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善心善行365”推動市民文明行為示范養成
城市義工協會走進小區,向居民、商家宣傳倡導“善心善行365”。
“善心善行365”活動走進鼓浪嶼,開展“垃圾不落地 琴島更美麗”宣傳倡導活動。
今年,一場“旋風”席卷了鷺島的各個角落——一年365天,每天懷著善心行小善,日日堅持,匯聚點滴之善。
3月14日,廈門市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與廈門南普陀寺聯合發起“善心善行365”活動,呼吁市民一年365天,每天懷善心、行小善,從6件文明小事做起。現在,活動已得到各行業協會、慈善公益組織、自治組織的積極響應,輻射帶動3000余家單位、上萬名義工積極參與,逐步形成“群眾參與、社會協力、政府保障”的良好格局,將善心善行傳遞到每個角落。
活動在發酵 市民積極參與
“一,過街請走斑馬線;二,車輛請勿亂停放;三,公共場所不吸煙;四,出行垃圾不落地;五,公共設施要愛惜;六,出門遛狗講文明……”在渡輪上、郵輪碼頭上,在曾厝垵、中山路的旅游景點等地方,都能聽到頗具創意的閩南話和童聲版本的倡議書。
談到“善心善行365”,廈門市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會長王忠武認為,這6件事都是“隨手的小事,簡單易做”,目的就是為了讓活動一直推廣下去。
今年5月底,“善心善行365”活動開始走進社區,不管是小區居民、商鋪業主,還是牙牙學語的孩子,都積極地加入這個隊伍。
廈門市日光幼兒園瑞麗分園大班的小朋友陳同學對“善心善行365”六條文明準則倒背如流,“如果爸爸媽媽有不文明的行為,我就會告訴他們”。在“善心善行365”的義工隊伍中,以家庭為單位的越來越多,孩子們用行動感染家長,家長用行為影響著孩子們,攜手踐行“善心善行”。
作為此次“善心善行365”的活動發起方之一,廈門市佛教協會會長、南普陀寺方丈則悟大和尚表示:“要把文明作為立身處世標準。‘善心善行365’目的在于推行公共文明行為守則,引導大眾能夠自覺自律地避免不文明行為,并能夠積極地行持文明行為,把文明作為自己立身處世的標準,社會才能真正地進步,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文明在傳遞 社會共同參與
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隨手傳遞著文明的能量。
思明城市義工持之以恒的善心善行,社區力量的積極且廣泛地參與,讓這座城市因為舉手投足間的文明而變得更加細膩美好。“垃圾桶都撤走了,垃圾不落地,小區干凈多了。”廈門市思明區海龍小區的居民對小區實行的“垃圾不落地”措施頻頻點贊。
“垃圾不落地”是“善心善行365”活動內容之一。廈港街道試水“垃圾不落地”行動,轄內7個社區里的7個小區成為試水區域,每天早晚固定時間段,當音樂響起,居民自覺出門將垃圾交給保潔員或扔至垃圾車內,各試水社區將“垃圾不落地”進行得井然有序。
在只有0.33平方公里的文藝小漁村曾厝垵,“垃圾不落地”的行動也如火如荼。原本,這里每天至少產生40多噸垃圾,高峰時更是達到65噸。活動開展后,曾厝垵文創會、曾厝垵業主協會和思明區義工協會共同成立文創村志愿服務工作站,這支擁有100多名志愿者的隊伍,與每家商戶相約自查“門前三包”,并分成小隊深入小漁村的各角落發放倡議書,為游客分發小袋子,勸導游客垃圾不落地。
與傳統政府主導的活動不同,“善心善行365”是由民間有影響力的組織發起,匯聚了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形成“群眾參與、社會協力、政府保障”的美好環境,建設長效機制和社會氛圍,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市民游客參與美好環境與精神文明建設。
而今,“善心善行365行動”仍在持續……(東南網記者 鄒玒 盧超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