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11月2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文 陳巧思/圖)如果你暫時生活困難,如果你因為沒錢餓肚子,不妨到“素渡”禪文化餐廳領取一份“待用快餐”。不用擔心用餐花費,因為已經有愛心人士替你買單了。
在這家餐廳,弱勢群體可以獲得一份素食營養餐。而購買營養餐的錢,則來自在此用餐的廣大愛心人士,他們自己用餐時,多交一兩份快餐的錢,“寄存”在店里留給有特別需要的人。
位于廈門火車站附近的“素渡”餐廳,成為廈門首家響應商家。
與其他城市一樣,被稱為小善之舉的“待用快餐”在廈門也遇冷,不僅響應商家仍有疑慮,需要幫助的人也不太相信“天上會掉餡餅”。廈門唯一響應推行“待用快餐”的“素渡”餐廳遇到“認購的多領用的少”的尷尬。
“待用快餐”在體現“善小”精神的同時,也在考驗商家和市民的誠信。該項活動能否成功推廣,還在于大家對這項活動的理解、信任和堅持。正如待用快餐的廈門發起人吳先生所說的,尊重信任遠比一盒飯更重要。
遭遇尷尬
發放“待用快餐”竟被懷疑是騙子
“您好,您還沒吃飯吧?我們這里可以為您提供免費的愛心快餐?!苯?,在餐廳附近,一名姑娘微笑著向一名站在垃圾桶旁扒食物的流浪漢詢問,不想得到對方一陣遲疑的回復:“不用了?!薄昂脦滋於际沁@樣,已經習慣了!”姑娘說同事遇到的情況甚至更糟,“被人懷疑是騙子”。這姑娘是“素渡”餐廳的服務員,她經常和幾個同事在火車站廣場向需要幫助的人發放“待用快餐”。
所謂“待用快餐”,是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在2013年4月發起的一項公益活動,類似于歐洲的“待用咖啡”概念——愛心人士認購快餐后,留給流浪漢、低保戶等困難人群,由店家送給那些真正需要幫忙的人。
作為一家經營素食的禪文化主題餐廳,“素渡”餐廳是廈門第一家響應推行“待用快餐”的商家。當時“素渡”老板張譽旺,在網上看到其他城市興起“待用快餐”的消息后,覺得這種很草根、很平民的公益慈善非常好。2013年7月,他聯系到了“待用快餐”廈門發起人吳先生,以比餐費更低的價格,讓進店消費的顧客認購,規定一餐最多只能認購10份,并限定一天20份的最高認購量和20份的最高領取量。
推行遇冷
捐的人多領的人少“待用”概念待普及
第一天,看到桌子上的宣傳單后,就有顧客認購了17份“待用快餐”,但無人領用。后面一個多星期內,顧客認購的待用快餐達到65份,但有人捐卻無人領的情況持續了幾天。
張譽旺決定主動出擊。除了主動送餐給路過店門的乞討人員,還到火車站廣場去分發。起初,人們都不太敢相信“天上會掉餡餅”,擔心吃后會被訛詐的人有之,怕被放了迷魂藥的人也不少。這不禁讓張譽旺和他的員工很感慨,“現在做好事反而無人信”。經過費力解釋,很多人還是不太明白“待用快餐”的含義,但總算有人領取了,還不忘跟工作人員說聲謝謝,有的還直夸“好人”。
“小善之舉更能激發人們的善念、善心?!边@是張譽旺決定響應推行“待用快餐”的最大原因,“慈善的最高境界不是金錢堆砌,而是在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