊版的“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改為“愛祖國,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最終確定版則為: 愛黨愛國愛人民。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舊《守則》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包括理論界、實踐界、社會、家長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一些“異議”,主要觀點是認為2004版的《守則》過于“高大上全”,過于宏觀和抽象,不利于學生理解,實際操作起來當然就更難了。
新版有啥不一樣?
■字數少了,架構變為“三合一”
此前的《中小學生守則》還配套《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即原來的架構是“一個守則兩個規范”,其中,兩個《規范》則是對《守則》的進一步展開,規范得很細,分別有20條和40條,有些內容和地方、學校實際有出入,這讓他們無所適從。
新的守則三者合一,主要考慮是,國家層面只需做好頂層設計、提出基本條款就可以,留出更大的空間給地方和學校。
■要孩子主動分擔家務、不攀比
補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學生可以做到的具體行為規范內容,如主動分擔家務、自覺禮讓排隊、不比吃喝穿戴等。
■要孩子文明上網養成閱讀習慣
新《守則》增加了新時期學生成長發展中學校、社會和家庭高度關注的內容,如養成閱讀習慣、文明綠色上網、低碳環保生活等。
■刪除“見義勇為敢于斗爭”
新的《守則》刪除“見義勇為敢于斗爭”,改為“會自護懂求救”,提醒孩子在遇到困難、挑戰時要懂得用方法去保護自己。當然,“見義勇為”不是2004年《守則》的內容,而是配套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
“見義勇為敢于斗爭”沒有納入新守則,主要是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第一,“見義勇為”對孩子來說有些困難,孩子把握不準什么時候該見義勇為,什么時候又不該“勇為”,這個節點孩子無法判斷;第二,《中小學生守則》針對的學生年齡跨度比較大,涵蓋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絕大多數學生均處于未成年階段,讓他們去見義勇為,要求太高,不太現實。第三,社會上對學生“見義勇為”有一些爭議,而《守則》具有約束力,是剛性規定,一旦寫入就意味著要求孩子必須做到,有爭議的就暫時沒有考慮。
中小學生守則35年變遷
1981年
1981年《小學生守則》發布。
1991年
1991年《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發布。
1994年
1994年《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發布。
2004年
2004年《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合并補充為《中小學生守則》。
2012年
2012年,教育部啟動修訂工作,將《小學生守則》、《中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三者合而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即把70條規范濃縮成9大準則,并于2014年公開征求意見。
2015年
2015年,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守則(2015年修訂)》。
【鏈接】
新版中小學生守則
是這樣寫的
1.愛黨愛國愛人民。了解黨史國情,珍視國家榮譽,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好學多問肯鉆研。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表見解,樂于科學探索,養成閱讀習慣。
3.勤勞篤行樂奉獻。自己事自己做,主動分擔家務,參與勞動實踐,熱心志愿服務。
4.明禮守法講美德。遵守國法校紀,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財物。
5.孝親尊師善待人。孝父母敬師長,愛集體助同學,虛心接受批評,學會合作共處。
6.誠實守信有擔當。保持言行一致,不說謊不作弊,借東西及時還,做到知錯就改。
7.自強自律健身心。堅持鍛煉身體,樂觀開朗向上,不吸煙不喝酒,文明綠色上網。
8.珍愛生命保安全。紅燈停綠燈行,防溺水不玩火,會自護懂求救,堅決遠離毒品。
9.勤儉節約護家園。不比吃喝穿戴,愛惜花草樹木,節糧節水節電,低碳環保生活。
2004年的版本
是這樣寫的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
2.遵守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遵守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
3.熱愛科學,努力學習,勤思好問,樂于探究,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有益的活動。
4.珍愛生命,注意安全,鍛練身體,講究衛生。
5.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生活習慣文明健康。
6.積極參加勞動,勤儉樸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8.熱愛集體,團結同學,互相幫助,關心他人。
9.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
10.熱愛大自然,愛護生活環境。
【佘崢說事】
什么才是
更好的守則
舊的中小學生守則頻遭批評,人們不斷地把它和美國、英國和日本的學生守則做對比,認為后者更接地氣,當然,其實這些國家并沒有國家層面的學生守則,網上流傳的無非是學校層面或是社會團體提出來的。
人們希望有這樣的學生守則:它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路該怎么走,書該怎么讀,明確、具體,而不是大道理說了一大堆,又模糊又抽象,讓中小學生去猜悶葫蘆。
不過,我因此也在想:學校里培養一位好孩子到底靠什么?一個接地氣的守則就能搞定?事實上,無論是多完美的守則,都無法完成這個任務。相較于守則,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對規則的敬畏之心。
但是,在我們學校里,對規則破壞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說,很多學校上課就無法按照真實的功課表來上,課程表上的體育課,可以挪為語文課,課程表上明明沒有安排早讀,但是,學生是天天必須到學校早讀;檢查組來了,老師教學生怎么說。所有的這一切都在告訴學生:守則只是用來念的,規則是可以用來破壞的。這種教育環境下,再好的守則,也不管用。
孩子們的最好行為守則,是大人的言傳身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