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廈門:小袋鼠環保公益白皮書發布 成海滄文明名片

2015-11-30 08:22:49?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盧超穎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東南網11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駱余民 香卉輝 吳林增/文 常海軍/圖)11月28日,2015海峽兩岸文明小袋鼠環保行動論壇在海滄區鼓浪灣酒店隆重開幕。海滄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宣傳部部長張谷,海滄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文明辦主任章國炎,海峽導報社社長阮錫桂等出席了論壇。

海峽兩岸文明小袋鼠環保行動論壇旨在進一步推廣“垃圾不落地”,在海滄倡導“綠色、環保、公益、樂活”的文明理念,不僅吸引了兩岸的專業學者、環保人士的參與,還有來自美國的環保人士也出席了論壇,并為文明小袋鼠的發展和推廣共同出謀劃策。此外,省級文明單位、文明學校、各街道、社區的文明創建工作者、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的志愿者、臺胞和臺企員工代表、熱心市民代表等上百人出席。他們在論壇上共同交流分享“文明小袋鼠”行動等環保經驗及理念。

海滄是文明小袋鼠的誕生地,在論壇上,《2015海滄區文明小袋鼠環保公益行動白皮書》首發。這是廈門乃至福建省首份由宣傳部門、文明部門聯合媒體發布的環保公益行動白皮書。白皮書充分總結了“文明小袋鼠”行動一年來的成績,同時也提出了未來一年,海滄將對“文明小袋鼠”行動進行升級,全面打造小袋鼠文化的目標。

在白皮書發布之后,來自海峽兩岸以及美國的環保熱心人士及專業人士共同分享了他們的環保行動經驗,文明小袋鼠經驗在論壇上備受矚目。《中國日報》二十一世紀商業版顧問、公益組織發展專家鮑勃·科威在論壇上分享了美國如何治理環境污染的經驗。

臺灣林杰梁醫師健康關懷協會(食安環境)理事長譚敦慈則以《新型環境環保的人文關懷》為題,倡導環保生活理念。

廈門海滄延奎小學校長易增加以《海滄延奎小學“文明袋鼠倡文明”》為題分享了“文明小袋鼠”行動的一系列經驗,受到了專業學者們與現場嘉賓的肯定與關注。

此外,兩岸愛心發起人、廈門市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高瑞華,廈門義工俱樂部海滄分會負責人、情系未來義工服務中心義工骨干魏馨則分別做了自己的經驗交流。

論壇上,海滄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秘書長李碧蓮,廈門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易林教授,上海長三角社會組織發展中心秘書長、上海映綠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總干事許田,還有荒野保護協會臺北海洋守護群主召集人李榮華與現場的來賓進行了對話,大家共同為“文明小袋鼠”的傳承與發展出謀劃策。

成績

“小袋鼠”成海滄文明名片

2014年6月底,《海峽導報》報道了一位市民的投訴。投訴的內容與有市民亂扔垃圾的不文明行為有關。報道引發了很多市民的關注,更激發了市民共同保護美麗廈門的熱情。6月30日,海滄區延奎小學學生陳夢羽向海峽導報投畫“文明小袋鼠”倡導“垃圾不落地”的文明行動。

7月13日,海滄區委宣傳部、海滄區委文明辦、海滄教育局等部門聯合海峽導報率先發起了“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倡議。“文明小袋鼠”得到廈門市委文明辦的肯定,并專門赴海滄調研文明小袋鼠開展成果,向全市推廣。這項活動迅速擴展到廈門全市。

統計數據顯示,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海滄區共有16個政府機關部門、4個街鎮、2家國有企業加入到“文明小袋鼠”行動。在廈門全市,共有超過40個政府機關部門加入到文明小袋鼠行動。

從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海滄區最先在景區、公共交通樞紐開展文明小袋鼠行動,號召游客加入文明小袋鼠的行動。海滄區著名的青礁慈濟宮、院前社、海滄灣公園、大屏山公園、嵩嶼碼頭等景區和交通樞紐均出現了小袋鼠行動的身影。

