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5】 突出公共公平普惠 2015年,廈門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達1001.7億元,比上年增長10.2%,成為省內首個收入超千億的城市。其中,地方級收入606.1億元,增長11.5%,雙雙實現了“十二五”目標。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52億元,增長18.8%。記者注意到,去年,市本級財政支出突出財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和普惠性,用在改革的重點領域和民生的熱點問題等“刀刃”上,主要支出項目有—— 教育支出25.8億元。實施教育基建項目獎補,新改擴建25所中小學和19所幼兒園,新增2.5萬個學位。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學生膳食補助,完善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建設國家示范性職業院校,支持公共實訓基地建設。 科學技術支出12億元。新建5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新認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10家。支持企業校企合作、技術創新及改造,新培育創新型(試點)企業101家。培育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2300多人入選“海納百川”人才計劃。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8.6億元。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文化場館免費開放服務內容,支持各類惠民文藝演出1158場,農村公益電影和社區電影放映7420場。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7.1億元。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待遇發放,落實退役軍人就業安置和各類補助。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成366個居家養老服務站、6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及30個農村幸福院,鼓勵社會力量開辦養老機構,購買老年人意外傷害險惠及全市29.7萬人。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創業,新增就業逾18萬人。 醫療衛生支出22.3億元。支持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第一醫院內科綜合樓、廈大附屬翔安醫院等一批醫療資源啟動建設,新建、改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個。實施差別化的財政補助政策,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立,支持市屬公立醫院設備購置、醫學中心和重點專科建設。 農林水支出10.4億元。開展島外9條溪流整治,實施新村建設、舊村改造和老區山區改造項目15個,整治提升12個美麗鄉村重點村,改善農村生活環境。鼓勵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新增中國最美休閑鄉村2個,全國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達7家。 交通運輸支出90.5億元。保障軌道交通、翔安機場、海滄隧道接線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大公共交通運營補貼,新增優化公交路線75條,新購、更新公交車390輛。建成公共自行車道205公里和435個站點,新建一批停車場、人行天橋,方便市民出行。 【數字】 亮彩十二五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報告》也同時曬出了“十二五”的財政“成績單”。 1000億元:去年財政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已連續五年跨過五個百億大關,地方級收入年均增長16%以上,圓滿完成“十二五”財政收入目標。人均財政收入和每平方公里創造財政收入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處于前列;稅性收入占比保持在80%以上,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300億元:五年間,廈門累計減輕企業負擔超過300億元。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調控優勢,為構建“5+3+10”現代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推動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地,設立百億元產業引導基金,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創新投融資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 七成以上:五年間,廈門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七成以上,公共服務供給模式進一步創新。新建、擴建中小學73所,新增學位7.5萬個,新增病床位3029張,建成保障性住房5.5萬套。在全國率先實現義務教育完全免費,在全省率先實行中職教育免學費,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定額標準和城鄉低保標準。 36.6%:過去五年,廈門壓縮“三公”經費等一般性經費支出成效顯著,2015年“三公”經費比2010年下降了36.6%。 |
相關閱讀:
- [ 01-19]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 廈門財政總收入首破千億元
- [ 09-10]廈門前八月財政總收入683.4億元 同比增長9.8%
- [ 08-23]社會資本辦醫廈門財政有補貼 明年三月可申請
- [ 06-04]廈既有建筑增設電梯財政補貼 100多梯已申領
- [ 05-18]今年4月廈門財政總收入346.5億 同比增長7.1%
- [ 04-27]廈門財政首設學校捐贈收入配比獎勵制度
- [ 03-18]市財政推進簡政放權 取消外商投資企業財政登記工作
- [ 03-06]廈推廣實施非稅系統突顯三方面成效 上線率高達98%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