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文 鄧若胥/漫畫)夕陽西下,72歲的老人陳阿伯迫不得已和59歲的老伴劉阿姨離婚。照相、辦證……面對年輕人的唏噓,這對老人沉默不語。工作人員仍覺奇怪,大多數分手夫妻離散時臉紅脖子粗,但這對夫妻卻是:老夫手挽著老妻,兩人依偎在一起,一臉不舍,看上去有些恩愛。
這對樸素的老人,2015年春節后登記結婚,9月底辦理離婚手續,可以說是閃離。子女的冷漠、遺產繼承問題等,都成了他們離婚的原因。
雖然很恩愛但無奈離婚
“她要離,我說我寧可跟子女脫離關系,她不肯。”面對工作人員的詢問,年逾古稀的老人像委屈的孩子那樣抱怨著。陳阿伯顫抖著嘴唇,猛地抽起了煙,絮叨了很久,還是把名字簽了。一旁的老伴寬慰他:“不就是一本證嘛,今后我們還是生活在一起,沒什么區別,沒有夫妻的名分,卻是事實的夫妻。”
劉阿姨卷曲著長發,身著深色的襯衫,視力看上去不太好。男子始終挽著她的手,牽著她。兩人辦完離婚手續后,沒有各奔東西,仍是手挽著手,仿佛就像來商店購物一般……“我是看得很開,你不要自己生悶氣,我們還是像以前那樣過。走吧,去喝碗花生湯,看看今天的碗糕軟不軟。”劉阿姨臉上波瀾不驚,仿佛什么事都沒發生過。陳阿伯走到街角,停下來深呼吸了幾口氣,胸口起伏不定。
老陳是集美人,劉阿姨是島內人,40多年前老陳曾做過劉阿姨的代課老師,但那時他已經結婚了。2年前,喪偶的他們再度相逢,共同的經歷牽扯著兩顆滄桑的心走到了一起。
這對樸素老人,今年春節后登記結婚,9月底辦理離婚手續,可以說是閃離,在許多年輕人看來,很潮,很前衛。他們為什么要離婚?又為何會做出“今后我們還是生活在一起”的承諾?
子女的冷漠,讓他們傷心
離婚后的那天下午,陳阿伯、劉阿姨一起來到兒子家。“爸,你自己決定,你們的感情生活我不能做主?!”兒子小陳對父親的態度有些冷淡。老陳只能用沉默和嘆氣來回應。
老陳和劉阿姨結婚前,也曾征求過兒子的意見。“我說以后我們自己過日子,不用你們操心。”劉阿姨的大女兒覺得陳阿伯是個實在的人,支持母親再婚。老陳和劉阿姨都覺得,人生的第二次婚姻一定會很幸福。
但現實卻出乎意料。今年5月,老陳摔傷了腳踝住進第一醫院,他兒子除起初兩天給他送了兩頓飯外,就再也沒來看過他。住院第三天,老陳給劉阿姨打電話:“我以為兒子中午要給我送飯,但一直沒送來。兒媳婦說,有了老伴就讓老伴管我。”
聽到老伴的話,劉阿姨又心痛又生氣:“如果今后老陳生病住院或有個三長兩短,我一個老太婆,哪能照顧他?”劉阿姨說,他們選擇離婚,主要就是想向子女表明:老人病了或傷了,子女有贍養責任,不能將責任扔給老伴。
生活習慣不同,需彼此磨合
兩個人結婚,從怦然心動談戀愛,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總有很多“看上去很美”的東西最后成了煩惱。陳阿伯說,剛剛在一起時,他覺得劉阿姨有文化,又浪漫,還十分開朗。“我是集美人,她是廈門島內人。我去看她,她還專門帶我去海邊散步,我們兩個手挽手走在江邊,就像回到了年輕的時候。”陳阿伯說。
可婚后,老伴這些優點在老陳眼里漸漸變成了煩惱。“她喜歡跳舞,喜歡打牌,每次她和男性朋友見面,我都有點吃醋。”而劉阿姨說,婚前她覺得老陳通情達理,而且在集美農村又有房子,空氣好,對健康有好處。漸漸地,劉阿姨發現了他不少壞習慣。“他喜歡喝酒,脾氣又大。”曾經向往的農村房子,劉阿姨只住了一星期就回到島內。“生活圈子不一樣,跟周圍的人說不上話,我從小在市區長大,實在不習慣!”他們又回到了廈門島內。
兩個老人來自不同家庭,有著不同生活閱歷、生活習慣,這些都是幾十年固定的,難以像年輕人一樣花時間去改變。他們也在互相磨合,但是人到老年,很多事情考慮得更現實一些。“我們還是一起過,從黃昏戀到黃昏聯!”陳阿伯和劉阿姨表示。
遺產繼承問題成離婚導火索
在劉阿姨看來,老陳最大的問題,還是子女的問題。“他們就惦記著老陳的地和房子。”劉阿姨說,陳阿伯育有一子一女,老陳曾答應待自己百年之后,就把房子的繼承權給兒子。但后來他又結婚了,兒子擔心劉阿姨將來要分一份家產。
陳阿伯結婚的時候,他兒子是不敢出言反對,所以事后兒子就逐漸不來看老陳了。“外面鄰居都在議論這事,笑話我。”劉阿姨無奈地說,她結婚,是和老陳有感情,其次也是給自己找個伴侶,但是這樣的婚姻給自己帶來壓力時,她忍受不了這種局面。
就老人的觀點,導報記者采訪了陳阿伯的兒子小陳。小陳介紹,“我爸戀愛我理解,但是提到婚姻我只能說既不支持,也不敢反對。”小陳說,老陳名下有兩套房產,一套是別墅,還有一套在海滄區的套房,另外還有一筆存款。“我們也不缺這點錢,這些年,我跟我姐姐給父親的錢都有好幾萬,家里買房我們也有出錢。萬一老人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將來有很多麻煩。”小陳心里有忌憚。
對于小陳的觀點,劉阿姨用離婚證明自己“并不看重錢”,但小陳聲明自己并不反對老人的愛情,但是涉及法律問題才使家庭關系變得尷尬。
記者手記
“黃昏聯”不能沒有“戀”
人們愛把晚年比喻為“夕陽”,把老年人的再婚稱為“黃昏戀”。相對年輕人愛情的奔放和無所顧忌,老人的黃昏戀更像是看不見浪花的暗流,既平靜又脆弱,一絲輕風就能將其吹皺。
在再婚面前,幾乎每位單身老人都經歷痛苦抉擇:獨居影響自己晚年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再婚又可能帶來因財產分配而造成的子女親情疏離。
在這種兩難選擇中,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獨辟蹊徑——走上了不婚同居之路。但令人憂慮的是,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情感的訴求被淡忘,這種再結合只是“黃昏聯”,忽視了“黃昏戀”中的“戀”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