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后的過蕓溪流域
東南網12月18日廈門報道(本網記者 陳薪宇)河道寬闊、水體清澈、各色花草搖曳,河岸邊的濕地公園成了鳥兒的天堂……走近廈門海滄過蕓溪,誰能想到這山清水秀的美景從前卻是臟臭的河道和淤泥。通過小流域綜合治理,過蕓溪舊貌換新顏,周邊日益完善的生活配套與自然美景相映成趣,生意紅火的鄉村農家樂與旅游景區交相輝映,“百姓富、生態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18日,“綠色發展八閩行”走轉改大型采訪團走進海滄過蕓溪,了解廈門小流域治理工作情況。
?? 清淤治污恢復生態
?? 母親河舊貌換新顏
據了解,過蕓溪是廈門海滄的母親河,干流總長15.1公里,在流經的6個村,整個流域范圍內的養殖業、瑪瑙加工業的規模較大,瑪瑙小作坊多、蛋鴨養殖多,造成污水亂排、河道亂占等亂象嚴重,造成過蕓溪流域水質差,對沿線村民的生活品質和河道防洪排澇能力都有嚴重影響。
2014年12月,過蕓溪被廈門確定為小流域治理的試點單元。一年的時間,過蕓溪已經初步形成了“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生態修復的創新樣本,流域范圍環境質量、社會經濟效益、生態系統修復及人文景觀等方面均有明顯改善,在外村民也紛紛回鄉創業。
據了解,自過蕓溪被確立為廈門小流域治理試點以來,海滄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島外“十大流域”、“九大溪流”治理的統一部署,大力推動過蕓溪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力爭使過蕓溪成為全市流域治理工作的典范。過蕓溪流域整治,通過對流域范圍內的瑪瑙小作坊、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污水淤泥和生活污水等四大類污染源的治理,推動濕地公園、“Y形”匯水河道改造等項目,從而實現河道寬闊、水體清澈。
流域核心區——過坂水庫也實現了完美蛻變。自從水庫中養殖的3萬多只鴨子“搬家”,鴨棚清理接近尾聲,村民打撈了水葫蘆,水庫里的污水、淤泥得到有效治理。治理過程中,按照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對山、水、田、林、路、村莊等進行了系統性綜合治理,著力建立區域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帶動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美。
“原來過蕓溪的水很清,口渴時可以直接喝,后來,因為污水淤泥和生活污水等,這里的水變臟變臭了,用這個水連洗手都不敢”,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通過治理,原本沒人愿意靠近的過蕓溪,如今成了廣大市民游客心儀的景點。20多年前水道寬闊、水流清澈的過蕓溪,正在復蘇。
過蕓溪是海滄“母親河”,僅僅對流域生態環境進行提升是不夠的,用文化喚醒鄉愁是一個更重要的舉措。如今,沿溪的村舍被裝點得極具閩南鄉村特色,紅瓦大坡屋頂、戲臺、宗祠……儼然一個閩南文化大觀園。
流域綜合整治以來,海滄區以共同締造方式對過蕓溪沿岸周邊6個自然村村莊內的閩南風貌建筑進行保護修繕。房前屋后綠化、美化,生態環境有了提升;道路得到完善,村容村貌明顯變化,更具閩南風韻,受到百姓高度贊賞。
薰衣草主題公園
共同締造添動力
盤活經濟村民致富
前不久,海滄大曦山躋身“全國十大最美鄉村”,成為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村莊。今年春節長假,剛剛獲評“全國十大最美鄉村”的海滄大曦山宛如“黑馬”,引來各地游客近8萬人。而大曦山生態環境的再升級正得益于過蕓溪流域的綜合治理。
榮譽背后是“治理小流域也是喚醒鄉愁過程”的理念。當地結合閩南地域特色,對村莊內的戲臺、宗祠、大榕樹等進行保護性修繕,保留“土”味。同時,注重挖掘各村特色,結合當地資源發展都市農業、魚塘風光、休閑濕地等,營建“一村一景”,打響生態旅游名氣。
圍繞“一核兩帶”,過蕓溪沿溪建設景觀游憩體系,流域周邊生態環境的改善,帶動了土地租金不斷上漲,拓寬了村民投資渠道,吸引創業青年回鄉投資。23名青年回鄉開辦農家樂,發展民宿和休閑農業,依托這些龍頭項目,村民自發成立了花卉苗木、城市菜地、辣木、民俗文化、民宿、農家樂等六個行業協會。
在過坂村的小公園,采訪團看到了村民、村民小組、村委會共同締造的成果——臟亂差的衛生死角被改造得鳥語花香?!皸钬攘栟r舍”的經營者蔡陸順以前是某知名餐館的大廚。小流域綜合治理開始后,他辭職回家開店,他樂呵呵地說:“還是家鄉好,自己給自己打工,賺得更多!”
如今的過蕓溪,不僅吸引著青年回村創業,也吸引了許多臺灣專家。以薰衣草主題公園為主的香草園就有臺灣香草大師簡伯諺等15名臺胞常駐,并帶動注冊薰衣草相關企業4家,建立了海峽兩岸香草科研中心等多家民間組織。
值得一提的是,周邊村民通過共同締造打造花徑綠道,串聯幾條支流、休閑步道和村莊,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美麗通廊。據街道辦工作人員介紹,花徑綠道全是由花農拿出最美的綠植打造出來的,他們也很歡迎大家進入欣賞、參觀。同時,還引導村民共同參與,對沿線28棟民房按照閩南建筑特色精致化提升。
目前,過蕓溪流域內,一個集農莊、農家樂、驛站、客棧、觀光木棧道、觀景平臺等多種休閑方式于一體的農業大觀園正在逐步成型。賞花、品茗、耕種、小憩,過蕓溪畔的大曦山已經成為市民、游客周末休閑的首選。據悉,這一產業已惠及試點范圍內近15%的人口,帶動本地超過500人的就業,人均月收入增加近3000元。
廈門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
打造山水林湖生命共同體
自2014年底以來,廈門市把小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和平臺,選擇海滄區過蕓溪、集美區后溪這兩個小流域作為全市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集合人力、物力和財力,綜合推進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產業發展和百姓致富。
經過了半年多的努力,集美區、海滄區及市直相關部門以“問題導向、系統治理、多元共治、創新機制”為基本原則,以實現“水清、岸綠、景美、民富”、促進“五位一體”全面發展為目標,在廈門經濟特區的試驗田播種、耕耘,積極進行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工作,如今已經探索形成“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善治的新范本。
在兩個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成功探索基礎上,廈門市推出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計劃在此基礎上,利用三年時間基本完成全市九條溪流的綜合治理。
據介紹,廈門將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海滄區過蕓溪試點范圍段、集美區后溪、同安區東西溪段、翔安區九溪的綜合治理,明年12月底前完成海滄區過蕓溪中游段、集美區瑤山溪、同安區埭頭溪、翔安區東西溪段的綜合治理,后年12月底前完成海滄區過蕓溪出??诙巍⒓绤^深青溪、同安區官潯溪和龍東溪段、翔安區龍東溪段的綜合治理。通過這一系列綜合治理,實現“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目標,努力成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