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同城”曝出獲救者抱怨救援慢的截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林曦)這兩天,漳州烏山救援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再次發酵,網傳一名被救者抱怨救援隊“裝備不齊”“走得慢”等等,讓不少網友義憤填膺,覺得“心寒”。對此,廈門曙光救援隊隊長昨日回應:“做救援的目的就是救人,把人救下來了,就不辱使命。”
【爭議】
有人抱怨救援隊動作慢
11月1日,廈門10名驢友在穿越漳州烏山景區時失聯,接到求助的廈門曙光救援隊趕往了事發地,從接警到將失聯驢友帶下山,歷經了17小時。但是,3日微信公眾號“云霄同城”的一條推送《烏山救援全程曝光,被救者居然這么說》稱,一名獲救者竟抱怨此次救援。
引起輿論波瀾的是一張聊天截圖。截圖中,一人先告訴對方自己到家了,隨后說:“救援隊裝備不齊全還上來救人,沒帶吃的,沒帶水,全程走得超慢,還要我們這些已經走了3天山路的人一路慢慢等他們前進,拖到1點多才下山。”
這則微信中,還有一段自稱參與過本次烏山救援的人所寫的內容:“參加過才明白風險極大,里面手機基本沒信號,沒有路,都是叢林和大石壁,深山里又寒冷刺骨。”這段內容還發出質問,“既然這么厲害,為何還要求助救援隊?你讓為你們祈禱平安的千萬網友作何感想?”
這則微信還附了網友評論,大多數網友都對這一質疑表示不滿。有網友稱:“這樣的人救援隊和整個社會都心寒。”不過,有的市民看完帖子后,對于截圖的真實性持保留態度。也有網友認為,雖然這樣的說法比較過分,但是考慮到被困后的著急心態,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記者注意到,截至記者發稿時,這則微信內容已被瀏覽近19000次。
【回應】
完成救援就不辱使命
昨日,記者聯系上了參與本次救援的廈門曙光救援隊隊長王剛。“上山搜救,時間最重要,除了藥品、繩索和必要的個人給養外,救援隊員都會選擇輕裝上陣,以便盡快找到被困者。”王剛隊長告訴記者,驢友出行時,往往帶了很多裝備和補給,當時被救者可能狀態比較好,在山上困了那么久,心里著急著想下山回家的心態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對于這名自稱被救驢友關于全程走得慢的質疑,王剛隊長告訴記者,對于一個救援隊來說,救援的過程中擺在第一位的就是確保安全,不只是被救者,還有救援隊員本身。“當時上山用了3個多小時,下山用了近7個小時,而救援過程中一位隊員腳部也有扭傷,山里天又黑,地形又都的峽谷、峭壁,救援隊員肯定會更多考慮所有人的安全,而不是去貿然選擇趕路。”
看到帖子之后,有些隊員產生了委屈的情緒。對此,王剛隊長告訴他們:“只要能夠成功救援,讓求助者安全地返回,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大家記著,要不忘初心。”
隨后,記者試圖聯系上被困驢友,但是幾經嘗試也未能成功。
【記者手記】
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抱怨
前一晚剛完成溺水出勤,回廈不久又馬不停蹄地馳援漳州烏山,近11個小時的救援,讓不少曙光救援隊的隊員身心疲憊;而被困驢友從1日下午4點多與外界失聯,到3日凌晨1點多被救下山,這當中過去了30多小時,這些驢友可能在焦急和等待中度過。
雖然帖子里的截圖真實性有待考究,但是不管是誰發出這樣的言行,對于救援隊員來說都不公平。就像曙光救援隊隊長王剛所說,救援隊員首先考慮的是盡快找到人,安全將他們送下山。在此次救援中,曙光救援隊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帖子中對于聊天者的指責,更多的是為救援隊員打抱不平。其實,驢友的焦急也不難理解,或許只是一種出于本能的自我保護。同時,或許還有別人對救援隊的行為不理解,但假設大家能設身處地想想,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也許能讓救援隊員的無私付出更有價值,能讓大家擔心、期盼的心得到安慰。(記者林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