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智峰介紹作品《東渡飛虹》(海滄大橋)
蕭灼如
邱植秋
王元
東南網11月1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蔣全德)說起廈門的美景,一般人會想起電視里的鼓浪嶼,視頻中的廈門大學,還有照片里的南普陀等等,這些很現代很新潮的電子設備,對傳播廈門的美麗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人眼里,僅僅這些方式還不夠,為啥?因為它們沒有把廈門的歷史演變、人文積淀等展現出來,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從3年前開始,廈門知名楹聯家蕭灼如、書法家王元、畫家姜智峰、篆刻家邱植秋四人聯手,用“詩、書、畫、印”四種方式,聯袂把廈門20名景表現出來,這一國內首創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業內引起轟動,并受到了許多藏家的關注,“他們讓廈門20名景更有‘文化’了”……
四位“大咖”是如何讓詩書畫印聯袂起來的?跟著導報記者的筆觸,一起去看看幕后的故事吧!
重磅 四位作者均是“大師級”
“詩、書、畫、印”聯袂展現廈門20名景,之所以能引起業界轟動,因為四位作者均是“大師級”藝術家。
先說“詩”的作者蕭灼如,今年82歲高齡的他,是福建晉江人,原系南京軍區師級編輯,現為中國楹聯學會和廈門市楹聯學會會員,已有500多副對聯作品被40余類書刊刊登,連續4年榮獲“聯壇百杰”稱號;再說“印”的作者邱植秋,今年75歲的他,是福建省、廈門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師從西冷印社和著名篆刻家要駱公教授,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和省市級展覽,其廈門二十名景系列大型篆刻作品,曾被國家級《書法報》刊載,并獲得專題評價和報道,在國內享有盛譽。
而“書”和“畫”的作者,則是兩位中年才俊王元和姜智峰。王元是中國書協會員,省書協理事,廈門市書協副主席,作品曾入選中國文聯“首屆中國書法蘭亭序獎作品展”,獲得文化部“群星獎”,可謂名聲在外;而姜智峰現為中國藝術研究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其中《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獲“鑫光杯”優秀獎(中國美協主辦),《云通仙境》更是被國臺辦作為禮品贈送給時任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收藏……
緣起 替人作序和赴臺訪問
說起讓“詩書畫印”聯袂的原因,11月13日,王元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2年替朋友邱植秋出書寫序時有想法,而在一次赴臺灣旅游時開始行動。”
王元說,2012年初,篆刻家朋友邱植秋來找他,說自己把廈門20名景全部篆刻了,加上其他作品,準備出一本書,請他寫序,“看了以后,我很受觸動——刻得很不錯啊。”不過,王元覺得,僅僅用篆刻,似乎無法把廈門20名景的美麗和韻味表達出來。
那一年3月,市長劉可清率領的廈門市經貿文化交流考察團前往臺灣,展開為期一周的交流訪問活動,藝術家王元、林岑、陳圣凱等隨團前往,這也是廈門市書畫家首次陪同市長訪臺。“在訪問期間,一些人看到帶去的伴手禮,吃的、送人的等,都是傳統而老套的東西,缺乏特色,對廈門景點宣傳效果不大,有沒有可能弄點有特色有文化的東西出來呢?”王元想起朋友邱植秋篆刻廈門20名景的事,腦海里有了讓“詩書畫印”聯袂的創意。
回廈門后,他跟幾位朋友——楹聯家蕭灼如、畫家姜智峰、篆刻家邱植秋說了后,大家都表示贊同,“那時‘美麗廈門 共同締造’的概念剛出臺,我們覺得這個聯袂也能算共同締造,決定開始行動。”
創作 挑戰多多但充滿快樂
在四位合作者中,因為楹聯和篆刻此前已寫好,所以“詩書畫印”聯袂的挑戰主要落在書法和繪畫上——也就是王元和姜智峰身上。
對王元的書法而言,最大的挑戰一是20副對聯不能用同一種字體,二是字體如何與畫面融為一體。經過思考,王元決定采用五種字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其中每一種字體又采用四種不同寫法,“這是我書法生涯以來第一次,很有挑戰性”。導報記者看到,在寫胡里山炮臺時,為了體現對聯“近觀古炮沉思狀,遙想當年怒吼聲”的戰火場景,王元用的是狂草,很好地成就了“炮王排山倒海之勢”;而在寫五老峰時,他選用的是隸書,很氣派地一展“南普陀高古博大氣象”。
在姜智峰這里,挑戰則來自表現力,“既不能畫得不像,又不能畫得太像——作為大家熟悉的景點,畫得不像說明你水平不行;畫得太像,像照片一樣,又沒了藝術想象力和感染力。”姜智峰說,要做好這一點,去現場寫生很關鍵,也很有必要,比如畫胡里山炮臺,為了取好的鏡頭,他現場寫生三次,其中包括租漁船在海上觀察,“這是我最辛苦的一次”。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2014年,廈門首次用“詩書畫印”聯袂的形式展現20名景的作品出爐了。“這是國內第一次以這種方式展現廈門名景,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廈門收藏家協會一位會員對導報記者說。
期待“詩書畫印”實現更大價值
作品完成后,廈門乃至中國首次“詩書畫印”聯袂的表現形式,在藝術界和收藏界引起了轟動,20幅原創作品,被放在湖里一個展覽室里,方便喜歡書畫的人參觀。
不過,雖然作品引起了轟動,但因為缺乏經費,“詩書畫印”聯袂并沒有得到大規模辦展、出書,對廈門的傳播效果大打折扣。“如果社會上一些有識之士能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持,比如經費方面,這件國內首創的作品,將能實現更大的價值來。”王元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