文明小袋鼠的行動,更是在國慶黃金周期間,多次上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新聞直播間,為全國觀眾所關注。

2014年7月,文明小袋鼠行動在海滄啟動以來,迅速傳播到海峽兩岸。海滄延奎小學、新陽幼兒園等學校利用夏令營等形式,把文明小袋鼠形象帶到了臺灣。同時,海滄利用兩岸義工聯盟這一平臺,積極向臺灣學習垃圾不落地的理念,同時也吸引了大量臺胞加入到文明小袋鼠行動。

效果

市民觀念轉變助海滄奪魁

白皮書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文明小袋鼠”行動帶給了海滄社區居民從理念上、行動上的文明變化。經過一年有余的小袋鼠行動,海滄區的不少居民不僅自身減少了亂扔垃圾的行為,且轉化為主動行動維護環境的整潔。

調查數據顯示,就“近一年,您是否隨意扔過垃圾?”這一問題,選擇“從來都沒有”這一選項的被調查居民大幅上升,由53%提升為81%,偶爾會扔的群體則下降了28個百分點。

同時,在“當看到亂扔垃圾時,您會怎么做?”這一選項中,選擇“隨手撿起垃圾”的人數從24%提升到48%,選擇“不管”的人數則從21%降為7%,并有12%的被調查人群,從“提醒身邊的人不扔垃圾”轉變為“隨手撿起垃圾”。其中,原先選擇“教育扔垃圾的人”數據為0,轉變為2%。

據了解,“文明小袋鼠”行動成為了海滄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一張著名的名片,海滄精神文明指數的提升,在官方測評數據中也得到體現。2014年底,在2012-2014年的省級文明城區測評中,海滄區首次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再次榮獲省級文明城區稱號。

目標

行動升級打造小袋鼠文化

今年,海滄區繼續對“文明小袋鼠”行動進行升級,海滄區透過白皮書提出,將在海滄區打造“文明小袋鼠文化”,讓文明小袋鼠所倡導的“綠色、環保、公益、樂活”理念深入市民的心中。

今年,海滄區將通過“小袋鼠大講堂”、“小袋鼠劇場”、“小袋鼠文化走廊”等新形式、新載體,將“文明小袋鼠·垃圾不落地”的理念深入推廣到全區。

海滄區已經率先在自貿片區內啟動“文明小袋鼠”行動,向自貿片區內的企業推廣“文明小袋鼠”的“綠色、環保、公益、樂活”理念,倡導無紙化辦公等。

2015年至2016年,海滄區將繼續以平均每周一場“文明小袋鼠”行動的頻率,發起新一輪的“文明小袋鼠”行動。垃圾不落地,最根源是減少垃圾的產生,海滄區將通過這一行動,向市民和企業發起資源回收利用的倡議,從減少垃圾做起,形成減少公共垃圾桶、共享私人垃圾桶的氛圍。

“小袋鼠會成長為大袋鼠”

垃圾不落地的文明小袋鼠,如今已經是海滄乃至全市的環保“大明星”,它的名字和寓意市民耳熟能詳。面對現有的成果,作為一項由民間自發的環保行動的小袋鼠,接下去應該如何發展?

28日的小袋鼠論壇上,海滄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秘書長李碧蓮,廈門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易林教授,上海長三角社會組織發展中心秘書長、上海映綠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總干事許田,荒野保護協會臺北海洋守護群主召集人李榮華上臺進行了討論。

下一步該怎么走?

