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內完成骨髓交接。記者 唐光峰攝
海西晨報訊( 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 石青青)今年3月,晨報報道了跨越海峽的愛心接力———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一位25歲的女患者接受了第一例臺灣同胞的骨髓,并且手術成功。昨天,愛心橋梁再次橫跨海峽兩岸。臺灣兩例愛心人士的骨髓分別輸送給了在廈門治病的兩位患者,其中一位年僅3歲。
[昨日10:00/中山醫院]
3歲的小琦等待骨髓|“媽媽,您不要擔心”
3歲的小琦來自龍巖,她也是在廈門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去年8月份,小琦不幸被檢查出患上了地中海貧血,從那以后,她每隔20天就要輸一次血,病魔讓年幼的小琦變得很瘦弱。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中山醫院看望小琦,出乎意料的是,小琦弱小的身軀迸發出了樂觀和堅強。知道自己馬上就要進行骨髓移植,她沒有一絲緊張,反而勸媽媽不要擔心。“媽媽,您不要擔心,我好了你就可以帶我去買海苔吃了。”
對于骨髓移植的到來,小琦的媽媽有開心也有擔憂,“我隔三岔五就會問醫生骨髓什么時候能到。現在,一心期待的東西終于要實現了,既害怕又高興。”在得知骨髓來自臺灣后,小琦對媽媽說:“媽媽,我長大后能帶我去對岸走走嗎?我想見見那位救我的恩人。”
除了小琦外,安徽的何先生也是此次接受來自臺灣的骨髓的幸運者之一。此前,何老先生來廈門看孩子時發病,經過數個月的等待,他終于配對成功。對于手術的風險,何先生坦然視之:“醫生也告訴我年紀大了有風險,但我還是準備拼一次。”
[昨日21:20/高崎機場]
骨髓抵廈并順利交接|“上天都為我們開小灶”
昨日21:00,廈門高崎國際機場T3航站樓等待層門口來了一群特殊的“白衣人”,他們的目光齊齊望向一個方向,尋找著乘坐廈航MF882航班的特殊乘客,其中一位就是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骨髓庫項目主管蔡元斌,他親自到臺灣把愛心骨髓帶到廈門。
20分鐘后,一個人影進入醫生們的視線,“等待許久了!”其中一位醫生,話語中流露出了激動。只見中山醫院的醫務人員和蔡元斌進行了骨髓交接。短暫的對話后,醫務人員就快速把裝著骨髓的小箱子放進醫院的車里,交接過程歷時不到5分鐘。
蔡元斌對記者說:“骨髓移植供體配型(異基因配型)成功率約為五萬分之一,能夠配型成功是一種緣分。”而他乘坐的飛機提早20分鐘到達廈門,“天氣狀況很好,飛機飛很快,連上天都為我們開小灶。”更讓人感動的是,臺灣兩位捐獻骨髓的患者,為了確保中山醫院兩位患者骨髓足夠使用,專門進行了二次捐獻。
截至發稿前,捐贈者的骨髓已經輸進兩名患者體內,醫生表示,輸入時間大概持續一個小時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