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能出現登革熱傳染疫情的時候,疾控人員才用“疊帳法”保護健康安全,平常則是“舍身”誘蚊。 東南網9月1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隨著登革熱疫情在臺灣地區的暴發,據臺“疾管署”昨日數據顯示,臺灣今年入夏以來登革熱病例已逾8000例,這種經由蚊子傳播的疾病逐漸引起一水之隔的廈門市民的注意。 據廈門市疾控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廈門未發生本地登革熱疫情,確診的輸入性病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不過,疾控部門提醒,仍存在疫情輸入并引起本地傳播的威脅。 有5例輸入性病例 未發生本地感染病例 “登革熱是由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如果治療及時,死亡率是很低的。但因為容易傳播,如果反復感染,還是可能引起出血熱或休克綜合征而導致死亡。”廈門市疾控中心人員對導報記者表示,今年廈門周邊地區登革熱流行,又接連舉辦廈洽會和青運會,人員流動多,造成輸入性傳染源增加。而9-11月份,廈門的氣候特別適合蚊媒孳生和繁殖,因此目前廈門仍處在登革熱流行季節。“只要有一個登革熱病人,就會有2.2個隱性感染者,不及時就醫可能造成廣泛傳播?!奔部毓ぷ魅藛T提醒,市民一旦發現自己持續高熱、伴有劇烈頭疼、面色潮紅,應該立即就醫。目前,疾控中心使用Elisa法來檢測登革熱抗體,市民很快就能拿到檢測結果。 根據廈門市疾控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至今,廈門出現5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報告,排除了12例疑似病例,但未發生本地登革熱疫情,確診的輸入性病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蚊密度、叮人率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 “由于登革熱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因此預防登革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不要被伊蚊叮咬傳染。”疾控部門表示,現階段廈門的防控策略首先是要及時隔離控制輸入性疫情;其次就是加強蚊媒監測,清除蚊媒孳生地,把蚊媒密度控制在一個低風險區域。 目前,廈門以集美區、思明區和海滄區為登革熱監測點,開展媒介監測。以集美區和湖里區為市級蚊媒監測點,開展蚊密度監測。根據歷年經驗,廈門蚊密度以5-6月為高峰,9-10月再出現一個小高峰。 今年截至8月份,廈門共捕獲蚊子773只,平均密度為0.29只/小時,與往年同期相比蚊密度有所下降。 除了成蚊,疾控中心還定期開展幼蟲監測,今年6月完成1131戶次入戶調查,結果顯示“布雷圖指數”為18.6,高出安全指數3倍多。 其中集美區在6-8月份期間,每個月采集100只白紋伊蚊成蚊送省CDC病毒科檢測登革熱病毒,并對白紋伊蚊成蚊叮人率進行調查,叮人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消殺別動隊”露小腿坐等蚊子叮咬 面對煩人的蚊子,市民忙著用蚊香、各種紗窗蚊帳來對付它們。但對于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蚊子卻是必須直接面對,以便摸清其底細的對手。 為了摸清蚊子的種類和密度,疾控中心每年都會在5-10月份間,每半個月開展一次蚊種類和密度的監測工作,而方法就是用“人誘”和“牛誘”?!懊總€區的東西南北各選一個地方同時開始,工作人員就露出小腿,坐那兒半個小時,專心等蚊子。”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說,這個時間段一般選在蚊子出沒多的時段,例如早上8-10點,下午4-6點。 在這期間,工作人員被蚊子叮咬也不能用手趕或是拍打,必須用抽風機似的專業儀器捕捉叮咬他們的蚊子,在最短時間內辨認蚊種、確認是否有傳染源,這是他們最重要的工作。 這樣沒有防護措施被叮咬,萬一遇上了傳染登革熱的蚊子怎么辦?“如果可能出現登革熱傳染疫情時,我們會用‘疊帳法’來保護工作人員自身的健康安全?!奔部厝藛T展示了一頂雙層蚊帳,外帳1.8m×1.8m×1.5m,內帳為1.2m×1.2m×2.0m,支起來后,蚊子只能進入第一層,無法突破第二層屏障,只能“束手就擒”。 疾控人員強調:“這種蚊帳是在有疫情的時候才使用的,平時我們都是挽起褲腳直接引蚊子,被叮咬也是常事?!? |
相關閱讀:
- [ 09-06]通緝犯多次成功躲避追捕 不料最后敗給一只蚊子
- [ 08-29]僵持234天后 臺南市長賴清德被“蚊子”逼入議會
- [ 08-24]處暑過后蚊子更兇猛 廈門各醫院蟲咬性皮炎患者猛增
- [ 08-04]選舉支票一直開 臺灣“蚊子館”不減反增
- [ 07-08]中國的蚊子和人都耐藥嗎?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