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晚報訊(記者 謝雨真)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民政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廈門將運用并完善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廈門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平臺,實現各部門之間居民家庭經濟狀況和社會救助信息共享,精準認定低保等社會救助對象家庭經濟狀況。 據了解,今年1月起,廈門提高民政社會救助標準,其中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到每月610元/人,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和低收入家庭標準等都有相應提高。 申請低保的困難群體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屬實,這是需要經過驗證的。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廈門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平臺通過了驗收,在試運行中,查出了7%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該平臺的運用,解決了低保申請中瞞報經濟狀況等疑難雜癥,對低保政策正確落實成效顯著。 今年,廈門還將修訂完善《廈門市醫療救助辦法》和《廈門市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實施辦法》等專項社會救助制度,進一步擴大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標準,加大對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等困難居民的救助力度。 此外,民政部門將開展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和社會救助工作調研,摸清廈門相關社會組織底數,探索政府救助與紅十字基金會、慈善總會等慈善公益性組織救助有效銜接,拓展社會救助工作政府購買服務對象和范圍,搭建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和社會救助工作平臺。 【相關新聞】 廈門社會組織 都將有“身份證號” 全市民政工作會議消息,廈門將加大對社會組織的監管力度,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代碼由18個數字組成,信用記錄可以聯網查詢。 此項制度把原來成立社會組織必須辦理的法人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等證書,整合為民政部門核發的加載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登記證書。同時,所有的社會組織的信用信息都將全國聯網,實現多部門信息共享,信用記錄可查。此舉打破了社會組織“信息孤島”問題,將促進社會組織信用信息的交換共享,為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創造條件。 社會信用代碼制建立后,查詢代碼前幾位,就可了解到社會組織到底是屬于文化、學術還是行業類,查詢其信用記錄,便可知道該組織是否有過不良污點。 【數據】 廈門每萬人擁有9個社會組織 市民政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市新增社會組織652家,登記備案管理的社會組織3676個,比上一年同期增長20%。目前,廈門每萬人平均擁有社會組織9個,位居全國前列。作為兩岸交流的窗口城市,臺灣社會組織在廈設立代表機構已經達到32個。 |
相關閱讀:
- [ 01-15]廈門特殊家庭可享階梯水價優惠 包括特困戶、低保戶等
- [ 01-12]漳州計劃提高農村低保標準 每人每年能領2800元
- [ 01-09]7旬老人炒瓜子攢12萬捐橋 其子智殘正申請低保
- [ 01-08]福建省農村低保最低標準每人每年提高350元
- [ 01-01]廈門取消“購房落戶” 低保標準每人每月610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