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西西弗廈門店挑選書籍。(書店供圖)
西西弗廈門店的櫥窗布置精美。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郭睿)又一家優質書店落戶廈門了,而且是進駐島內中心商圈的SM新生活廣場。這家名為西西弗的書店昨日開業,它不僅提供精挑細選的書籍,還在致力打造立體化的閱讀環境。作為國內近年興起的頗有口碑的實體書店,西西弗在全國擁有近40家門店,廈門店是它在福建的第一家店。
當人們還在感慨民營實體書店面臨“寒冬”時,它們已經以新的面貌和姿態重回市場。而推動這一切的,并非業態上簡單的新老更迭,而是書店業者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尋求轉變的一種集體自覺與努力。
扛過行業寒冬
今年書市驟然升溫
曾有人詢問,廈門民營實體書店的“寒冬”是從何時開始蔓延,也許是三年多前光合作用的倒下,也許是后來定安曉風、鼓浪嶼曉風的相繼歇業,也許還要再早些。數字顯示,全市的實體書店數從2007年的287家降至2013年的224家,而從2007年堅持經營至2013年的,僅有近150家。而據全國工商聯調查,十年來,我國有五成民營實體書店陸續關閉。
但是到了今年,書市驟然升溫。先是亞馬遜在美國開了第一家實體書店;緊接著,當當網宣布未來3 年內要開1000家實體書店;臺灣誠品也在蘇州開起它的第一家旗艦店。廈門也迎來了24小時營業的蕓臺書舍和打造大眾精品閱讀空間的西西弗。此外,前幾年,紙的時代已落戶海滄。
這其中,西西弗是特別的,因為它扛過了寒冬又走進了春天。1993年誕生于貴州遵義的西西弗,最初只是個20平方米大的書店,雖然此后在貴州發展得不錯,但2007年它的經營也遭遇困境。也就是在那年,西西弗正式走上了轉型的道路,成了“西西弗2.0”。
劃分閱讀空間
讓讀者更容易遇見好書
“溫暖”,是西西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偉竹眼中,2.0版西西弗的最大特點。
昨日,記者走進位于SM新生活廣場的這家西西弗,橙色墻面給人溫暖的感覺。
西西弗的另一份溫暖,來自它對書的選購與陳列。西西弗在書籍采購環節強調買手制,這些買手都擁有豐富的實體書店工作經驗,了解市場熱點方向和軌跡。在陳列上,書會經常更換,這樣讀者每次來都能發現新的驚喜,不會有審美疲勞。有意思的是,廈門店還推出新型兒童閱讀業態——這里把兒童讀物劃分為7個閱讀空間,根據兒童相應的成長階段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圖畫書籍等。這樣的劃分,使兒童讀物在種類上更精細。相比于其他大而全的書店,讀者在西西弗更能遇見好書。記者了解到,目前西西弗廈門店內共有23000多種書籍,庫存約300萬本。
廈門店的開業,將西西弗全國門店的總數擴展到了40家。據說,它明年有新開36家書店的規劃。面對行業困境,這個發源于老區的書店真正意義上走出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進駐中心商圈
有利推動大眾閱讀
這家賣書的西西弗,去年的銷售額達到1.5億元。對于一家書店而言,這個成績很可觀。人們不免對西西弗的盈利模式產生好奇,特別是看到它把店開進寸土寸金的商場內,就更覺“驚心動魄”。畢竟,幾年前那場民營書店的“關店潮”中起決定因素的就是店租。鼓浪嶼曉風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2012年,位于龍頭路的店面租約到期,新的店租比2004年開店時漲了10倍,書店被迫離開。
西西弗的擴張之路可謂逆勢而行,不斷進駐商圈。它的這份底氣來自近年來商業對文化業態的需要,也是近年來民營書店發展中的一條蹊徑。于是,我們看到蕓臺書舍廈門店從地產商手里免了租金;西西弗則拿到了SM新生活廣場“很優惠”的價格。
不過,把書店開進商場,西西弗還有點額外的私心。“目前我國閱讀基數很低,去掉教輔類人均還不到0.7本。”金偉竹說,把書店開在人流密集的商圈,也許很多不讀書的人來購物時,要找個歇腳地就會走進西西弗,順便在這里看書、買書,能夠推動大眾閱讀就是西西弗希望做的事。
【手記】
推石上山的西西弗
●本報記者 郭睿
曾幾何時,關于民營實體書店的報道,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告別式的開頭:又一家書店離開了……而今天我們可以用“又”字報道一家新書店落戶廈門時,我們意識到,變化已經到來了。
變化開始于“紙的時代”開門那天。我們看著它挑高9米的書架,還有每場活動請來的文學大咖,激動的同時不免疑慮:這會不會只是一個難以復制的孤例?
今年年初,24小時開業的蕓臺書舍入駐翔安,夜深也不滅的燈點亮我們對廈門書店業的更多期許。而這次西西弗走進島內中心商圈,更像一個信號,昭示實體書店已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較為適應廈門市場的經營模式。
西西弗廈門店的大門開啟前,金偉竹特別緬懷了“光合作用”,說它曾是業內最有氣象的書店。他希望西西弗能在這個有文化土壤的城市,用心與讀者繼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以及更多書店走過的和將要走的路,都是那陡峭的山坡。而這些書店都如同神話里的西西弗,前赴后繼地“推石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