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南小學少兒合唱團的《牢記核心價值觀》。(本組圖/記者王協云 攝) 思明區現場表彰2015年夏季周末廣場文化活動優秀節目。 舞蹈《沂蒙頌》。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吳曉菁 圖/記者王協云)8歲的雷悅、66歲的潘湘迪、60歲的伍克勇都是來自思明區各街道的普通居民,10月30日晚的廈門人民會堂前廣場成了他們的舞臺,他們的歌聲、舞蹈深得觀眾喜愛,引來陣陣掌聲和叫好聲。當晚,2015年“美麗廈門幸福思明”夏季周末廣場文化活動暨第十二個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月優秀節目匯報演出的活動現場成了居民群眾的“星光大道”。 從今年的5月23日開始,思明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近半年的“2015年‘美麗廈門幸福思明’夏季周末廣場文化活動,至此圓滿結束。10月30日晚的這場收官之作,則匯聚了這五個多月來群眾文藝團體創作的精品,節目豐富多彩,為觀眾呈獻了一場視聽盛宴。 沒有華麗包裝的舞臺,也沒有明星大腕的演出,但是人山人海的活動現場讓在場所有人感受到群眾性文化活動的魅力所在。民樂合奏、童聲合唱、詩朗誦、廣場舞等多姿多彩的節目,讓現場上千名觀眾大飽眼福。 節目接地氣 獲市民交口稱贊 參加10月30日晚匯演的節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既有傳統韻味的民樂合奏、婉轉優美的民族舞蹈、慷慨激昂的詩歌朗誦,也有充滿活力的童聲合唱,從不同角度展示了思明區群眾文化不凡的水準。 舞臺下,坐滿了聞訊而來的市民。 “我覺得,節目編排精彩、演員表演到位,都讓我眼前一亮。”坐在第二排的觀眾鄭國梁忍不住稱贊道。鄭國梁家住筼筜湖邊的振興新村,每天飯后都習慣和家人一起出來散散步,“經過人民會堂的時候,看到這里的演出,我就不想走了,坐下來認真看節目。” “每個節目都好看,都是精品。”當記者問鄭國梁哪個節目最好看時,他笑呵呵地說道,“雖然都是群眾自己來演,但水平一點都不低,要多演幾場,讓更多的市民都能欣賞到這樣棒的節目。” “我知道什么在我心中最寶貴,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金杯銀杯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聽著由國家二級演員潘正洲帶來的男聲獨唱《口碑》,小學社區黨委書記王晶頻頻點頭。作為社區“帶頭人”的她,在觀看節目時,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 “像《口碑》這樣的節目,不僅是一種藝術的熏陶,對我們更是無聲的教育,通過群眾文化的形式,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這樣的節目要多走出去,讓更多人看到。”王晶說道。 文化進社區 播撒群眾文藝種子 這是一個讓草根文藝愛好者找到自信的夢想舞臺。在2015年“美麗廈門幸福思明”夏季周末廣場文化活動舉辦的五個多月時間里,每到周五或周六晚上,從人民會堂前廣場到觀音山,從禾祥西路到中山路,從各大廣場到社區公園,一場場精彩的群眾文藝演出,把群眾文藝的種子播撒在了思明區的每個社區,處處都充滿著幸福快樂的文化正能量,為幸福城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在思明區充滿活力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各個年齡段、各個社會階層的文藝愛好者都被“一網打盡”。蓮前街道的民樂團,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有一定藝術專長的退休人員,其中以大中學校教師居多,隊員素質高,藝術水平相當。而參加匯演的園南小學少兒合唱團,呈現在市民面前的合唱《牢記核心價值觀》無疑是當晚收獲掌聲最多的一個節目。 文化為民惠民 群眾登上藝術殿堂 “以文化育人,潤物無聲”。思明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添友這樣解讀思明區群眾文化的意義:群眾文化要為民、惠民,在一場場閃爍著群眾智慧的文化活動中,真、善、美得到了弘揚,更多干部和群眾的心凝聚到了共同締造“美麗廈門”和“幸福思明”的道路上。 思明區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持續舉辦多年的夏季周末廣場文化活動已經成為思明區群眾文化的一股涌動的熱潮,它把市民群眾從家中拉出來,走到戶外,群眾參與積極性持續高漲,從“站著看”到“我來演”,爭相登臺獻藝。 舞臺搭到了公園里,節目植入了社區里,既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思明區通過層層發動、組織,一大批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原創節目登上了藝術殿堂,極大地激發了市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比如,這場匯報演出的節目都是從各街道的群眾性文藝團體中挑選而來的,都是水平較高、質量較硬的群眾文藝精品。像筼筜街道選送的《瑪曲姑娘》不僅是本次活動獲獎的優秀節目,更拿下了市第五屆老年文化藝術節舞蹈類的金獎。 |
相關閱讀:
- [ 11-04]2015廈門國際海洋周后天登場 30國代表將聚首鷺島
- [ 11-03]“太極禪”文化在廈門設南方總部 弘揚傳統文化
- [ 11-03]創意產業開辟兩岸經濟新藍海 互聯網催生產業新生態
- [ 11-03]廈打造兩岸客家文創產業 老廠房將變身產業基地
- [ 11-02]專家談媽祖:“海絲”建設不可或缺的助力
- [ 11-02]2015海峽兩岸旗袍文化節在廈門開幕
- [ 11-04]“金色媽祖”助旅游 1-9月湄洲島接待游客350萬人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