許田認為,小袋鼠要把內涵做得更豐富;李榮華則表示,小袋鼠之前沒接觸,現在發現魅力很大,每個人都知道這三個字的含義。所以小袋鼠更應該走入家庭,企業也可以去影響,帶動大家執行環保理念;李碧蓮覺得,小袋鼠發源于民間,也應該發展壯大于民間,每個人都有意識,把小袋鼠的理念滲透進入血液,像吃飯睡覺一樣正常,這個活動就可以持續。

易林教授則比較務實,研究社會學的他對小袋鼠現象很感興趣,很有可能將此作為自己調研的新課題。但他坦言,小袋鼠和其他事物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慢慢探索,很難預測以后的困難,所以要大家一起探索,一起交流。

靠教育還是靠法律?

提高公民環保意識主要靠教育還是靠法律,一直是個爭議的論題。小袋鼠要發展,該如何權衡二者關系?易林直言:二者不矛盾,是互補的。

他進一步解釋,法律是剛性的,教育是長久的根本渠道。小袋鼠就是很好的個案。現在是個陌生人社會,相互不認識,怎么能合作起來讓社會正常運作?就以小袋鼠環保活動為例,每個人會計算社會回報。但這個回報是否等價,是否會有,都不知道。因此,社會共同體正常運作需要每個人都做事。

兩岸專家學者及環保人士共同獻策小袋鼠發展

行政干預有必要嗎?

政府有沒有必要用行政干預的手段去幫助市民提升環保意識?另外,像政府出臺財稅補貼,比如以通過排污交易、征收生態稅、環境稅、押金退款、財政補貼等經濟手段來促進環保意識提升,這在當前的海滄是否行得通?

李榮華認為,政策手段是必要的。他舉例說,自己所在的臺灣荒野保護協會,主要通過帶著民眾到大自然認識生態。在這幾年,協會監測海洋廢棄物,走到海邊,都是垃圾和漂浮物,9成以上都是塑膠廢棄物。而臺灣每年要用掉800億個塑膠袋。

為此,臺灣發布政策,要求使用塑料袋要單獨付費,“盡管民眾初期覺得很不方便,但現在卻覺得環保購物袋更實用,也更環保”。

該如何更好地宣傳?

在嘉賓眼中,小袋鼠已經成為海滄的一種文化。“以綠色、環保、公益、樂活為理念,是追求健康幸福生活的文化。”李碧蓮認為,它不再僅僅提倡垃圾不落地和自然環境的環保,而是更多提倡人文環境、社會環境和精神、心靈環境的全方位營造。

那么,小袋鼠該如何更好地宣傳?易林教授說,要靠影響身邊的人,從點滴做起,滲透性的教育很有效果。“比如我自己,以后環境課這一章,會講起小袋鼠,學生說不定會研究和調研。”

許田則表示,小袋鼠可以引進很多優秀的人和團體,能否做一個更大平臺的推介,讓小袋鼠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同時還可以加強內涵和外延?“小袋鼠長成大袋鼠,依然會傳遞下去這個理念。”

李榮華也根據自身經驗覺得,環保需要時間才能眾所周知。去告訴身邊的人,有人在做這件事,每個人都是老師,都可以教育孩子和身邊的人,分享經驗和看法,影響力就會放大。

李碧蓮則從小處著手,認為可以在海滄設置小袋鼠講堂,進入社區書院,向社區居民傳遞環保理念。

消費和環保如何并存?

在現場提問環節,有人提問,我們在提倡環保,但社會上鋪天蓋地的信息卻在引導消費,這二者之間的矛盾該如何調解?

易林教授認為,現在是個消費主義的時代,消費更多是炫耀性消費,很多浪費。最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教育,通過孩子去教育,進而去影響家庭、父母。人類是個大的網絡,互相影響,所以教育能起到調節作用。

聲音

張谷(海滄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宣傳部部長):

將“文明小袋鼠”打造成公益事業“新名片”

目前海滄區正著力“創造一流國際營商好環境,構筑區域轉型升級新高地”,要打造精致化城區、人文化社區,不僅需要城市的規劃建設,更需要市民行為規劃、生活理念、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我們將積極探索,打造“升級版”的小袋鼠。“小袋鼠”已經成為了海滄特有的文明符號,成為廈門家喻戶曉的品牌。

