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18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箜篌,中國漢族十分古老的彈弦樂器,在古代除宮廷雅樂使用外,在民間也廣泛流傳。從十四世紀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畫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圖樣。 昨天,這種沉寂已久的古代樂器,伴隨著孩子們優美的舞蹈,在中華兒女美術館大廳優雅地奏響。大廳里的觀眾以中小學師生居多,無論長幼,皆聚精會神地欣賞。 這不是一場演出,而是一次海滄區農村學校藝術教育的探索性實踐與展示,一個藝術教育創新項目啟動儀式的前奏。 余音裊裊之中,“海滄區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踐園”項目在中華兒女美術館啟動,并宣布即日起首先以學生藝術手工坊的形式與館方目前正在推出的“中國百家藝術瓷畫大展”同步展覽。學生藝術手工坊將展至10月23日。 據悉,“中國百家藝術瓷畫大展”匯集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高山仰止的百位頂尖級畫家作品,他(她)們以國畫形式,在國粹瓷盤上各自施展丹青技藝,繪制心中的妙圖。經過層層篩選,該展覽被國家文化部評定為“2015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的27個項目之一,是廈門首度入選。 而海滄區是國家教育部指定的全國126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區)之一,是國家旨在讓廣大農村學生享受公平優質的藝術教育而開展的一項行動。來到中華兒女美術館展示的,正是最基層、也最接地氣的藝術項目——農村孩子們稚嫩的手工作品。兩者對比雖反差極大,放在一起,卻非常和諧。因為它們有著共同點,源自生活。“讓孩子們通過觀賞大師作品,滋潤藝術心靈,也通過了解國畫家在瓷盤上作畫的這個形式,打開藝術創作的眼界。”中華兒女美術館館長李憶敏說,“藝術的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媒介只是一個載體而已。如果能夠受此啟發,開啟他們的藝術思維,創作出更加貼近生活的作品,那可謂是‘高山流水育幼苗’了。” |
相關閱讀:
- [ 10-16]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今天開幕 包含18場演出
- [ 10-16]福州教育系統織密法制教育工作網 推進依法治校
- [ 10-15]中國姑娘到美國名校當教師 本科畢業于廈門理工
- [ 10-15]福州市政協黨組舉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第三次集中學習研討
- [ 10-14]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倡議:擁抱青運會當好主人翁
- [ 10-13]福建多部門發文 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 [ 10-12]兩岸學者相聚福州 探討提升學前教育質量
- [ 10-11]多措并舉構建學前教育服務體系 閩將扶持一批民辦園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