希望海峽兩岸、國內外的朋友們能夠就“垃圾不落地”等好的環保做法開展更多的交流,分享彼此成熟領先的經驗,也吸引更多的公益組織和義工朋友加入到“文明小袋鼠”行動,將包括“文明小袋鼠”等行動打造成為一張公益事業的“新名片”,“也通過我們的努力給子孫后代留下崇尚自然、愛護環境、和諧發展的理念,留下碧水藍天、清新空氣、良田沃土”。

鮑勃(《中國日報》二十一世紀商業版顧問,公益組織發展專家):

“我們的家園需要小袋鼠”

鮑勃是個老外,美國人。不管在美國還是在中國,他都是個“環保衛士”。

為了參加這次論壇,鮑勃特地從上海坐飛機來廈門。昨日,在論壇上,鮑勃的環保理念,從他家鄉那條被污染的河流說起。

鮑勃說,在美國有一條河流叫娜莎河。上世紀60年代,河道周邊布滿造紙廠、紡織廠,河道臭不可聞,河水也是五顏六色。

河水有多臟?鮑勃舉了個例子。“有一次,我在河邊玩,看到一只老鼠掉進河里,沒掙扎一會兒,老鼠被河水毒死了。”

不過,這條糟糕的河流,被一個叫馬琳的女士拯救。鮑勃說,馬琳和鄰居制定“清潔河道行動”,尋找污染源,并讓更多人加入保護河流的行動中。

最后,馬琳等人還推動政府部門制定法律保護娜莎河。如今的娜莎河,河道整潔,河水清澈,河中魚兒暢游。“舉這個例子,我只想說,我們有心,就可以去改變已經被破壞的環境,只要有心,我們的環境會更好。”鮑勃說。

鮑勃告訴導報記者,“小袋鼠”行動就是這種有心的活動。“小袋鼠可以向社會傳遞這樣一種環保理念,這個非常好,我們的家園需要小袋鼠。”

李榮華(荒野保護協會臺北海洋守護群主召集人):

“想把小袋鼠帶去臺灣”

李榮華,同樣是一個“環保人”,他是臺灣荒野保護協會的群組召集人。此次,他從臺灣來海滄,就想和大陸交流環保理念。

李榮華說,臺灣荒野保護協會主要是通過教育的方式,讓市民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然后,自覺去保護大自然。“我們的宣傳理念,和小袋鼠垃圾不落地類似,但是,小袋鼠更加生動、具體,而且,市民的參與度也更高。”“來海滄這兩天,我在街上隨機問路人,大多數的海滄市民都知道‘小袋鼠垃圾不落地’,這說明在海滄,小袋鼠環保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他說,海滄是個很特別的地方,“這里,小袋鼠的氛圍很好,細節做得很到位,城市也很美、很干凈,我希望可以把海滄小袋鼠帶去臺灣”。

易增加(海滄延奎小學校長):

“我們會讓1+2+4>7”

易增加是海滄延奎小學的校長。易校長說起小袋鼠,就來了一道數學題:“我們會讓1+2+4>7。”

這道數學題,看似無厘頭,其實,已經讓延奎小學“答題成功”。小袋鼠垃圾不落地就是從延奎小學開始,小袋鼠一步步跳向海滄、跳向全市。

易增加說,為了讓小袋鼠跳得更遠,最重要是用“家庭滾動”的方式來宣傳環保理念。

“我們把小袋鼠理念灌輸給孩子,然后,讓孩子影響爸爸媽媽,從而進一步影響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就是1+2+4。”

易增加說,當一個家庭成為小袋鼠之后,就會影響身邊更多的人。這樣一來,1+2+4>7。

他說,導報憑借自身的影響力,把小袋鼠的環保理念從海滄傳播到社會各界。如今,小袋鼠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在廈門傳播。

“今后,這種論壇可以多舉辦,讓小袋鼠跳得更遠。”易增加說。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